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探析

2019-09-10高甫喆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4期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高甫喆

摘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权益是否被实现密切相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会影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进程以及能否与国家大环境相适应。笔者试图以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为着眼点,分析企业、事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并试着参考企业养老保险改革的经验,从中获得一些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启发。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在管理制度,员工编制问题,薪资发放制度以及员工福利待遇等方面都进行了多维度的优化和改革。但是,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处于缓慢探索的阶段,与企业养老保险改革的表现相比,进程相对缓慢且落后。当前阶段的养老体系中有很多的缺陷尚未得到改善。因此,养老保险制度的当务之急就是进行改革。

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背景

2014年10月前,国家关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一厂-相关制度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采取分开管理和运行,由于近几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文件,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开始实施相同的管理体系来管理养老保险制度。截至目前,国家经过将近20年的摸索和研究,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开始慢慢与企业同步发展。可是,由于之前的发展过程中遗留的一系列问题,造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展缓慢,并存在着许多缺陷。所以国家从2005年起,就开始将重点放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独立深化改革,并持续到今天。

二、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对比

从现阶段正在运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来看,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还是处于一种与国家环境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中。但是,反观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它已经根据当下的经济体制和变化的市场环境的改革要求,建立了适合自己的养老保险制度。下面的分析中,笔者将着眼于当前企事业单位在养老保险制度上的区别,希望通过这些差异找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中可以改革的机会点。

(一)不同模式

機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模式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国家安全模式,这意味着与养老金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由政府和公益机构处理。企业使用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依据国家、企业提供的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养老保险。这三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养老金体系。

(二)不同资金来源

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工资由上级财政部门进行拨款支付,资金主要依托于各地政府税收。中央以及全国各级财政部门根据每年支付的实际退休费用制定预算,然后安排下拨退休工资。这样的发放模式虽然稳定,安全,但南于直接来源于政府和国家的税收,相当于将压力加给了国家。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则与之不同,是根据员工在工作中支付的养老保险费累计基金,相当于即付即得。

(三)不同支付方法

目前改革实行的老办法是机关事业单位根据员工的工作岗位,性质和整体薪资结构来确定应支付额。与员工的缴存金额没有关系,以职工职称、岗级和薪级作为参考重点,以退休时的基本工资作为计算的基数,按照一定的比例发放。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额则是按照职工的支付期限和支付的工资基数的比例计算。

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启发

通过对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建议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改革,在我国大部分省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已经开展当期征缴的模式下,转向多责任人的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并完善各地各单位直接基金转移接续。就这一方面,笔者提出两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国内大部分省份已经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完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供配套资金支持,对于退休职工较少的单位制定专门的预算,以确保在职职工养老保险的单位缴纳部分资金充足。与此同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资金管理也可以参考其他国家的经验,可以将一部分资金交由专业的基金管理机构运营,在政府部门的监管下投入国债或股市,确保基金的增值性和安全性,确保职工退休后养老金及职业年金的目标替代率不低于在职工资的八到九成。

(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应与企业、军队保持统一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应与企业、军队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相统一。通过统筹我国各类别单位人员养老保险管理制度,统一各类单位人员养老保险管理中的接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管理成本:当今社会各类单位之间人员的相互流动越来越多,各单位、各省市之间养老保险转移接续中发生的问题也越来越频繁,很多职工在跨省市调动、企事业单位之问调动或军转安置时遇到养老保险无法转移的困境。通过全国范围内统一各类别单位之问养老保险的缴纳、发放办法,可降低因制度不同造成的缴纳及待遇差异问题:还可以提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整体规划、调节能力,进一步提高养老保险制度在面临风险时的防范能力,为建立健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成思危.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一模式选择与分类指导[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

[2]宋晓梧.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3]郑秉文主编.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

[4]姜守明,耿亮著.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5]郑功成等著.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猜你喜欢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浅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意义
初探实现公平分配目标进一步深化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的探讨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缴纳两份社保可同时享受两份养老金吗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