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应用及发展

2019-09-10路静

关键词:建筑材料混凝土绿色

路静

摘要:本文主要概括分析了绿色性混凝土这种建筑材料较为常见的种类,进而对绿色性混凝土这种建筑材料实际的应用与发展措施,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及研究。从而能够不断提升绿色性混凝土所具有的绿色环保特性,将其更为科学的、合理的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当中,促进我国建筑工程事业向着绿色环保方向日益迈进。

关键词:绿色;混凝土;建筑材料;应用;发展

前言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性发展,人们生活品质的逐渐提升,我国的建筑工程事业翻开了新的发展篇章,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呈现着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现代建筑工程业已经不再向传统建筑工程业那样,只单纯的追求工程质量、工程效率及经济效益,而是更为注重绿色环保性建筑材料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这主要是由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影响下,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建筑环境,而更为推崇着由绿色建筑材料所搭建的绿色建筑环境。基于这种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的建筑工程事业就逐渐提高了对绿色建筑材料的重视程度,将绿色的混凝土类建筑材料应用于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当中。那么,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此类建筑材料的功能优势,就需要对其常见的种类予以综合分析,并研究其有效性应用与发展的相关措施,以充分凸显出绿色性混凝土这种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业的应用价值。

1、常见种类分析

1.1 高性能的混凝土

所谓高性能的混凝土,主要是指在绿色的、高性能的混凝土建筑材料当中,应用具有绿色环保特性的水泥建筑材料。通常情况下,水泥实际生产过程中会施加高温充分燃烧硅脂性原料及钙质性原料,把大量的能源予以充分消耗。在一定程度上,这样不仅无法满足绿色材料的现实要求,且会造成较为严重的能源浪费情况。而若使用无熟料的水泥等进行混凝土的配置,则就能够达到最佳的能耗降低效果。例如,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业较为常用的就是碱矿渣类水泥建筑材料,它主要是利用碱金属类化合物,让其与工业的废渣形成一定的化学反应,用于代替水泥的胶凝性材料,属于一种低能耗、低成本的绿色水泥建筑材料。

1.2 再生性混凝土

所谓再生性的混凝土,它主要是以对废弃的混凝土充分利用为基准的的一类绿色性建筑材料,利用特殊的处理工艺来将废弃的混凝土予以合理处理,把它制作成为再生性的骨科,用以代替天然性的骨料,而后进行再生性混凝土的合理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我国的建筑工程业来说,通过再生性混凝土的有效性应用,不仅能够降低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的建筑材料消耗量,还能够促进我国建筑工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利用锅炉的煤渣等一些工业的废弃物当中废料骨料,还能够制备出具有轻质性的混凝土建筑材料。这种绿色混凝土的建筑材料,具有着高强度性、小密度性、抗冻性及保温性功能优势。通过该种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能够大大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3 生态性混凝土

传统的混凝土类建筑材料具有着较多的劣势,包含着整体的结构缺乏透气性及透水性,在使用过程中对于温度及空气湿度的调节性相对较低,极易出现热岛情况。同时,传统的混凝土类建筑材料,其表面的颜色相对较为灰暗,给人一种冷漠之感,并不具有一定的艺术效果。伴随着我国建筑材料的进步发展,生态性混凝土逐渐展露头角,引领了建筑绿色材料的新时代。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的生态性混凝土虽还处于初步研究发展阶段,但也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着一定的研究成果,例如通过金属废渣与色彩元素的有机结合所支配成了混凝土建筑材料,不仅满足绿色建筑工程的现实要求,且色彩搭配具有较高的艺术效果,还具有着较为两个号的保温效果。那么,为了能够更好的凸显出绿色的混凝土类建筑材料功能优势,积极探索着建筑工程业的绿色化发展,还需要对该类建筑材料进行不断地深入研究。

2、实践应用与发展措施

2.1 严格控制天然性砂石及水泥用量

对于我国的建筑工程事业来说,要想更好的将绿色的混凝土类建筑材料应用于实际的施工中,充分发挥绿色的混凝土类建筑材料各项功能优势,就必须先严格控制天然性砂石及水泥用量,创造最佳的绿色的混凝土类建筑材料应用环境。那么,针对这一环节的实践应用与发展措施如下:其一,对传统的硅酸盐性水泥的熟料矿物基本构成予以合理调整,进行低温及低石灰石的配料烧成水泥性熟料有效应用,如高贝利特的水泥、硫铝酸盐的水泥熟料等。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水泥的胶凝都有着较硬的水化活性及较低的水化发等功能优势,能够进行高性能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合理配置;其二,提升高砂石性骨料的各项性能,以逐渐将混凝土当中的水泥含量减少;其三,住宅高效应减水剂及矿物性外加剂的发展,通过对混合效应的逐渐增强来实现都水泥实际用量的减少;其四,使用粗细性的集料。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当中所使用的混凝土,其实际的体积当中多数存在着在80%以上的砂石性骨料,而这些成分在取得过程中就会对周边的植被造成破坏。同时,还会出现水源性污染、水土流失、岩石外露等情况。因而,通过使用粗细性的集料,就能够有效地规避這些问题的出现,尽最大可能地控制住天然性砂石及水泥用量。从而促进绿色的混凝土类建筑材料在我国建筑材料市场当中的稳步发展,满足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绿色环保化要求。

2.2 注重混凝土自身耐久性的强化

其一,扩大混凝土的使用性质及范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目前所应用的混凝土实际强度性等级一般为55MPa 以上范围,我国的大部分混凝土类建筑材料都属于C40、C30、C20强度性的类型;其二,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设计者注重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从混凝土自身的耐久性及强度性入手,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掺合一定的外加剂,以起到增密及增强的效果。例如使用矿物的外加剂,以增强混凝土自身的耐久性及强度性;其三,依据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相关的工程质量及绿色性施工标准,制定出绿色性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及适用性。

2.3 注重生态混凝土的开发

从我国目前绿色的混凝土类建筑材料发展趋势来分析,生态混凝土必然是其未来发展的主流。因而,注重生态混凝土的开发尤为重要,是推进绿色的混凝土类建筑材料进步发展的关键节点。所谓的生态混凝土,其主要是以对生物生长环境的充分适应为基准,对于生态的平衡性发展起着一定的调节性作用,属于一种原生态性的绿色性混凝土类建筑材料,包含着生物适应型混凝土、绿色景观型混凝土、透水及排气型混凝土等。那么,伴随着我国建筑材料的持续性发展,生态混凝土不断地开发与研究,必将引领我国建筑材料的新潮流,强化绿色性混凝土类建筑材料各项功能优势,为我国建筑工程业增添更多的绿色环保特性。

3、结语

所谓绿色混凝土(Green concrete),主要分为机敏性的混凝土、环保性的混凝土、再生骨料性的混凝土、绿色高能的混凝土等。基于绿色的混凝土其自身所具体的特殊性,为了能够更好的将绿色的混凝土应用于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就需要我国的建筑工程业能够对绿色的混凝土的常见类型予以综合分析,进而对绿色的混凝土在我国建筑工程业的实际应用及未来发展予以有效性研究。从而能够充分发挥绿色的混凝土各项功能优势,促进我国建筑工程业在新时期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飞,张璇,季光耀.浅析绿色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应用及发展[J].全文版:工程技术:2017,10(06)321-322.

[2]刘玉林,刘学军,王金一,王力累.绿色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应用及发展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9(16):721-723.

[3]刘俊巧,胡胜雄,胡新军.浅析绿色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应用及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5(19):418-419.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混凝土绿色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建筑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及发展方向
新型混凝土技术与建筑节能探讨
追踪绿色的秘密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