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教学新理念,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2019-09-10李文博

高考·中 2019年3期
关键词:实验改进实验探究课程改革

李文博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巩固知识,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加強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实验改进;实验探究;课程改革;核心素养

在化学教学中,一个好的实验过程会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有着至关重要的启发和巩固作用,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重视实验教学。然而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化学教材中有些实验设计上的缺陷,或者由于实验过程中的人为和环境因素等,导致实验中总会出现一些“意外”。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先对实验进行预操作,提前发现、分析“意外”问题,对实验从仪器、药品、方法等方面做出改进,以达成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

1、教材中部分实验设计的不足与改进

实验设计上的局限会使实验失败的概率增大,或者使实验的效果不理想。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千万不能随便搪塞学生,否则既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目的,也影响了老师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形象。苏教版《化学1》中焰色反应实验时,灼烧时火焰呈现的时间短、火焰小,演示时教室靠后的学生很难看清楚实验现象。那么若做以下改进,会使实验效果大大增强。比如K元素焰色反应实验,可以用面巾纸吸取KCl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由于面巾纸上吸附的药品多,火焰呈现的时间长,火焰旺,效果好自不必说了。也可以在蒸发皿中加入无水乙醇并点燃,用药匙取少量KCl粉末撒入火焰中,透过蓝色钴玻璃就可看到K元素特征颜色,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燃烧的乙醇,焰色可持续到乙醇燃烧完毕。这种设计上的改变,对学生视角冲击很大,印象自然深刻。

2、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缺失与改进

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交流大会上说过,我们应该培养探究型和创新型人才,以适应当前及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开发。

探究性实验是现代实验教学中非常流行的教学手段,然而一些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怕麻烦,赶进度,往往将实验演示一遍,结论告诉学生就完事了。在苏教版《化学1》中Cl2溶于水相关的实验活动中,如果学生提前预习了内容,或者课堂上直接告诉了学生Cl2和H2O的方程式,然后再通过实验分别去验证里面的微粒成分和性质,这样的教学就很肤浅。倘若用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效果一定很理想。首先演示[实验1]将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Cl2中,观察现象。根据不同的实验现象使学生明确干燥的Cl2不具有漂白性,而湿润的Cl2有漂白性。那为什么湿润的Cl2有漂白性呢?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从氯水中可能存在的微粒(H2O、HCl、HClO等)进行分析和讨论,设计实验探究方案,调动全班同学参与,最终得出HClO具有漂白性,知晓了氯水的性质。

3、实验教具开发和数字化教学的空白与改进

教材中很多实验仪器的改进对实验效果的影响是震撼的,但老师却很少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另外,学校先进的实验仪器采购不足,也制约了一些实验的开展。苏教版《化学1》中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无色的NO气体,污染环境,且易被仪器中的氧气氧化为红棕色的NO2,很难观察到无色现象。如果用医用输液袋和针筒做这个实验便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由于输液袋气密性佳,能有效防止有害气体溢出,可设计成学生分组实验。具体操作为:用针筒抽出输液袋中所有气体,注入稀硝酸,另外一口插入铜丝,可以看到铜丝与稀硝酸反应产生无色的NO,再注入空气,又变成棕红色。苏教版《化学1》中HClO见光分解生成O2和《化学反应原理》中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如果能借助电脑软件和测氧仪、PH计等先进的绘图仪器,实验效果也会很理想。

4、实验生活化、兴趣化拓展的太少

化学实验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课增强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但教材上的很多实验由于和生活联系少,对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不利的,所以有待开发。比如在学习乙醇的性质时,可以带些甜酒酿给学生品尝,还可以借来酒精测量仪当场测量。在学习了原电池原理以后,可以设计多种水果电池,提高学生学习对化学的兴趣和认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

化学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化学实验不仅能加深学生化学知识的印象,还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所以要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实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和.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0):162。

[2]邓小林.氨的性质实验改进二则[J].化学教学,2008,(9):18-19。

[3]蔡亚平.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论[J].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4]秦会利.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有新思路[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2):12-12。

[5]凌丹,牟萍.在综合课程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57-59

猜你喜欢

实验改进实验探究课程改革
“实验探究”与“微观认知”的巧妙结合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二氧化硫性质实验改进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