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谈如何教“写作文”

2019-09-10邹晓英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36期
关键词:生动写作文事物

邹晓英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写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完成的也是“写作文”。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望“文”生畏,谈“文”色变。而写作能力又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要求老师和学生都不可小视。鄙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尝试了很多种方法,有了一定的收获。现在做个分享,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

一、教学生博览群书,为己所用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阅读的目的在于把别人的东西,变作自己的东西,把外部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这样才能为自己的“出口成章”做好准备。首先认真朗读所学课文,要有表情地朗读,精彩的语句段落要背出来、写出来。其次还要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把好的章节、段落摘抄下来。同时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中华经典美文。

二、教学生恰当选材,为文定料

写文章要选择恰当的材料,选择恰当的写作材料是习作的基础。(1)中心蕴含在具体的材料之中,材料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因此,选择材料必须紧紧围绕中心,服从中心的需要。(2)要选择真实的材料。文章的材料应当真实可靠可信,合情合理。(3)要选择典型的材料。选择典型的材料就是选择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本质,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选择那些最能突出人物思想品质和鲜明地反映事物精神面貌的材料。(4)要选择新颖的材料。新颖的材料,指新鲜、活泼、独特,使人耳目一新,有感受有收获的材料。因此,选材尽量选择那些别人很少听说的。

三、教学生巧搭材料,为文增色

巧妙合理地安排所选材料,能让文章增色不少。方法有:(1)并列法。围绕中心来连缀相关的生活片断或事件,按事情的性质选择几个相同或相似的材料,采用有详有略的方式并列地组织材料,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中心。(2)对比法。即用相互对立的,或用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材料进行比较,从而显示出人和事的真假、善恶、美丑,使人与事的形象鲜明,特征突出。(3)递进法。即围绕一件事以事物本身发展的进程以及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地安排材料。(4)详略法。即在表现一个中心时,对于几个类似的材料,有详有略地安排组织材料的方法。这种方法能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四、教学生设法写作,为文涂彩

具体生动是习作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所在。文章是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来感染读者的。可以用到这些方法:(1)用总分法。(2)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3)用举例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4)用描摹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5)用比较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6)用数据说明的方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五、教学生传递真情,为文奠基

文章以情动人,这“情”指真情实感。要使文章的思想感情真实,用词造句就要较准确、实在,做到恰如其分。(1)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2)要用具体事物表达真情实感。没有具体事物,文章就没有真情实感。(3)用词造句要准确、实在。

六、教学生“虎头虎尾”,为文把关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当、新颖的开头,不仅能使你笔下生花,而且能增加文采,吸引读者。具体做法有:①交待四要素开头法。②开门见山开头法。即文章一开头不拐弯抹角,不兜圈子,而是把要描述的主要人、事或物直截了当地摆出来,引入正文。③描写景物开头法。即文章的开头先描写人、物、景,渲染气氛,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为烘托人物,触景生情作了铺垫。④提出问题开头法。即文章的开头先提出问题让人思考,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⑤倒叙开头法。即文章开头先写出事情的结果,再写出事情的原因和经过,以造成懸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结尾在一篇文章中也至关重要,不可小觑。具体如下:①自然结尾法。即用事情的结果作为文章的结尾,事物叙述完了,文章随之结尾。②点题结尾法。这是一种常见的结尾方法。③发问结尾法。即结尾时以发问的形式(反问或设问)提出问题。④抒发感情结尾法。即结尾时作者对描述的事物抒发真情实感,饱含赞美之情。写作时要注意有感而发,有情而抒,不要无病呻吟。⑤启发式结尾法。即结尾给人以某种教育或启发,作者用恰当的词语能使读者思考回味,给人一种“言已尽,意无穷”的感觉。⑥展望未来结尾法。即在叙述现状之后结尾展望未来,鼓舞人心,激励斗志。不管什么方法结尾,都应该简洁明了,如果长篇大论,就会冲淡正文,喧宾夺主,给读者以“画蛇添足”之感,文章的感染力就大大削弱了。

总之,指导学生写作文的方法很多,但只要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让他们用自己的心声写文章,相信学生的写作兴趣会越来越浓,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猜你喜欢

生动写作文事物
描写生动 文质俱佳
写作文的烦恼
动物进句子生动又有趣
小丁写作文
《我爱写作文》的魅力值
单独中的洞见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写作文等
淡妆浓抹总相宜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