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9-09-10戴慧锋

关键词: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

戴慧锋

摘要:目前农村人民的居住环境整治问题是国家改革农村的重点,建设美丽新农村是乡村整治背景下的新目标。农村人居环境的优良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生态环境,对农村居民的健康问题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良好的人居环境能够延长人的寿命,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开始注重人居环境的整改问题。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无论是人为因素还是环境因素,都影响巨大。本文将简要阐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前存在的弊端,以及对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具体路径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路径

引言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民生活方式绿起来,让农村生态美起来,是生態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各级党委、政府应不断创新治理模式,以更精心的组织、更精准的措施、更精细的落实,去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打造出一批又一批风景迥异的美丽乡村。

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义

1.1补齐农村短板,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我国人居环境发展状况很不平衡,由于历史欠账多,农村人居环境长期滞后于城市,是制约其发展的短板所在。根据对部分18岁到30岁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63%左右不愿意回乡定居,其中80%选择乡村环境差是不愿意回乡的主要原因。治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实现厕所革命、提升村容村貌是当前农村补齐环境短板的重要举措。

1.2适应主要矛盾变化,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的期待已经从盼温饱到盼环保、盼生存到盼生活、盼生态。在对高平市寺庄镇、野川镇调研中,村民普遍渴望乡村能吃上放心的自来水、污水处理管网化、厕所清洁化、供暖集中化。可见,现有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难以满足新时代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对生态宜居环境的需求,同时也是制约农民实现美好生活的现实瓶颈。

1.3践行“两山”理论,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说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依托生态宜居,乡村可以因地制宜发展农家乐等第三产业,带动当地旅游市场繁荣,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村民收入。通过基础设施的提升和改善,可以助推农村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促进农村经济提质增效。

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的弊端

2.1基层政府并没有真正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

目前我国是实行城镇建设和乡村振兴共同发展的政策,相关政府以领导为了突出自己的业绩,通常都会注重城镇环境和城镇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于农村的人居环境只是采取了相关的措施,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效果,基层政府没有采取有效的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措施,使得农村的人居环境整治速度相对缓慢。

2.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缺乏资金

农村人居环境的政治缓慢,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缺乏资金的投入,农村生活污水得不到有效的排放,缺乏排水设备,相关部门为了节省资金,为农村居民建设质量不合格的排水系统,有的甚至直接不理会,导致农村生活污水无法正常排放,影响环境的污染,对农村环境的治理产生不利的影响。

2.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出现错误

国家目前也在大力支持乡村环境的改革,打造美丽新农村。但是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是个繁琐复杂的问题,很多政府机关为了完成任务,突出自己的工作成果,将一些环境基础和设施较好的农村进行环境的改革和整顿,让本来环境治理就不错的村庄变得更加完美。但是那些基础设施和环境较差的村庄却依然得不到治理,变得越来越差。所以政府相关领导在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将目标定错,不能实现所有农村都得到治理的情况发生。政府基层人员也剥夺了农村人民完善自己居所环境的权利。

2.4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方法不得当

经过调查研究表明,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有些政府常常会模仿其他整治成功的农村,完全套用整治方法和整治策略,缺乏和实际情况的结合,造成整治效果不明显。其实对于农村人际环境的整治成功的地方,我们可以借鉴相关的环保绿色的理念,但是不能完全照搬,因为还要结合自己村庄的实际情况进行方式上的更改。还有些基层领导完全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为了更便捷迅速地完成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将别的村子的整治方案粘贴复制,导致整治工程不适合当前整治环境的村庄,有的会使工作量增加,有的会使投入资金增加,有的甚至根本达不到整治策略的条件,让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工程不能完美实现。

3提升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路径

3.1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制度,让农民成为主体

为了让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得到有效的提升,不仅需要政府的参与,还需要农民的参与,因为农民才是农村人居环境的主体,只有让人民加强整治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环境问题。为了让农村人民对人居环境的整治重视起来,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得农民参与到自身居住环境的整治中来,科普环境的重要性,让农民增加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农民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让农民了解整治后的农村环境将是什么样子的,促使农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全过程中来。

3.2明确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内容并进行合理规划

相关的农村环境整治方案中明确指出,要明确农村人居环境的具体整治重点,并进行合理规划。目前的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目标还是根据资金的投入来进行的,资金投入的多就进行大型整改,资金投入的少就进行小一部分的整改,并没有监理完善的整改计划,所以导致村庄的整改很不公平。所以,应该制定合理的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改方案,对于各个农村的环境问题,地理位置等问题否要全面考虑,融入到整改方案中,并且对于农村的人居环境整治方案的重点应该进行率先实施,保证农村人居整治的规划顺利实施,提高整治的效率。

3.3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建立合理的整治模式

由于农村的地理位置各不相同,所以不是所有的整治方案都是符合农村的人居环境的整治。政府及相关人员对于负责的农村项目应该进行实地的考察和研究,再建立合适的整治模式,采用适当的技术和设备进行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改,在整治污水排放方面,可以将已经成熟运用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运用到农村得污水治理中。农村的环境整治一定要对技术和模式建立合理的方案。

结语

总之,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关键期,“三农”问题依然是国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发展农村经济,同时也需要为广大农村居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农村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应是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通过改善人居环境,为农村地区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发展经济,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供物质和技术等方面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泉,陈宇.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标准体系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8,25(11):36-42.

[2]王晓宇,原新,成前.中国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收入与农民健康[J].生态经济,2018(6):36-38.

[3]张为民.整治农村人居环境重在统筹推进[J].人民论坛,2018(15):66-67.

[4]贾璟琪,王鑫,魏旺拴.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路径探析[J].当代经济,2018,491(23):106-107.

猜你喜欢

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
撮粮之术(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基于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人居环境优化探析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