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RU隐性故障导致LTE低接通处理案例

2019-09-10黄生俊

关键词:干扰

黄生俊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移动用户的飞速增加,目前城市室外区域LTE无线覆盖基本可以做到无缝覆盖;为提高网络质量、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增加业务量,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已经成为运营商解决网络深度覆盖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低接通、干扰、RRU隐性故障

前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移动LTE网络的全面覆盖及推广,人们对移动网络的使用需求也在不断加大。高速度的通信网络成为运营商的主打,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户。随着大量业务的产生,深度覆盖的需求压力也在逐步增加;而室内分布系统建设能够更好的解决深度覆盖需求;随着下沉用户的逐渐增多,室内分布系统的维护工作也已经成为日常优化中的重中之重。

一、案例问题现象

近日,华芳金陵內部员工反映上网速度比较慢,接打电话也感知不是很好。核查发现华芳国际大厦LE(M)A(LE5C031A)自2020年3月20日8时起LTE无线接通率较低,整体接通率指标在80%-90%之间,属于典型的无线低接通小区。

二、问题分析过程

华芳国际大厦LE(M)为传统的室内分布系统,无外打天线;造成室内分布系统接通率突然恶化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现场天馈硬件出现问题;2、站点故障;3、参数设置异常;4、问题小区存在干扰;5、现场用户激增出现拥塞。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逐步排查问题产生的原因:1、后台监控进行告警核查,并未发现小区存在告警提示;2、网管近阶段未出现参数优化记录;3、现场维护人员排查现场硬件情况未出现明显异常破损;4、统计指标发现该小区正常用户数30以下,无拥塞情况;5、核查统计干扰指标时发现该问题小区出现上行干扰,干扰电平-100dbm左右,时间点与接通率恶化相吻合;故导致无线指标恶化的根源在于小区出现上行干扰。

日常优化中,LTE上行强干扰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时隙配比不一致;2、GPS跑偏;3、远端干扰;4、系统间干扰;5、硬件故障。在本次问题点优化中,需要确认干扰产生的原因,然后解决问题,闭环问题。

根据以上提到的几种可能导致LTE上行干扰的原因,我们进行逐一排查:

1、时隙配比不一致

系统内同频小区间时隙配比错误会带来交叉时隙干扰,主要是下行时隙的基站干扰上行时隙的基站。华芳国际大厦LE(M)A(LE5C031A)为室分站点,使用E频点。周边宏站都是使用的F频点和D频点,能够对其造成同频时隙交叉干扰的只有该室分站点的另一个小区华芳国际大厦LE(M)B(LE5C031B)。现网查询发现LE5C031A 与LE5C031B小区的时隙配比一致,均是subframeAssignment为2;specialsubframepattern为7,故排除该种可能。

2、GPS跑偏

GPS跑偏后,相邻基站间时隙无法对齐,根据前偏后偏,其影响范围不同。如跑偏基站时间前偏,跑偏的基站会影响周边一圈正常基站。如跑偏基站时间后偏,正常基站会干扰跑偏基站,故影响范围较小,仅仅是跑偏基站。故根据这些特点,查询指标发现该问题小区周边小区均无干扰现象。如果是GPS跑偏导致该小区出现干扰,也只会是该问题小区GPS后偏受到正常小区的干扰,但是该小区并无出现GPS类告警,故排除该原因。

3、 远端干扰

远端干扰又叫远距离同频干扰。在某种特定的气候、地形、环境条件下,远端基站下行时隙传输距离超过TDD系统上下行保护时隙(GP)的保护距离,干扰到了本地基站上行时隙。这就是TDD系统特有的“远距离同频干扰”。在大规模部署的网络中,此类干扰较为普遍,且可能会对本地基站的上行用户随机接入时隙以及上行业务时隙造成干扰,从而影响用户上行随机接入、切换过程以及上行业务时隙。这类干扰在频域上同样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频域整体均有抬升,中间6个RB(RB47-52)抬升更明显,且干扰面积较大。

