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克服自卑心理途径探究

2019-09-10林国茂

体育风尚 2019年4期
关键词:自卑心理克服小学体育

林国茂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学生心理自卑的现象会使学生的学习受到不良影响,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自卑心理的小学生对自我进行的评价是消极的,由于怀疑自己的能力,时间一久自然就会产生自我封闭与自暴自弃的不良结果。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自卑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克服自卑心理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实践;自卑心理;克服;建议

自卑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经常会有学生出现这种现象。一般出现自卑心理的学生大多是由于身材矮小、体质纤弱、身体肥胖等原因。这样的学生通常都会对自己加以轻视,总是会感觉到自己什么都不如他人。他们常常会躲在一边,不喜欢或者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中,这样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在一旁观战的对象,或者属于基本上被冷落的对象。

一、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学生自卑心理的具体体现

(一)因为经常性失败致使自信心丧失

自卑心理的存在使一些学生尽失上进心,也使奋斗精神荡然无存。这种心理往往是由一次次的失败导致的,反过来又会使学生陷入一次次的失败之中。在失败次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学生的自卑情绪会越来越重。因为自信心的缺乏,往往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难以摆脱。此外,心理自卑的学生,又常常会由于自信心的缺失而焦虑不已。学生会感觉到茫然与烦闷,终日发牢骚、生闷气,缺乏抗压能力。心理自卑的学生在自我意识上往往出现两个极端,要么过弱,要么过强。

(二)因性情孤僻不敢于自我表现

每个小学生的个性特点都不尽一致,他们在心理与生理的发育方面千差万别。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一些学生对体育的动作与技能的学习无所畏惧。在他们看来自己实在缺乏掌握某项技能的本领,认为自己原本就不会做好什么事情。因为这种心理的存在,他们索性自己不进行丝毫尝试。在某些规模较大的体育活动当中,因为自卑心理的存在,有些学生不愿意在人前展现自己,更怯于与他人竞争。时间一久,不仅与体育活动无缘,也与其他同学缺少了相应的沟通。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克服学生心理自卑的方法

(一)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自我表现机会

有些心理自卑的学生,他们缺少参与体育运动的能力,更缺乏相应的勇气。他们不敢于在人前展现自我,更不敢为自己争取任何锻炼的机会。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学生往往会更加自卑。作为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实现自我表现。通过表现自我来增强自信和消除自卑心理。教师需要从关爱学生的视角出发,为学生建构起相应的平台。比方,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完全可以凭借分组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让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学习。另外,在一些赛事中要特别照顾这些弱势群体,让他们从中体会到活动的乐趣。

(二)对弱势群体进行更多的关注

有心理自卑感的学生常常在体育教学中站在一个特别的角落,这个角落往往不容易为教师所发现。他们参加体育学习情绪低落,恨不能课程早些结束。对于某些项目,他们少练或者不练,往往采取躲避态度。严重者有些学生干脆在体育课上称病不上。

对于体育活动中被边缘化了的学生,教师不能对其置若罔闻,听之任之,而应该在关键时刻拉学生一把。教师应该将更多的关爱奉献给这些学生,使之受到教师的特殊关怀。通过教师在语言、情感上与这些学生接近距离,渐渐地使学生消除自卑心理。

(三)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增強信心

消除自卑的对立面是强化自信,而实现消息自卑的办法也只能是树立自信。所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拓展思维使学生树立起自信意识。首先要使学生对自身的优势拥有明确的认识,发现自身的优势是克服自卑感和拾回自信的第一步。比方有的学生尽管身材较胖,但是在实心球活动中表现优秀。有的同学个子虽矮,但是长跑活动中却出类拔萃。教师对这些长处要善于夸大,并使之成为学生自信心增强的动力。其次,教师应该通过正确引导使学生消除自卑心理。有些情况下自卑心理的形成缘于某些动作不熟练,需要教师进行特别引导。最后,作为教师应该经常使用激励性语言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鼓励可以使自卑者得到相应的认可,进而使自身的自信心得到提振。

(四)让学生学掌握化解自卑的对比技巧

实施对比方法也是使学生消除自卑的一种有效方法,因为对比可以让人获得某种心理上的满足。在教学活动中实施对比法,可以使学生的自卑心理暂时得到消除,至少不会使自卑心理得到蔓延。通过比较实现对自卑心理的消除,从本质讲这是一种精神胜利法。因此,如果运用失当,就会出现许多后遗症。这种后遗症的表现就是学生会因此为自身的落后找到了理由,导致继续落后。所以,在运用此种方法时需要教师拿捏有度。比方,有的学生文化学习成绩非常优秀,而体育成绩始终不足。教师就可以安排他做体育委员,随着时间的失衡,他的体育成绩自然会有所上升。

三、结语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些学生因为存在着自卑心理,经常出现不敢尝试、担心失败,最终导致屡试屡败、一再受挫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会让学生内心充满焦虑,经常感到茫然,因而出现心理自卑。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引领者,教师必须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调整好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的自卑心理得到消除。

参考文献:

[1]王海霞.阳光体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策略[J/OL].学周刊,2019 (03):145-146.

[2]李钦峰.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措施的改革应用[J].学周刊,2019 (01):141-142.

[3]李爱民.小学体育有效课堂的教学方法探究[J].田径,2018 (12):58-59.

[4]康学良.小学高年级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及矫正措施[J].学周刊,2018 (25):56-57.

[5]迟志瑛.解析小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及矫正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7 (24):40.

猜你喜欢

自卑心理克服小学体育
单亲家庭儿童自卑心理的表征及形成原因分析
怎样克服外语课堂上学习者的焦虑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浅析高职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浅谈如何在声乐演唱中克服紧张情绪
小学体育课中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走向成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