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云龙县长新乡红栗坡滑坡形成机制分析

2019-09-10曾家鹏刘辉陈俊林

炎黄地理 2019年4期

曾家鹏 刘辉 陈俊林

摘 要:云南省云龙县长新乡红栗坡滑坡发育于构造侵蚀中切割中山陡坡地形地貌区负地形凹槽内,平面形态呈“镰刀状”,2010年雨季,滑坡大规模失稳下滑,顺地势发生多次转弯,对其形成机制进行全面分析,为类似地质灾害分析提供一定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红栗坡滑坡;多次转弯;形成机制分析

1 滑坡概况

滑坡平面形态呈一“镰刀”形,由NE向ES空间形态差异较大,滑坡后缘为圈椅状地貌,其后部呈一扇形,中前部依地势展布,呈一宽度相近的带状。滑坡后缘高程2387m,前缘高程2242m,高差约145m,整体坡度较陡,约20~30°。滑坡主轴总体为ES向,根据地形的变化各段下滑方向有所差异,中后部主轴方向为188°,中部主轴方向为152°,前部为118°。滑坡主轴长约420m,滑坡平均宽度约48m,平均厚度约5.5m,滑坡体体积约11.10×104m3,综合分类为一浅层中型土质牵引式滑坡。

2 滑坡变形破坏历史

2010年7-8月,云南省云龙县长新乡地区阴雨连绵,降雨天气持续时间约1个月左右。云南省云龙县长新乡红栗坡滑坡大规模失稳下滑,发生类似粘性泥石流状破坏,移动方量11.10×104m3,滑移具有越90m,顺地势经2次主要转弯,于滑坡前缘地势相对宽缓的地带停滞,停滞位置距离前缘村庄约40m,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及直接经济损失。

3 滑坡形成条件分析

3.1地形地貌条件

滑坡发育于构造侵蚀中切割中山陡坡地形地貌区负地形凹槽内,地形起伏较大,自然坡度较陡,约20°~30°。负地形沟槽极有利于滑坡周边的地表径流及地下水往滑坡区汇聚,不断软化、饱和土体,降低岩土体物理及力学性质。负地形微地貌及较陡的自然坡度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条件。

3.2地层岩性条件

滑坡区表层为第四系残坡积物(Q4el+dl)含砾粉质粘土,灰褐色、土黄色、紫红色,干~稍湿,硬塑~可塑,碎石成分主要为强风化及中风化泥岩,碎石含量约5~12%,砾径约1~15cm。下伏地层为强~中风化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下段(J2h1)泥岩、泥质砂岩。下伏基岩为较软岩,易风化,泥质成分含量较高,岩土分界面附近为阻水带,有利于地表水、地下水在岩土分界面汇聚。

3.3水文地质条件

滑坡区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富存于残坡积层含砾粉质粘土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大,顺坡向地势低洼的地方排泄。基岩裂隙水主要富存与下伏基岩风化裂缝及节理裂隙中,受大气降水及孔隙水补给,沿构造裂隙流动,在局部低凹裂隙出露部以泉的形式流出。滑坡区总体上处于地下水补给、径流区,为负地形凹槽地貌,极有利于地表水及松散岩类孔隙水往滑坡沟槽内汇聚,滑坡区汇水面积较大,地表水在重力作用下缓慢下渗后,在岩土分界面汇集,并缓慢流动,在滑坡前缘坡脚地势低洼位置以泉的形式流出。

降雨作用下,大量的地表水及地下水往滑坡区凹槽内汇聚,不断软化至饱和土体,降低岩土体物理及力学性质,增加滑体重度,严重影响滑坡体的稳定。

4 滑坡诱发因素

4.1大气降雨

滑坡区及其周边大气降雨主要集中在雨季,且多为连续降雨,滑坡位于坡面负地形凹槽内,降雨作用在,周边坡体地表水均往滑坡区汇聚,汇水面积较大,滑体土松散岩土物质在降雨形成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连续浸泡下逐渐饱和,土体呈软塑~流塑状,滑体自重增加,岩土体物理及力学性质急剧降低,逐渐诱发凹槽内滑体土发生类似粘性泥石流状顺地势滑移破坏。强降雨是诱发该滑坡失稳下滑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4.2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15)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滑坡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区域地壳稳定性属次不稳定区。

5 滑坡变形破坏机制分析

结合该滑坡基本概况、变形破坏历史、形成条件、诱发因素等综合分析确定,该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为自然陡坡负地形凹槽内松散岩土体,在连续降雨作用下,滑坡周边地表水及地下水大量往滑坡区汇聚,土体逐渐饱和,重度增加,岩土体物理及力学性质急剧降低,土体从硬塑→可塑→软塑→流塑逐渐转变,直至顺地势发生多次转弯滑移破坏。

6 结论

综合分析云南省云龙县长新乡红栗坡滑坡的形成机制可知,山区滑坡满足一定条件时,容易形成多次转弯滑移破坏。条件如下:

(1)自然陡坡负地形凹槽地貌,且凹槽顺地势存在多处转折,负地形凹槽外围汇水面积较大,利于大量地表水及地下水往负地形汇聚。

(2)表层土体较松散,下伏存在相对隔水层,地表水及松散岩类孔隙水在隔水层附近汇聚并运移,不断软化土体形成滑动面。

(3)連续降雨。

参考文献

[1]王恭先.滑坡学与滑坡防治技术[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王恭先,王应先,马惠民.滑坡防治100例[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