由于E频段一般作为室分专用频段,一般不会受到远端干扰,且与该问题小区同处一地的LE5C031B并无上行干扰出现,故排除该种可能。

4、系统间干扰

系统间干扰包括杂散干扰、阻塞干扰、互调/谐波干扰等。E频段主要干扰为TD-LTE基站与WLAN  AP间的干扰,以及TD-LTE终端与WLAN终端间的干扰,其它干扰在实际应用中影响较小,可忽略。联系代维上站检查,该室分站点先2/3/4G合路后再与WLAN信号合路。代维现场关闭WLAN设备后,问题小区干扰并无改善,排除该种可能。

5、硬件故障

由于该小区无硬件显性故障,能造成小区上行干扰的隐性故障有:同频/异频合路器故障、室分馈线接口异常、RRU隐性故障等。问题小区下挂3块RRU(RRU1-CB4R669077、RRU2-CB4R774512、RRU3-CB4R508456),为缩小排查范围,后台选取闲时对3个RRU进行闭解操作。

操作一:单独开启RRU2时干扰最强;

闭掉RRU1和RRU3,单独放开RRU2的时候,此时干扰最强,干扰底噪-94dbm左右;

操作二:开启的RRU中含有RRU2时干扰次强;

将RRU3闭掉,RRU1和RRU2同时放开,此时小区干扰底噪-100dbm左右;

将RRU1闭掉,RRU3和RRU2同时放开,此时小区干扰底噪-100dbm左右;

操作三:同时开启RRU1、RRU3闭掉RRU2时无干扰。

将RRU2单独闭掉,RRU1和RRU3同时放开,此时小区底噪正常,为-119dbm左右;

初步判断故障出现在RRU2这条支路,暂时无法确定是RRU隐性故障还是该路馈线或合路器故障,需现场排除。代维人员现场将串号为CB4R774512的RRU2与串号为CB4R508456的RRU3调换。后台同时对RRU2与RRU3进行闭解操作:

操作一:调换RRU后闭掉串号为CB4R508456的RRU2(原来的RRU3)时干扰仍然存在,干扰底噪-100dbm左右;

操作二:将串号为CB4R508456的RRU2(原先的RRU3)开启同时闭掉串号为CB4R774512的RRU3(原来的RRU2),干扰消失,底噪-119dbm左右;

发现干扰跟着串号为CB4R774512的RRU走,调换RRU后闭掉串号为CB4R508456的RRU2时干扰仍然存在,随后将串号为CB4R508456的RRU2开启同时闭掉串号为CB4R774512的RRU3,干扰消失。初步确定为串号为CB4R774512的RRU存在隐性故障,从而导致的该小区上行强干扰。

三、解决过程

根据上一步我们已经确认出CB4R774512的RRU存在隐性故障导致LTE小区出现上行强干扰,代维工作人员将串号为CB4R774512的RRU跟换后,持续监控指标恢复情况,发现:干扰消失,底噪恢复成-119dbm左右,无线接通率指标也恢复正常,接通率恢复到原先99.80%以上。

四、总结

网管无线指标的好坏是现场用户的使用感知情况真实反馈,网络运行指标的优化对提升用户感知具有重要意义的。目前现网LTE室分主要使用E频段,对于E频段室分小区的上行干扰,我们需要着重排查RRU隐性故障、同/异频合路器故障和馈线异常等硬件故障及WLAN异系统间干扰。同时日常优化中可以借助后台闭解RRU、现场调换RRU光纤、闭解WLAN站点等手段快速定位问题点,加快解决进度,避免出现用户使用感知恶化。

参考文献:

[1] 汪颖,程日涛,汤利民. TD-LTE室内分布系统性能与建设策略研究[J].移动通信,2011年第19期.

[2] 窦猛.浅析无线室内分布系统建设[J].中国电子商务.2013(14):12-15;

[3] 曲嘉杰,李新,邓伟,刘广义.TD-LTE远距离同频干扰问题研究[J].电信科学.2010年10期.

猜你喜欢

干扰
“TD-LTE与其他系统间干扰问题”的实践测试
蜂窝网络终端直通通信功率控制研究
民用航空导航信号的干扰研究
大颗粒尿素水分测定干扰原因分析与处理
乙肝治疗别被干扰素“干扰”
基于PRB底噪统计的LTE干扰定位方法
科学处置调频广播信号对民航通信干扰实例
2.4GHz WiFi及蓝牙对ZigBee干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