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话诵七十华诞,规范字书爱国情怀

2019-09-10张世平

教育家 2019年37期
关键词:字书文盲普通话

张世平

一年一度秋风劲。

自1998年起,每年教师节后国庆节前,9月的第三周,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一个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字工作者的盛大节日。22年来,推普宣传伴随着社会发展对全民顺畅沟通的紧迫需求与真诚呼唤,“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今年的推普周,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普通话诵七十华诞,规范字书爱国情怀”。抚今追昔,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文盲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通用语是教育的成果,文盲应与不掌握普通话的人口数量相当),到今天的普通话普及率接近80%,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怎不令人心潮激荡?瞻望未来,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助力推普脱贫攻坚,涵养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中国梦”,更难抑豪情满怀!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在百废待兴、百务倥偬之中,1951年,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成立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1956年,国务院批准《汉字简化方案》并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82年,推普写进《宪法》。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国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多文种,使用通用语,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需要,是政令畅通、中华民族凝聚力强大的保障。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的同时,也与国家 “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的进一步发展的利益”(《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息息相关。

爱国与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是协调一致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文化自信,首先要体现在对祖国语言的學习、保护、传播与弘扬上。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之中,渗透了人民群众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怀;自觉学习与规范使用它,是对国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强国必需强语,强语助力强国”,这是语言文字 “十三五”规划中令人心动、使人心热的句子。让我们用“书同文”“语同音”的成绩,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猎猎国旗下,前进前进前进进!

(作者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原所长)

猜你喜欢

字书文盲普通话
《假文盲》的启示
“新文盲时代”
蒋和《汉碑隶体举要》考述
我国古代字书刍议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汉文佛典:谱写汉字研究新篇章
明证
17
全民扫盲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