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智能电网调度运行面临的关键技术

2019-09-10宋科

关键词:调度运行智能电网关键技术

宋科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智能电网是能自动完成各项监测与控制功能的输电网,对于确保电力输送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智能电网在运行中,可基于原有系统,通过选用高速、集成、双向通信技术,以实现网络的升级革新,保证电力体系的高效运行。在智能电网系统调度工作中,通过控制、传感、测量等技术手法以完成对电网的监控过程,因此,对比原有电网系统,智能电网优点更为突出。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运行;关键技术

1智能电网调度概述

1.1保证电力调度的正确性,确保电网控制运行正常

对电网系统的每一个环节:发电站、变电站以及电力用户等进行时刻监控,确保电力各项参数都正常;调度电力设备按照正常指令操作,确保电力调度正常运作;在监控过程发现电力调度异常事故,要及时处理,避免造成更大损失,保障电网系统有效的工作。

1.2根据实际电力参数要求,制定电力调度计划

在执行电网调度时,要参照发电站、变电站、电力用户等电网系统的各项电力负荷及参数,遵守发电和用电平衡,安排电力调度机组参数,保障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超负荷等事故的发生。

1.3智能化电网调度运行

对电网系统中每一个相关联的部门,提供整体的规划和运行,提供智能化调度技术支撑,比如,当电网系统中某一电力设备出现故障,要进行停电维修时,电力调度核心部门即可根据整体调度参数,智能化的选择停电领域,既不影响用户用电,又为电网公司每个部门正常运行提供支撑。

1.4实现智能化的继电保护

为了保证智能电网系统长时间稳定的运行,就需要对电网进行智能继电保护处理,利用二次装置技术,对电力设备的二次自动化安装进行准确核算,从而确保系统的运行安全

1.5智能化通信

对智能电网系统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智能化管理,比如电力数据采集以及正确调度数据的显示和执行指令等数据,使其实现智能化通信,为调度部门提供电力调度支撑,使得电网运行更加实用和稳定。

2智能电网调度运行关键技术

2.1模糊控制与线性最优控制技术的应用

模糊化控制技术被应用到智能电网中的原因主要就是方便智能电网体系中的数学模型的构建,构建的过程相对简单,更加方便了电网自动化的管理。最优控制是现代控制理论中的核心理念。线性最优控制系统就是基于这种理念的基础之上构建的,这种线性最优控制系统是现代智能电网调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线性最优控制技术主要就应用在智能电网中的发电系统的调度控制上,这种线性最优控制技术可以很好的改善发电系统的发电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而使调度工作顺利进行,保证在调度电力的过程中能够实现电力的准确传导和调度。其所采用的手段就是最优励磁手段,励磁手段能够很好的协调大型机组的运行,尤其是远距离输电线的功率提高上有着很有效的帮助作用。当前所使用的線性最优控制系统发展十分的快速,对于智能电网实现调度数字化具备很好的推动作用。

2.2电力系统元件在线参数辨识技术

电力系统元件主要包括输电线、励磁系统、原动机、发电机以及负荷、调速器等。根据电网事故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电力仿真系统与真实的电力运行情况可能出现一些偏差。因为仿真系统是按照一定的计算方式来的,而真实的电力系统运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现有的模拟模型和相关参数虽然已经具有较高的模拟程度,但是仍然不能准确将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反映出来,这对于电网的运行分析可靠性与准确性都有不良影响,也会影响到调度运行人员对电网系统处理与操作。目前进行电网稳定计算所采用的参数一般都是经典理论参数,而电网运行的温度、环境、状态等多个方面都会改变元件参数,从而使得电网稳定计算偏差较大。

2.3预警与辅助决策技术

预警与辅助决策技术,在运行管理中起到监控的作用,监督电网智能调度的运行状态。预警与辅助决策技术,是电网智能调度运行管理中的关键,其可根据地区用电需求,判断智能电网调度是否合理,最主要的是维持电网处于良好的调度状态,监测智能调度的运行状态,发现潜在的故障或隐患,及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2.4参数辨识技术

参数辨识技术在运行管理中的运用,主要是提高对智能调度元件的分析水平,降低运行管理的难度,参数辨识技术的分析对象是智能调度系统的运行元件,便于获取真实可靠的参数运行,保障智能调度的正确性。电网调度虽然具有智能化的特点,但是仍旧受到温度、环境等因素的干扰,主要是此类因素改变了元件参数,各类参数通过辨识技术处理好,得出新的结果后,更新调度系统内的参数,维护了智能调度的稳定性。

2.5电网动态监测预警技术

在电网动态监测的基础之上,在线计算的实现能够为电网调度运行的工作人员提供实时的运行状况信息,同时,还能够提供与之决策的信息,以保证调度运行人员对电网实施有效的控制,因此对提高驾驭电网运行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电网动态监测辅助决策的出发点与实际所要实现的最终目的。在国内,电网动态监测预警与辅助决策系统功能主要有在线动态估计、电网有效的实施动态监测以及静态安全分析、在线低频振荡计算分析等各方面功能。在这些功能当中,除了动态监测以及在线低频振荡计算分析以外,其他的一些高级的应用功能都能够通过EMS/SCADA去实现,但由于电网动态监测系统利用相量测量单元传输数据的同时性纠正了SCADA数据传输的不精确性,提高了状态估计精度,从而提高在线稳定计算和在线预决策的精确度。

3电网调度管理控制措施

3.1优化上下级调度管理

智能电网具有自动化特征,能够对节点及用户进行监控,从而优化电力及信息的双向传输,提升电力行业的调度管理水平。上下级调度管理的优化是一种精益调度方式。首先,在业务调度方面,应当保证调度的运转、通讯及防护具有协调性;其次,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应当实现管理层的合理调控,企业中各部门之间应加强联系和沟通,保持调度的一致,只有从内部实现协调,才能保证调度管理的优化。

3.2优化电力行业的业务流程

首先,对于继电保护来说,继电保护人员应当具备科学的继电保护技能,以便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处理电网中出现的问题。保护人员还应当对电网进行定期的检查维修,并加大荷载状况的监控力度,对于停电要及时检修,控制停电的面积、范围,保证电力供应的持续、可靠。其次,在调度运行工作中,需要加强对电网运行数据的监测,有效的降低电网运行的风险。作为电力调度运行人员,需要针对运行的实际情况,在具体操作中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再次,在智能电网中,应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强化调度的自动化水平,同时也要强化通信能力,减少电网运行中的技术障碍。

结语

总的来说,为了进一步确保智能电网的质量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扮演着尤为重要且掌握全局的关键角色。在提升电力工程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更要一一排查和检验工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必须保证智能电网的安全度,才会发挥智能电网调度运行的真正社会效益,对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都贡献了非常卓越的一份力量。综上所述,智能电网的调度运行工作对于电力工程来说意义非凡,在今后的发展中,随着电力工程企业的不断成熟与壮大,智能电网调度运行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会得到更加妥善和完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林芳旭,杨杨,林凤来.智能电网调度运行面临的关键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

[2]杨硕,郭昊,金银龙,王野,刘正祎.智能电网经济调度运行管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

猜你喜欢

调度运行智能电网关键技术
防雷关键技术在自动气象站系统中的应用探究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
无人机集群作战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及控制
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与控制策略
现代电力技术在调度运行中的作用分析
智能电网中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智能电网现状与发展分析
TD—LTE关键技术与发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