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昌市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初探

2019-09-10曾广恒聂众

高考·中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信息化农村

曾广恒 聂众

摘 要:本文调查了南昌市部分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教学软件资源缺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等问题;从重视教学软件资源、加强教师培训力度和开发数字化资源4个方面提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策略,供探讨。

关健词:南昌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一、引言

《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信息化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家明确的指出了教育发展方向,并且出台多项相关政策,全力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这些年来,农村学校基本实现了班班通到一体机的升级换代,学校宽带实现了光纖升级改造,学生微机室实现了更新换代,实现了教师备课电子化,课堂教学媒体化,资源共享网络化,硬件设施基本上已经全面到位。

但教师在教育信息化技术装备的应用方面还不尽理想,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农村地区学校仍有部分教师思想上停留在旧的教学观念上,仍然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旧教材的老的教学模式。

二、南昌市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1、认识滞后,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至今,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发展得较快较好报地区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教育信息化起步晚,发展缓慢,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农村学校从领导到普通教师对教育信息化有所认识但仍不足,思想还不够开放。

在认识方面存在以下现象:基层学校领导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仍然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者是书面上的重视,难以落实到行动上;部分农村教师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对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畏难情绪,简单的认为我一只粉笔、一本教材、一套老的教法,只要学生能考出好成绩就行了。

2、设备更新滞后,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这些年南昌市新建区教育信息化感伤设施建设基本到位,农村的教育信息化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但计算机配置的生均比还是不高,学校在教育资源建设、校园网建设方面还是满足不了教育教学方面的要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硬件设施的投入,这些年区里陆陆续续对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有一定的投入,但投入资金、设备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3、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教师获取教学信息渠道单一

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缓慢也是制约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由于资金有限,农村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主要是硬件设施的添置。农村大部分学校在资源建设方面遇到了资金不够、人才缺乏等方面的困扰,农村学校大部分教师获取教育资源主要还是靠网上下载的一些免费课件,由于没有信息处理的技术和能力,下载的课件没有进行有效的信息加工整合,只是简单的应用,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4、教育信息化人不足,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农村地区学校普遍存在中、老年教师比例偏高,教师文化程度偏低,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不足,再加上农村学校信息化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影响了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畏难甚至排斥情绪。

也有部分教师想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技术,但由于信息化知识有限,不能很好地掌控信息化教学设备,无法把信息资源用于教学实践中。

三、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之我见

基于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我们在几所学校调研发现的一系问题,通过在我校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现归纳如下: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

教育观念问题是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中首要问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一个过程。由此可见,在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只有增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意识,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技能的培训,才能转变教师的传统教育思想,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

农村学校教师编制偏紧、工作任务重,学校可采取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引进专家讲授、网上获取等手段,学习信息化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先从思想上解决对教育信息化认识的误区,使教师感受到教育信息化发展是农村学校实现弯道超车的大好时机,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调动教师开发教学资源积极性,解决农村学校教育资源不足

教育信息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大部分农村学校在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方面才刚刚起步。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基本到位,现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主要缺乏因地制宜的教学软件和教学资源。

目前,由于农村学校受到经济条件制约,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有限,完全靠自己解决信息化教育资源还不现实。学校应制定有效激励制度,鼓励和支持教师们在网上获取优质教学资源加以改造为我所用,并鼓励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农村学校也可通过信息技术培训调动广大教师开发制作课件的积极性。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师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关健,也是学生参与信息化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信息化程度的掌握直接关系到教育信息化的成败。

学校可根据教师的实际技能水平定期进行信息化素养的培训,着重实用性、针对性等特点。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信息化技术的重要阵地,充分利用好校本培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技术基本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教师可以先学常用的系统操作、文字文档编辑、电子表格制作、PPT课件制作等。

只有在一个积极的信息化环境下,才能有效改变教师的传统思想观念。为了培训效果最大化,学校应主动定期举办一些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公开课、信息技术应用比赛等活动,激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热情,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小平.关于我国教育信息化问题的若干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报,2004,23(4)

[2]解月光.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有关问题与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04(8)

[3]杨立,张桂芳等.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与研究[J]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信息化农村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