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化学复习策略

2019-09-10王高卫

高考·中 2019年3期
关键词:复习策略高考化学

王高卫

摘 要:不断深入的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中也实现了新课程改革教育思想与理念的融合。传统复习方法是以“从难、从严、从速、大容量训练”为主,已无法将新形势的需要满足,对此,高考化学复习就必须进行改革。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讨了如何开展高考化学复习,以期帮助学生提高化学高考成绩。

关键词:高考;化学;复习策略

化学高考复习的有效性,能使学生将系统性的化学知识有效掌握,推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并使其在高考中能将应有的水平充分发挥。就最大化的复习效率而言,不但是全体高三学生的愿望,同时还是各个教师的追求。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将自己的租用充分发挥,帮助学生有效展开复习。

1.明确高考复习目标

高考复习中连贯性十分关键,教师在化学高考复习教学中,应以复习内容、教学情境为依据,将高考复习目标明确,帮助学生将突破口准确找出[1]。而科学合理的复习目标的确定,最为基础的便是要求教师将化学知识间的多向联系抓住,并整合、汇总这些联系;随后,将化学知识间的上下包容关系抓住,通过具有层次化的知识链的构建,将蕴含于化学教材中的内在价值充分挖掘,并将合力的问题设计给学生,引导他们自行分析、思考并解决;最后,复习化学实验知识。教师应带领学生通过探索积极寻找与自身相适应的学习规律,以便更灵活的运用化学原理。同时,教师还需适时予以指导,推动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进一步发挥,并让其依据自身知识完成问题的解决,以使学生能更深刻的掌握知识。

2.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若想实现更高的复习效益,就应以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提升当作重点。学科素养的提升、能力的形成都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故而知识网络体系的构建十分重要,有利于学生学科素养及各类能力的提升[2]。因此,教师在高考复习教学中,需高度重视夯实基础这一任务,引导学生对教材认真阅读、梳理,对教材基础知识、技能及方法再次进行巩固,并围绕高考考点引领学生展开针对性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网络体系的构建。如此一来,便能实现高中化学知识有机整体的构成,系统化、条理化知识,学生在记忆、存储知识时更为有序。同时,就以往难以理解或是已出现错误的知识点而言,学生也能通过再次分析、对比,将知识盲点消除,实现新知识的拓展,并且还能进一步理解化学基础知识,最终也能将知识灵活地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如在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复习时,教师可围绕钠进行网络体系的构建,以颜色、密度、状态、水溶性与熔沸点等物理性质和水、酸、碱与盐溶液等化学性质及用途等为依据,围绕“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这一线索进行复习,或是以该单质到不同化合物的横向联系作为复习内容,并在与元素周期律结合的基础上,构建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对象的知识网络体系。最后,将镁、铝、铁、硫、氮等作为对象进行大网络的构建。如此一来,学生复习期间通过以點带面、触类旁通,可实现更佳的复习效果。

3.注重细节,强化思维培养

大部分学生在解题期间,对于个别细节并未予以重视,以致于得出的结论会出现错误而影响了考试成绩。因此,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需保持思维严谨、逻辑推理严格,并将问题解决后的反思落实,为最终结论的准确性提供保障。而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应将整体朝着细节转化,细致地分析各个细节,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题目,进而提高解题准确率。

例:羟胺(NH2OH)可认为是羟基取代了氨分子内1个氢原子后形成的物质,多被用于还原剂,其水溶液显弱碱性。那么:

(1)依据NH2OH的还原性,可将含Fe2+溶液中的Fe3+除去:

2NH2OH+2Fe3+=2Fe2++N2↑+2H2O+2H+

依据氧化产物而言,将NH2OH当作还原剂具有哪些优点?

(2)NH2OH水溶液呈碱性的原理类似于NH3,NH2OH水溶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包含?

(3)某离子化合物组成元素一致于NH2OH,其水溶性显酸性,那么该物质为?

解析:物质结构决定性质,NH2OH分子中,中心原子N存在+1价的孤对电子。

(1)中,依据氧化产物N2而言,NH2OH当作还原剂的优点主要包含两方面,不污染空气和不引入新杂质;

(2)通过分析NH3+H2ONH4++OH-原理可知,NH2OH水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主要有:NH3OH+、OH-。

(3)个别学生对“离子化合物”并未关注,故而会误答成HNO3,而该物质实质上应为NH4NO3或NH4NO2。

4.重视查漏补缺的作用

个别学生临考前会出现紧张的心理,并产生大部分知识还未弄懂的感觉,于是会加大做题量,特别是难题、偏题和怪题,担心因自己不到位的复习而影响考试成绩。实质上,这类做法仅会影响复习效果[3]。教师需指导学生落实查漏补缺并“回归教材”,在完成系统性复习之后,要求学生以自身知识掌握情况为根据对教材认真细读,将存在的“弱区”和“盲区”找出,随后强化此方面的训练。倘若学生能将课本作用充分发挥,那么面对这类试题时就能灵活应对。此外,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分析错题”,复习期间将做错的题记录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以便后期回味反思,如此可丰富学生做题经验,并将其“弱区”弥补。

5.结语

高考化学复习期间,拼精力、拼时间、大量练习并不实用,教师在复习教学中需将学科复习范围、深度及重难点牢固抓住,将学生复习信心与斗志激发,并以高考要求为根据,入手于知识、能力、做题速度等方面的提升,并引导学生对高考题型题量进行熟悉,以此帮助学生做好考前准备,复习教学效果也就自然能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金宏.高考理念下的高三化学复习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8(24):169-169.

[2]马云.浅谈高中化学复习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8(10):158-158.

[3]袁小红.高三化学复习策略浅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7(s1):100-101.

猜你喜欢

复习策略高考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浅谈2016年6月之后的四级听力复习策略
浅析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策略
中职高三语文复习对口单招策略研究
奇妙的化学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