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理论视点分析

2019-09-10吕军

关键词:分析探究

吕军

摘要:文章分析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五大理论视点。

关键词:十九届四中全会;理论视点;分析探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并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问题作出了决定。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远瞩高瞻的战略眼光与伟大的历史担当,对全面构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与国家长治久安,有着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1.视点一

1.1总体目标中的三个时间点

自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的发展并完善着,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规范的、科学的、稳定的现代化制度体系。全会提出“中国之治”时间表:到我党成立的一百年时,在各方面的制度要更加定型与成熟,要取得一定的成效;到2035年时,各方面的制度要更加的完善,要做到基本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要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的完善、优越性充分得以展现。

2.视点二

2.1公报提出的十三个显著优势

全会强调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公报提出的十三个“显著优势”是对国家治理制度经验的全面总结,包含政治、经济、文化、民生、人才、军事、外交等制度的多个领域,这些制度的形成汇聚了全党智慧,经受了历史与时代的考验。这十三个制度反映出我党在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的各方面的制度创新成果,缺一不可。十三个“显著优势”对应制度是中国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中实践形成的,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根本,是行之有效的“好制度”。这次全会基于历史经验与发展全局的需要,对制度的主要构成及优势进行全面綜合且深刻的总结,有利于更好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有利于人民坚定制度自信与道路自信,有利于更好的完善、利用好这些制度,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的目标,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3.视点三

3.1全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全会指出: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重大的一项战略任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体现我党在新时期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新时期我国进行全面的深化改革指明总方向。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结合,体现出党对治理国家的深刻认知与高超的国家治理智慧。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凸显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觉”和“制度维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我国制度与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表现,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才能更好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充分发挥各个治理主体的有效功能,实现治理主体各尽其能、有序循环、良性互动,打造了出新型现代国家能力。

4.视点四

4.1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的制度

全会提出:要建立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我党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并把制度执行到位、将政策贯彻到底,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制度的效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改革获得感。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是切实加强我党建设的需要,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力量源泉。建立这一制度,体现出我国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同时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水平。国家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国家治理制度的设计完善,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离不开提高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现代化和科学化水平来实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有效地体现出人民的意志、保障人民的权益、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国家治理体系创新离不开人民,国家治理能力是为人民而提高,人民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与力量来源。

5.视点五

5.1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全会强调: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将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有效执行关键在于人员配备、机构设置、机制构建和技术创新。要打造一支具有公共精神、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治理智慧的公务员队伍;要不断优化党与国家机构设置和政府职能划分,在国家治理中实现各机构之间的高效协同与精准分工,构建高效运转的政府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充分激发市场优势,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大人工智能、数字信息技术对制度执行的投入以提升治理效能的最大潜力。

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需要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国家治理体系既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也包括运作模式、运作机制、政策工具和技术应用。

结束语: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既要发挥制度优势、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确保各项制度保持有效性,使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田静,张寅,顾彬.中共云南省委、求是杂志社在昆明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凝聚思想共识、汇集智慧力量推动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到位陈豪夏伟东致辞[J].社会主义论坛,2019(12):2-3.

[2]吴强,旷思思.“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综述[J].社会主义论坛,2019(12):7-8.

[3]阎树群,高微.新中国70年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创新成果——兼论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制度理论的贡献[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6(02):163-173.

[4]齐卫平.体系与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治理优势[J].行政论坛,2020,27(01):5-11.

猜你喜欢

分析探究
中考数学高效复习的分析和探究
如何建设规范化的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工作
猪场兽医防疫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关于税收应用中的数据库安全机制浅析
GIS设备局部放电监测系统的研究
对企业信息科技投资管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