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新能源利用及分析研究

2019-09-10宋琎

关键词:水电补贴新能源

宋琎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解析新能源的定义,从而得出当前经济环境下我国利用新能源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笔者进一步分析了近几年我国利用新能源的现状及问题,并给出优化能源结构的建议,旨在为新能源的优先利用提供思路。

一、新能源定义

1980年联合国召开的“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对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

在中国可以形成产业的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主要指小型水电站)、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是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

二、利用新能源的必要性

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就我国而言,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生产和消费国,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目前,我国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直接导致了环境的不断恶化,因此,开发新能源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展新能源经济可以加速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会影响企业的能源消费结构或者生产结构,从而促进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也将会带动“新能源经济”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而对调整目前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带动相关的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运行的抗风险能力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当前,大力促进新能源经济的发展,是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机遇。发展新能源经济不仅可以开辟新的能源供应途径,有效增加新能源供应量,还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有利于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把新能源产业培育成为一个特色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有效应对挑战、抓住发展机遇的重要途径。

三、新能源利用现状

据国家能源局的调查统计,2018年,全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分别为352.0GW、221.0GW和174.4GW,分别为2005年的3倍、181倍和2492倍。“十一五”风电规划装机容量1000万kW,只完成29.6%。西南水电装机容量达153.1GW,为2005年的4.7倍。在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下,隐藏着许多的乱象。

弃水、弃风、弃光现象频发。2018年,全国弃水、弃风、弃光达1023亿kWh,相当于北京用电量。其中弃水691亿kWh,弃风277亿kWh,弃光55亿kWh。弃水、弃风、弃光的经济损失达420亿元,浪费投资482亿元。弃水、弃风、弃光的主要原因是电力市场化改革滞后,电网建设不配套,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不足,消纳不畅。一些地方政府偏爱煤电,为可再生能源发电设限。

光伏电池的生产发生严重中毒事件。制造光伏电池的多晶硅(制造单晶硅的原料)高耗能、高污染。生产1kg多晶硅排放4kg有毒物质。宁夏石嘴山多晶硅厂,排放四氯化硅和氯化氢,导致周围寸草不生。河北宁晋县,是全球最大单晶硅光伏电池产地。2016年产量达3GW。2017年4月29日,一家生产单晶硅的化工厂毒气外泄,引发大规模群体事件,近万名百姓抗议抵制。2017年5月8日,该县东汪村村民不满单晶硅厂排放毒气和污水,连续10天在厂门口驻守抗议。

水电“大跃进”破坏生态环境。我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藏)水电开发是世界水电史上罕见的高密度、超大规模、集群式开发。水电装机容量2005年为500万kW,2016年剧増至15313万kW,占全国的51%。星罗棋布,成千上万座水电站,给当地生态造成严重破坏,不亚于1960年代对森林的毀灭性砍伐。很多江河支流被水电站截断,成为干涸的河床。水电站淹没国家自然保护区。地质灾害频发。2012年8月30日,四川凉山锦屏水电站施工区内,发生特大地质灾害,100多处滑坡和泥石流,导致10人死亡。西南水电“大跃进”还带来干早、长江鱼类灭绝等隐患。

骗补横行。2003~2013年实施的“金太阳”工程,中央财政拨付430亿补贴资金。实行饱为诟病的事前补贴,补贴率高达项目投资的50%,助推骗补横行。一些项目以次充好,甚至采用报废产品,损失惨重。财政部要求追回100亿元骗补资金。生产生物质成型燃料,每吨补贴140元。2012年产量550万t。2013年因骗补横行而取消。

四、优化新能源利用的建议

1、制定科学合理的新能源开发利用政策。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扩张,更不能弄虚作假。在开发新能源资源时,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

2、适当调整新能源专项补贴等一系列财政政策,以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新能源相对于传统能源,成本高,投资风险大,政府应建立专门的技术研发资金,以促使技术的革新,减少企业研发资金,降低成本;应该科学落实用户补贴、完善投资补贴办法,合理促进消费者对新能源的需求,以此带动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促进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同时严厉打击骗补行为。

3、开征二氧化碳税等税种,利用税收手段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开征二氧化碳税可以“变相”提高传统化石能源的价格,从而降低对其的需求,而刺激对其替代品新能源的消费需求,进而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减少弃风、弃光现象。

4、加大新能源及其相关产业技术的研发力度,打破技术瓶颈实现环保生产。政府应当鼓励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利用,使新能源工程项目在生产、建造、使用过程中均符合环保要求。一方面给予资金技术上的支持,如成立省级(包括大学)研究院等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加强监管,严禁生产过程中毒气污水的随意排放。

近几年来,我国已认识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一直致力于寻求二者之间的“均衡点”,以实现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双赢。为寻找这一“均衡点”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其中,发展新能源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举措。但发展新能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努力,才能满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一鹏.低碳经历背景下的新能源开发及利用[J].中外能源,2010.

[2]刘小旭,王胜权,张劲.新能源开发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究[J].科技向导,2011(20).

[3]蔣欣吕. 浅析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J].文理导航,2018(3).

猜你喜欢

水电补贴新能源
弃水电量及调峰弃水电量计算方法研究
图表
农机购置补贴的绩效分析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我国水电装机和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
3 000万元支持海口灾后种植业 补种橡胶1亩补贴600元
解读六大误区:限制中仍有机会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
我国将建设十大水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