APP下载

阿玛蒂亚·森对福利主义的批判

2019-09-10黄铄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批判

【摘要】:福利研究一直都十分重要,因为人们将提高自身福利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但是传统的福利主义研究视角在对于福利主义的研究中存在着一定的困境。因此阿玛蒂亚·森对福利主义进行了批判。

【关键词】:阿玛蒂亚·森 福利主义 批判

人们生活中的福利状态能够成为各个学科共同关注研究的话题,主要是因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其终极目标就是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使他们获得幸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批判了福利主义,由于功利主义是福利主义重要的表现形式,因此主要以功利主义为例进行批判,本文重点关注的“福利”为“功利主义”视角下的福利。

一、功利主义的长处

功利主义的评价方法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1)后果主义,即所有的选择都需要根据其实行的后果来进行评价;(2)福利主义,即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每一项选择或行为所产生的效用上;(3)总量排序,即不注重效用总量在个人之间的分配,而要求把不同人的效用直接相加。

虽然对功利主义的争议颇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功利主义视角确实也提供了一些洞见。“(1)按其结果来评价各种社会安排的重要性(后果敏感性应该说是很有道理的,尽管完全的后果主义看来是太极端了);(2)评价各种社会安排时,需要关切所涉及的人们的福利(注意人们的福利的想法显然具有吸引力,即使我们不同意评价福利时采用以效用为中心的心理测度方法)。”

功利主义的这一视角并不都是一无是处的,因为在所有事务中,结果并不是无关紧要的,有“很多社会安排由于其建构性特征的吸引力而得到提倡,后果则完全不受注意” ,阿玛蒂亚·森在这里以产权为例,人们可以对产权持有不同的态度,但是我们不应该被这些特性左右,而应该将重点放在产权所产生的后果上。一方面,私有制是经济扩展和全面繁荣非常强大的动力;另一方面,私有产权不受约束的运作会助长贫困、妨碍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基础设施的发展。这两种视角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这也证明关于产权的安排也要至少部分的按照其可能产生的后果来进行评价,这个结论是与功利主义精神相符的。

二、阿玛蒂亚·森对福利主义的批判

阿玛蒂亚·森明确主张功利主义是福利主义的特例,对此主要有三点批判:(1)漠视分配:功利主义的效用计算方法一般只关注个人利益的效用总和,但没有涉及如何分配的问题从而忽略了幸福分配中的不平等。(2)忽略权力、自由以及其他非效用因素:功利主义观点只关心人的效用,不认为权利和自由有其自身固有的重要性。(3)适应性行为和心理调节:“甚至功利主义视角采用的个人福利的观念本身也不是很穩定可靠的,因为它很容易被心理调节和适应性态度所改变” 。功利主义集中关注心理特征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人们的愿望和享受快乐的能力会随着自身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阿玛蒂亚·森除了批判了福利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之外,还批判了平等的福利主义的分析路径。“森认为福利平等主义存在着严重缺陷:一方面,对幸福的考量忽视能力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福利主义的效用不能作为判断正义的首要价值。” 福利主义认为“事物的相应状态的善完全根据相关状态中个人的效用特征来加以评判” ,针对福利主义把效用当做唯一的价值的这一观点我们可以进行两种不同性质的批判。

“第一种批判是,效用至多是个人福利的反应,一个人的成就并不能仅仅根据个人的福利来判断(即使社会成就判断所依据的是有选择权的个人成就)。对于特定目标的促进或特定事件的发生来说,一个人可能是重要的,虽然其重要性并不能用他或她的福利成就来反应,即使能够反应,也仅仅是他们各自的目标。第二种批判是,关于福利主义把个人福利仅仅看成效用,而无视其他意义上的个人福利这一作法是有争议的。” 首先,“只要以效用为基础的福利主义计算所关注的仅仅是一个人的福利,而忽视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方面,或者说未能实际地区别主观能动方面与福利方面,那么一些具有真实重要行的东西就会被丢失。” 其次,效用的定义方法有很多种,可以被定义为幸福、欲望满足,但是幸福程度都是与其他人相比较而言的,如果一个人曾经有过不幸经历,那么他们会更容易满足于清贫的生活。因此森认为,“意外环境会影响效用的衡量尺度,这一特殊问题只不过是一个更基本的问题的反应,即在关于一个人福利的判断中,幸福程度或欲望满足程度准则是不充分的。” 最后,仅就一个人的成就来评价他的利益是不恰当的。“虽然福利具有某种重要性,但是它并不是唯一有价值的东西,人们除了追求福利以外,还会追求其他形形色色的东西。” “因此,在森看来,功利主义有着很大的缺陷,仅仅将视角集中于效用,是一种粗鲁的表现。”

【参考文献】

【1】[印度]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1

【2】同上

【3】[印度]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3

【4】宋宪瑞.阿玛蒂亚·森可行能力理论的评述[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7,25(1):52-57

【5】高景柱.超越平等的资源主义与福利主义分析路径——基于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平等的分析[J].人文杂志,2013,1:29-36

【6】[印度]阿马蒂亚·森著,王宇,王文玉译.伦理学与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3-44

【7】[印度]阿马蒂亚·森著,王宇,王文玉译.伦理学与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7-48

【8】[印度]阿马蒂亚·森著,王宇,王文玉译.伦理学与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8

【9】高景柱.超越平等的资源主义与福利主义分析路径——基于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平等的分析[J].人文杂志,2013,1:29-36

【10】同上

作者简介:黄铄(1995—),女,汉族,辽宁抚顺市人,硕士,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

猜你喜欢

批判
哲学思维与大学生创新项目
知识分子对时代的批判与反思
五礼制度沿革与萧梁文运兴变
强人工智能和超级智能:技术合理性及其批判
对风险刑法理论的批判与反思探究
冲破单向度的枷锁
用“批判”的思维解读语篇的光辉
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探讨
在批判中寻求解放
批判与承续:在理性选择中提升文化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