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河流治理技术研究及生态修复研究

2019-09-10王建庄艳平

关键词:生态修复

王建 庄艳平

摘要:水资源的重要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工作,是当前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由于各个行业的发展,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到了河流中,造成了严重的水生态破坏,尤其是在一些中小河流中,这种情况更加的严峻,中小河流治理工作迫在眉睫,只有加强中小河流的生态修复,才能有效的保护我国的水生态,恢复水体物种的多样性,缓解我国的水资源压力。本文对中小河流治理技术以及生态修复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技术;水生态环境;生态修复

引言

我国国土面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在这个辽阔的疆域上,分布这众多的流域,中小河流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给人们提供了稳定的水资源供应,而且在水路运输以及生态多样性上也做出了積极的贡献。但是在我国的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大量污染物的排放,打破了中小河流的水生态系统,在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背景下,人们逐渐的认识到了中小河流治理的重要性,在这方面也在不断的做出努力。在治理的过程中要使用相应的技术,同时,还需要落实生态理念,实现河流治理与生态建设的同步进行。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1 中小河流治理以及生态修复的现状

1.1治理技术落后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使用相应的技术,只有这些技术得到有效的落实,才能保证治理的效果可以满足生态建设的要求。我国的中小河流数量众多,但是大部分的河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生态功能大打折扣,我国在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上不遗余力,但是其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在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使用的技术过于陈旧,由于技术方面的缺失,中小河流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效果受到了直接的影响,这种情况会增加水患的发生几率,尤其是在一些多雨的季节,水患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这也是我国的河流治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1.2资金投入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但是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我国在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效果,但是在某些地区还存在一些治理问题,除了上述的技术问题之外,环境部门的理念也存在偏差。当地的政府部门对中小河流治理和生态修复缺乏应有的重视,在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上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资金挪用的情况经常出现,这种情况的存在会给中小河流治理带来严重的考验,当地的生态会持续恶化,最终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当地经济的发展。

2 中小河流治理技术

2.1清淤技术

在我国当前的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清淤疏浚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治理方式,可以产生非常好的治理效果,通过这种治理方法的落实,可以有效的改善黑臭河道造成负面影响,河流的生态也会缓慢的恢复。现阶段,我国清淤疏浚主要为机械式,这种方式主要是使用抓斗式挖泥船来实行清淤工作,如图一所示,利用抓斗把河底的淤泥进行抓取,然后运输到其他的位置,提升河水的流动速度。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提升河流的流速,河流的自净化能力会得到明显的提升,而且有效的避免了河底淤泥对水环境造成的危害,这种技术在我国当前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城市河道治理,对于水生态的修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河流横断面

河流横断面的治理工作是中小河流治理中的重要内容,这项工作的开展效果,会对河流的生态修复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实际的工程开展过程中,要加强对河流的检测工作,检测工作要常态化,具体到每天,形成系统会的检测档案,通过这样的方式,合理的确定河岸的高度。要对高潮水位的滩地淹没深度进行合理的控制,正常情况下,深度要保持在1.2米到1.5米之间。给予这个淹没数值,在横断面的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必须要合理的确定设计方法,可以采用复式断面方法,来达到这个淹没深度。第二阶的河道高度要低于两米五,当高度超出这个额度的时候,就需要在原有的台阶上,新增设一个台阶。设计人员要对河道和河滩之间的距离进行精确的测量,测量的目的有两个,其一,保证河滩的防洪能力,减少洪水对两岸的影响,其二,保证周边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落水事件。但河流经过城区或者乡村的时候,就需要对河道滩涂地的宽度进行严格的控制,要保证其宽度在一米到三米之间,这样才能提升河道的安全性,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的河道环境。

3 中小河流生态修复技术

3.1物种生态修复

在中小河流中,各种水生物是河流生态中的重要构成,要想实现高效的中小河流生态修复,就需要重视物种的生态修复,通过物种多样性的实现,使河流中的物种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链,落实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水环境会对水生物的生长造成非常直接的影响,所以,要注重水环境的提升,减少水体中的有害物种, 同时,引入水生物种,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加物种多样性。值得注意是的,物种的选择不能具有盲目性,必须要经过科学的验证,避免外来物种影响到原有的水生态,比如水葫芦这种入侵性很强的物种坚决的不能引入。通过科学的物种搭配和优化,来创设出一个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实现中小河流的生态修复。

3.2修复河道形态

河道的形态会影响到水体的自净化能力,从而对水生态造成影响。在河道形态的修复工作中,要注重水的流速,及时的做好水底淤泥的清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的保证河道保持直线的运行趋势,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水流的速度,减少各种有害物种的累积,对水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另外,河岸的治理也是中小河流生态修复中的重点内容,要建设生态河岸,在河流的两侧种植大量的树木和灌木,利用这些植物根本的抓地功能,起到固结土壤的作用,减少河流对河岸的冲刷,避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保证中小河流生态修复的效果可以满足当前的环境建设需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河流众多,中小河流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生态修复已经成为了环境工程中的紧要工作,在这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相应的中小河流治理技术,同时,要落实生态理念,有针对性的增加物种多样性,使中小河流焕发新的活力,提升中小河流治理的效果,创设出一个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为我国环境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建海,苏文斌.浅谈中小河流生态治理工程质量控制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02):43-44.

[2]罗日洪,黄锦林,王立华,张令,张志伟.中小河流治理中雷诺护垫设计方法探讨[J].广东水利水电,2020(01):11-17.

[3]杨健文.U形预应力混凝土板桩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19(12):51-53.

[4]曾维权,廖裕俭.广东省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48(10):5-6.

[5]王永.中小河流治理范围和防洪标准认识与实践[J].江淮水利科技,2019(05):42-44.

[6]舒韩友.生态水利理念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珠江水运,2019(19):70-71.

猜你喜欢

生态修复
贵州石漠化生态修复进程中的生态道德问题各因子相关性分析
辽河生态廊道景观恢复之路
景观都市主义思想下的“废弃景观”修复研究
天津海域牡蛎礁区生态修复示范区域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