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2019-09-10李明明麦进易陈庆高

关键词: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李明明 麦进易 陈庆高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城市化建设进程随之加快,建筑领域逐渐发展起来,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日益增高。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由于自身具备了较强的延展性与抗刚性,作为最主要的施工材料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结构,并逐渐在建筑领域得到了普遍且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项目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相关施工技术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众所周知,在建筑工程的垂直方向上,建筑设备和构件的使用导致了结构荷载的积累效应,那么,为了保证建筑工程使用的安全性,就有必要使用较大尺寸的柱体和墙体对建筑进行支撑,这就在施工技术上对框架结构的施工要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在进行建筑结构荷载的计算时,还应该考虑到客观存在的风载荷和地震荷载,由于上述荷载呈现出非线性垂直分布的特点,那么对于建筑工程高度的敏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对于地震荷载,如果建筑工程的规模小、楼层低,设计人员常常仅仅考虑恒定荷载和动荷载,而没有对建筑的柱体、墙体和平台扶梯的结构荷载进行统计,对于其它的建筑结构附件,也应该按照国家和行业的规定进行地震荷载的计算。

1、施工阶段钢筋混凝土结构特性

建筑工程中的框架结构在整个工程项目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框架建筑结构自身具备了较强的抗震性能,以及坚固的特点,在各项工程建筑中得到了广泛普遍的应用。在框架结构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框架建筑自身的结构问题,会出现逐层的重力效应与载荷,这些载荷需要使用较大尺寸的支撑力来实现支撑。

2、施工阶段钢筋混凝土结构特性

2.1复杂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项目施工时,由于自身较为复杂的工序,在进行施工时的位置经常发生改变。因此会对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阻碍了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

2.2施工工序产品的过程性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工序产品所具备的过程性主要是指在展开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临时性产品,并能够直接构成或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最终结果。

2.3施工工序产品的易损性

在进行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前道工序时,工程的成果通常会待厚道工序展开实施后转变为隐蔽工程,从而造成一定安全缺陷,无法被及时发现与识别;若没能形成隐蔽性的工程,也会由于混凝土自身特性硬化成型,造成缺陷后无法直接处理。以上一系列的影响因素往往还会造成工程建筑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安全。

2.4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时变性

经过新浇筑的混凝土重力荷载以及施工活荷载,在承担了相应的工程荷载后,通常还会随着施工工序进行不断的变化。在某项工程项目的施工循环之内,往往还会由于施工工序存在的差异产生作业性质的差别,使得各道工序在施工材料、施工设施、以及施工人数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进行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时,必须要重视起钢筋混凝土结构展开施工时所具备的特点。

3、钢筋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

3.1基本性要求

钢筋结构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要事前按照相关规定,抽取试件进行检验,确保施工所需的钢筋能够具备力学性能,钢筋自身的质量效果必须要满足规定标准。若在工程建筑的施工现场进行钢筋的加工制作,在进行加工时所出现的偏差值也必须应符合标准规定;若钢筋由专业的加工场进行制作,则需要对钢筋的相关材料配置进行严格把控,在运输至施工现场后进行再次检验。在进行钢筋结构的安装过程中,还需要重视起钢筋的品质、规格以及数量必须要满足施工设计要求,确保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与效果。

3.2钢筋接头位置的相关要求

在进行钢筋安装时,钢筋的接头处需要设置在支座处,上部钢筋的接头则需要设置在整体跨中的1/3范围之内,且在同一个断面钢筋接头所具备的根数不能超过总体根数的1/2,接头部分的位置也需要错开。同时还需要注意,在墙体以及柱体的竖向钢筋结构接头需要安装设置在每层楼板面处,并根据实际设计长度与配料来进行制作与位置把控。

3.3施工缝处钢筋处理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通常情况下不会设置留出施工缝的位置,若遇到恶劣天气、或是施工组织自身原因,出现需要留出施工缝的情况时,在断面处需要及时增添施工性的插筋,或增强施工缝处的抗剪能力,同时需要考虑到,插筋数量和伸入缝两侧的长度由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确定。

3.4钢筋制作绑扎注意事项

在进行钢筋结构的制作与绑扎工作时,首先就需要细致地进行图纸的审查,通过具备了预见性的判断,对图纸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提出与解决,有效避免出现钢筋结构绑扎位置出现的矛盾,使得工程建筑施工得以顺利展开,并能够及时与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进行交流合作,做好事前管理与控制工作,此外,所有钢筋下料单与放样处理的方案必须由施工现场的综合性技术队伍与质量检验队伍进行检查与审批;制作完成后的钢筋结构半成品还必须应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清点与核对,之后进行挂牌与验收,质量与安全检查的相关工作人员还需承担起质量抽查的重要工作。

4、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施工方法

在进行框架结构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需要对各种类型的进场的施工材料展开较为详细的检测,并确保各个进入到施工现场的材料都能够满足施工需要,根据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实际强度进行配合比的配置,从而确保框架结构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工程都能够具备一定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果。

4.1钢筋骨架的设计方面

钢筋骨架设计时,需要结合钢筋框架结构的设计断面与各个类型的钢筋出现的交叉关系用以确定钢筋的正确位置,对于钢筋中各预埋管道的放置应当避免其影响钢筋框架的结构与强度。在进行混凝土工程施工前,还需要对模板的标高进行与标准平整度进行详细的检测,以此来保证钢筋骨架设计的质量。

4.2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与施工

进行梁柱混凝土节点的混凝土强度要求较高,并且在进行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梁柱进行分别的浇筑施工。通常情況下,在实际工程的施工时,往往会采用在梁板与节点处混凝土进行同时施工的施工工艺,而在施工中如在梁与柱之间的交接部位预留施工缝将容易破坏梁柱的完整性,从而对框架结构建筑的施工质量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能够有效避免梁柱节点处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将强度适宜的钢筋混凝土输送至施工浇筑地点,并振捣结实。此外,还需要注意针对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应留足适宜的斜搓空间,并避免出现缝隙,满足施工设计的需求。

4.3梁柱节点处的钢筋绑扎工作

在进行梁柱节点处的钢筋绑扎时,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定顺序来进行绑扎,若梁柱的整体结构较大,内部所存在的钢筋较为复杂密集,则需要运用二次支援的方式来进行绑扎。

5、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效果已逐步成为整个社会重视的问题,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能够有效保障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提高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从而确保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过程中,必须应对钢筋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等施工的整个过程展开质量方面的管理与控制,从而确保工程施工按时完成,并推动建筑领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元平.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河南建材,2019(03):187-188.

[2]王光强.房屋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9(06):23+25.

[3]戚云海.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若干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09):22-23.

猜你喜欢

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质量检测及抗震鉴定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改变使用功能的框架结构加固后抗震分析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框架结构极端条件下连续性倒塌的综合防范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