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高中生视角谈校园欺凌及其治理对策

2019-09-10关伊

高考·中 2019年3期
关键词:高中生视角治理对策校园欺凌

关伊

摘 要:教育环境的改变、家庭教育能力下降、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导致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学生、家长等身受其害,学校也承受巨大压力,这成为危害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大隐患。文章在分析校园欺凌行为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少或避免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视角;校园欺凌;治理对策

校园欺凌事件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如学校原因、社会原因、家庭和个人原因等等,所以只有站在不同角度深入分析校园欺凌发生的原因,才能研究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而对有效制止和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发挥积极作用。

一、校园欺凌现象产生的原因

1、家庭关爱与理解的缺失

欺凌行为实质上是人与人相处时使用了错误规范。部分家庭结构不完整、家长缺失温情与规则的错误教育模式,使部分孩子出现了校园欺凌的偏差行为。通常是家长对子女简单粗暴的体罚教育,致使部分孩子在家被施暴,在学校欺凌他人。尤其是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叛逆期,课业负担重,中高考压力大,但有的父母工作繁忙,又疏于对孩子的心理关注,不能给予触动心灵的关怀,导致中学生心理压力难于释放,加上心智不够成熟,往往就会选择简单直接的方式来释放压力,这就容易发生校园欺凌事件。

2、校园治理的不足

经济的发展,利益的驱使,把功利化思维也带进了校园。当前一些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的政绩,使得校园治理也越来越功利化。有些学校往往以教学为中心,以升学率为第一要务,将凡是与升学无关的教育都边缘化、形式化,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目前仍有个别学校对校园欺凌问题的态度比较暧昧,既不太重视对学生的法制、规则教育,又习惯于在事后采取“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理态度,甚至对校园欺凌个案加以掩盖,将本该报警纳入法律程序处理的校园欺凌案进行校内处理,这就进一步纵容了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二、杜绝校园欺凌现象的解决方案

1、施与积极健康的家庭教育

校園欺凌的发生归根结底是少数学生心理和道德品格缺陷导致的结果,而这些不良品德主要又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不当造成的,是问题家长造就了问题儿童,因此,最根本的是要从家庭教育抓起。首先需要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那些以“他还是孩子”“树大自然直”等错误观念推卸掉孩子错误行为应承担的责任的做法,只会让家长错失教育关键期,只能使欺凌行为愈演愈烈。其次,需要对家庭教育立法,应明确规定家长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三,在对欺凌者加大惩罚力度时,其父母也要接受惩罚,包括巨额罚款和完成一定时间的义工。同时欺凌者家长还要接受固定学时的家庭教育学习,由家庭教育专家评估合格后,才能继续对自己子女进行养育。

2、给予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为中学生多提供一些人文关怀和心理方面的教育引导,以正确引导学生思想,帮助其解决一些心理问题,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防止校园欺凌行为发生。一是在家庭教育中进行正面心理引导,不能片面地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忍一时风平浪静’的思想引导孩子,尤其对个性内向、缺乏自信、朋友较少的受欺凌者,要鼓励他们勇敢地反映欺凌事件,学会及时向外界求助。二是在学校必须建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对学生心理情况进行问卷测评,引导学生主动咨询。三是在社会上广泛宣传,以图片、视频、以案说法等来宣传和警示校园欺凌的后果,让学生对是非有明智判断,从而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3、制定有效的学校监管制度

学校是管控校园欺凌的主要阵地,要建立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需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并付诸实践。首先,学校要制定学生守则以及反欺凌制度,明确校园欺凌的范围和定义,同时,还要对欺凌行为的预防、调查、举报和处罚以及欺凌的处置后果有明确说明,并建立应急措施,以便发生欺凌行为时采取必要的急救和安全防护措施。其次,要在思想上提升老师对欺凌行为危害性的认识,在行动上敦促和要求老师们对欺凌行为的零容忍。第三,在校园内建立互助监督小组,让学生更为团结,早发现早预防,有效杜绝欺凌实施者的侥幸心理。

4、出台完善的法律法规

高度重视和防治校园欺凌,关键在于如何从社会共识走向社会实践,尤其需要对当前存在的法律空白进行完善。第一,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既要保护未成年人,也要对暴力欺凌事件予以严惩,产生震慑作用和敬畏心理。第二,建立校园法律讲堂,加大校园普法教育,让学生明晰欺凌行为的法律后果,让中学生学法、懂法,不敢以身试法。第三,加大对欺凌者惩戒力度,必要的要对其监护人一并进行惩戒。比如可将欺凌者及家庭成员与其信用度挂钩,一旦家庭不能很好约束孩子的欺凌行为,屡犯不禁,家庭教育功能失效,那么其信用度降低,今后其信用卡使用、贷款等一切与信用挂钩的行为都会受到影响,从法律力度上加大家庭自我管理与约束的行为。

结语:总之,校园欺凌既有家庭教育不当,也有学校监管措施不到位、社会参与不力,还有相关法制不完善及不良社会风气的诱导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涉及面广,问题复杂。因此,校园欺凌的防治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广泛参与、通力合作,建立起多元化、全面的防控体系,从而使欺凌的发生和蔓延受到控制,确保中小学生在健康、安全环境下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伟.直面校园欺凌[J].教师博览,2016(10):35~38.

[2]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Z].国教督办函〔2016〕22号,2016.

猜你喜欢

高中生视角治理对策校园欺凌
基于高中生视角论自主学习在高中政治学科中的重要性
高中英语学习
基于高中生视角解读《百年孤独》
对会计假账问题的初步探析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强化高校工会“小金库”管理对策
青海省杂多县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对策探析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