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庐山慧远译经思想初探

2019-09-10刘淑贤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直译意译

【摘要】: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关于佛经翻译的问题一直存有不同观点:后汉时期直译法、三国意译法等。佛经翻译何为恰当?庐山慧远提出“厥中”之说以调和直译与意译。本文通过分析直译法与意译法的内涵和表现,以及厥中法与两者的不同,突出表现慧远译经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直译 意译 厥中说 译经思想

一、引言

公元1世纪左右,佛教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佛教在中国已发展壮大。译经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重要手段。隋唐以前,译经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时期:初期的口授佛经,后汉时期直译法,三国时期意译法,魏晋的格义派等。佛典的翻译究竟应该采用哪种方法才恰当?庐山慧远深感前期译经有所不足,故在前期译经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厥中”之说以调和直译与意译。

二、前慧远时期的译经思潮

译经对于推进中国佛教传播起着重大作用,佛教的传播是与佛经的翻译是同步进行的。译经从东汉时期开始,在佛教发展的不同阶段,译经所采用的的方法是不同的。

(一)后汉时期的直译法

最初佛教传入中国的记载是汉哀弟元寿元年,早期的佛教传播是 “口授法”。初期佛经的传译并非直接从印度而来,而是从大月支、安息、康居等西域诸国间接引入。佛经初期传入时,是由外籍人士通过口译的方式,在本地人的协助下,记录形成翻译作品,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称为“直译”。其中安世高是“直译法”的代表人物之一。

安世高,出家前是安息国的王太子,在汉桓帝初年只身东来,在中原大约二十年,弘法译经,是小乘佛经的首译者。安世高译经中的义理,主要是传弘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之毗昙学和禅定理论。对于安世高译籍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佛教史上历来有很高的评价。道安法师誉之:“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安世高的汉译佛典,可算是一种创作,内容和形式都有特色。安世高所译禅法类经典中,影响最深远的当属《安般守意经》。安般守意,一般上译为“安那般那念”,简单而言译为“修入出息念”。在《安般守意经》中,安世高用直译的方法来翻译佛经重要的观点,“安般”不仅使用了音译,而且采用了略语,如若没有佛学常识,一般人是难以理解的,甚至歧义也阻碍了汉人的阅读。

由此可知,佛教传入初期,直译是一种重要的翻译方法,它有不少优点,能保持原文内容,能传达原文意思,体现原文风格等。但是,直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译文有时冗长罗唆,晦涩难懂,不能准确的反映出佛教教理、教义,导致受众难以理解,不能正确传达原文意义,甚至事与愿违。

(二)三国时期的意译法

三国时代,经过前期的发展,佛教在本地扎根,译经的风格也有所变化,便希望译经能够充分的本土化,好让本地人容易信受,因此有了改良翻译的思想,尽可能以读者熟悉的语文为主,也就产生了“意译”。意译是把原文的意思用中文表达出来,但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顺序,主要在原语与译语体现巨大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得以应用。这一时代的译者层出不穷,支谦为代表人物之一。

支谦,本月氏人,于汉桓帝建和元年到达洛阳,出生在中国,是大月支人的后裔,且了解汉人的生活方式,他为了使佛典容易流通,反思了直译法存在的问题,遂用意译的方法来重译佛典。支谦认为支娄迦谶所译经文“辞直而多胡音”,直译过度,导致了译文拙朴,有失文丽,译音太多汉人难以理解,所以他把支娄迦谶译过的《道行般若经》的经名改为《大明度无极经》,重译《首楞严三昧》。

不过,支谦尽量删除梵本的繁复而各取省便,又竭力减少音译到最低程度,以至有时连应存原音的陀罗尼也意译了,不免有些不妥。支谦翻译力求文藻辞丽,而不惜牺牲信守原文的原则,虽然文章时尚华丽但不一定可信。

三、庐山慧远“厥中说”的提出及影响

慧远,俗姓贾,山西雁门楼烦人。二十一岁往太行山参见道安,开悟后出家,出家后慧远本拟前往罗浮山结宇,远离动乱,到边远地区传教,一直被道安所挽留。晋孝武帝太元三年,苻丕围攻襄阳,道安即分张徒众,慧远等一行数十人到达荆州,住上明寺。后慧远欲去罗浮山,到岸路经浔阳时,“见庐峰清静,足矣息心。”遂停于庐山,初住龙泉精舍,后久住于东林寺。慧远创立东林寺,结成白莲社,作为南方宗教领袖,他弘扬道法,参与译经,使得佛教在南方迅速传播,东林寺也成为南方佛教的中心。慧远法师在庐山置讲经台,开创了我国翻译史上私立译场的先河。慧远为道安的上座弟子,善于般若,并兼倡阿毗昙、戒律、禅法。道安针对当时的译经风潮混乱,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与“三不易”原则,这一原则实际没有解决前期佛经翻译的原则,是对当时译经风潮的提醒,切莫太过于“意译”,而忽略了佛典本有的特质。

由于传播的需求和师父道安的双重影响,慧远认为佛经开译以来“过文”与“过质”两种译风存在各自的弊端,提出了著名的“厥中”之论。也就是调和“直译”和“意译”的“厥中”之说。《三法度论》序中记载:“其中弘通佛教者,传译甚众,或文过其意,或理胜其辞,以此考彼,殆兼先典,后来贤哲,若能参通晋胡,善译方言。幸复详其大归,以裁厥中焉。”译文如果忠于原籍的话,太注重“文”的话,那么本土的读者不一定能理解,如若太讲究辞藻华丽,太注重“质”的话,则又可能会失去原意。所以,慧远法师提出“厥中”之法。

慧远法师引用老子的话“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译文如果只强调“质”而不追求“文”,就不能体现文章的意境。这是批评了直译法。但是,如果一味追求译文的“文”,放弃了“质”,那么译经又太过质朴,歧义较多,容易让读者误解。这是批评了意译法。面对“直译法”和“意译法”的倾向,他的回答是,“令质文有体,义无所越”,所以佛经翻译既要翻译出佛经的原意,又要传递原文的文采,采取文质结合的方法,更有利于佛经的传播。慧远同师父道安一样,虽然本人不曾从事翻译,但他组织别人译经,并写序言,针对当时佛经翻译存在的质量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了佛经的翻译质量,他的“厥中”思想对当时的佛经翻译乃至当今的文学翻译仍有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南朝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2.

【2】(晋)慧遠著.《庐山慧远大师文集》[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28

作者简介:刘淑贤(1991-)女,云南玉溪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宗教伦理。

猜你喜欢

直译意译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直译与意译在英剧Townton Abbey字幕翻译中的相关思考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英汉外来借词(loan—words)互译
汉英动物词“龙”与“凤”的文化内涵及英汉互译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习语英译探析
文化传真视角下中医隐喻的“直译”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