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在新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评价探究

2019-09-10羊勇智

体育风尚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

羊勇智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我国体育教学体系也不断发展完善。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健康理念和快乐体育成为体育教学指导理念,在新的课程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体育教学评价作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也要做出改变。为此,文章专门就新教学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展开了探讨、研究,并就教学评价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教学理念;高校体育;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体育教学评价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有助于我们及时、全面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学发展和完善。高校体育新教学理念的出现,要求必须有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与之相匹配。这就要求高校要了解当前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发现其中的不足,并构建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推动教学评价改革,以反作用于体育教学。

一、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对教学评价认识不当,教学评价形式化

过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许多学校都将教学评价等同于期中、期末考试,许多人对体育教学评价的目的缺少深入认识和了解。如许多人都不知道教学评价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对教师教学起到监督作用,教学评价只是被视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出现在尾部点缀环节。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也都是将精力集中于体育知识和技能教学上,教学评价根本不受重视。受此影响,许多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学评价也长期形式化。

(二)教学评价内容和形式单一,评价效能不足

许多高校在体育教学评价方面都存在这些共性的问题:体育教育评价内容不全面,考核范围、内容和教学内容缺少关联;体育教育评价的方式单一,教学评价模式化,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程度,只关注最终的教学结果,评价的终结性、功利性明显,这也影响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热情。如由于教学评价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所以许多教师在考试时,都会降低考核标准,而不关注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学生的体育能力和素质培养也受到影响。

(三)教学评价方法不科学,以教师评价为主

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理念和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体育教学评價形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体育评价内容主要是体育技能、知识考试成绩,学生体育意识、进步情况、心理素质根本不在体育考核范围。此外,高校体育教学考核历来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在体育学习上地位被动且没有参与体育教学评价的权利。所以,许多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都缺少主动性,一些学生之所以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就是为了应付体育考试,拿到学分。这种错误的教学评价方式,也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影响,使得体育教学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活力。

二、新教学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改革建议

(一)改革教学理念,重视体育教学评价

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对心理素质和体育意识更加重视,这也给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校要及时改革那种缺乏科学性的评价方法,把体育教育评价的重心放在实质性的内容上,积极推动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发展。发展大计,思想先行。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改革,需要从思想改革开始。高校要正视体育教学在学生体质健康增进、身体素质培养方面的社会责任,给予体育教学以高度重视,督促学校体育教学部门做好体育教学工作,科学构建大学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笔者认为,科学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要遵循全面性原则,要对教学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评价。要遵循实践性原则,要将评价视角向学生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兴趣、爱好四个层面无限延伸。还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即评价依据、方法和程序要科学,教学评价活动要以体育教学客观规律为依据,要避免经验式、自觉式教学评价。这样,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就具有了全面性、发展性、多元性、过程性等特征,体育教学结果不再是教学评价的唯一依据,教学评价就成为一个关注学生发展过程、多主体参与的活动,体育教学评价中的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二)明确评价标准,完善教学评价内容

教学评价必须要遵循“标准统一”的原则,这也是构建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模式的根本。所谓标准统一,指高校在制定教学评价体系时,要从学生的体质现状出发,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教学人员还要结合体育教学目标,根据阳光教育、快乐体育要求,让学生参与到体育评价中去,将体育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全面性与个体性、主体性结合起来,优化教学评价机制,帮助每一个学生制定符合他们自身情况的体育教学目标、进步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完善教学评价内容,重点是实现体育教学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换而言之,高校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评价。不过,在注重体育基础知识、基础技能考核的基础上,高校还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心理情感、体育素养进行测试,将学生学习过程、考勤情况、课堂表现、进步情况、训练成绩、活动表现等都纳入教学评价范畴,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让学生通过教学评价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如高校羽毛球教学评价,需要教师将学生羽毛球随堂练习、团体活动、训练成绩、身体素质等记录下来,一并与成绩统一到教学评价中去,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三)创新评价方式,优化评价体系

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是对体育教学进行宏观调控、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素质教育进程的助推器。过去,高校在体育教学评价上,都是以单一性评价、绝对评价、相对评价、终结性评价、人工评价为主,在新形势下,传统的教学评价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体育教学评价需要。高校只有加快教学评价形式改革步伐,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提高体育教学评价的科学性,运用多样性的评价方式进行教学评价,才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就目前来说,最科学高效的教学评价方式就是信息化评价体系。所以,在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建设过程中,高校一方面要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建议,增加评价内容和模式的多样性,对其他高校成熟的体育教学评价进行深入研究,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使体育教学评价突破传统体育教学评价模式的束缚。与此同时,抓住信息化发展机遇,建设含有一定题量的体育试题库,开发在线理论考试系统软件并将其应用到体育教学评价中去,让学生登机参与体育理论考试,并将理论考试成绩与技术考试成绩统计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体育教学评价的效率。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就是帮助学生树立体育锻炼观念,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从终身体育的角度来讲,体育教学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体育运动,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欣赏水平与自身体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改明确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各学科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体育教学评价中,高校也要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使体育教学评价活动成为一种双向、多向活动。不过,在学生自评与互评过程中,由于大学生的辨识能力尚未完全成熟,所以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运用自身权威和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跨越体育教学表面现象,去关注体育素质、体育健康等更深层次的问题,避免学生因为从众心理而做出不客观的评价,进而影响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

三、结语

新教学理念下高校体育评价不仅是满足教学要求的基本环节,也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高校要重视体育教学评价,并通过多样化的评价内容、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体育评价质量,以实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宋骞.论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4,4 (04):91-92.

[2]马金凤.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30 (02):105-109.

[3]苏晓红,王晓春.新教学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实施现状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 (06):109-113.

[4]欧先亮,谭传新.新教学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优化方式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7,7 (03):4-5.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