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结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2019-09-10白加明

广告大观 2019年4期

摘要:区域创新能力最为关键的要素就是金融,但是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要从目前缺乏理论和实证上面进行分析。从市场中的创新融资差异方面入手进行研究,从理论上对金融结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并且在实际中进行应用检验,结果证明,市场的融资能够更好地推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而股票市场和信贷市场的发展都能很好地推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金融结构;区域创新能力;市场融资

前言: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引导经济不断发展的第一驱动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进入到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往用低成本的投资推动发展模式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走到尽头,高消耗、高投入、低质量以及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导致中过的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自主创新能力弱、对资源破坏严重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产能过剩的问题。

一、金融结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Goldsmith(1969)将金融结构定义为现存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之构成,金融机构是金融中介机构;金融工具包括股权证券和债权证券。一国的金融结构反应出一定时期各种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相对规模、形式、比例和内容。根据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后来的经济学家们将金融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方式划分为4个类别:银行主导型,市场主导型,金融服务观,法与金融观点。把金融系统分为以股票市场为主导型的金融系统与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系统。Merton和Bodie(2005)提出功能金融观,着重探讨金融结构的功能性,其理论基于两个前提假设:一是与金融机构相比,金融功能更加稳定,即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金融功能差异比金融机构小;二是金融功能优于金融机构,机构的形式服从于功能,创新以及机构之间的竞争最终导致了金融体系功能发挥更高效率。

(一)市场和金融中介在创新融资绩效上存在的差异

金融中介融资的特点由对一个创新项目是否投资的决策授权中介管理者来决定。由于投资决策由中介的管理者而非投资人来决定,即使投资人相信该创新项目不好,资金也能分配给该项目。金融中介的优势是在获取信息方面比较经济,只需要管理者是知情者,在存在广泛一致时,这种授权运作良好,能够带来信息交易成本的节约。但是在存在观点多样化时,意味着如果一些资金提供者具有与管理者一样的信息,即使是中介管理者尽可能选择他确信能盈利的项目,他们也不同意这些决策。当发生分歧的概率足够高时,中介融资也可能导致创新性项目的资金短缺。对创新项目观点的多样化和风险程度是决定金融中介与市场融资相对绩效的关键因素。而金融市场为那些创新的或几乎不可能获取相关信息的项目,也就是对缺乏信息和投资人持不同意见的项目融资时是特别有效的。

(二)监测数据变量的选取和数据的来源

(1)区域创新能力测度。区域创新能力作为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现在国内外比较流行的量化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以专利申请量或专利授权量为指标的单指标法,左志刚(2012、2013)、何安妮和唐文琳(2016)、李健和卫平(2016)等均采用了此类方法。第二种则是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或者因子分析法将多个指标综合之后进行测度的多指标法。肖小英和刘展(2010)等则采用此法。我们选择单指标法为量化方法,由于专利申请门檻偏低,且有可能有无法通过审核等情况的发生,并不能很好地阐释区域真正的创新产出能力,因此选择以地区专利授权量作为区域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

二、国家加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金融支持

(一)健全市场体系

在相关信息较小和观点多样化的技术创新条件下,市场主导的金融结构在加总不同信息与横向分散风险方面更具有优势,更加能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创新;而在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的成熟阶段,获取信息的成本越大,需要提供资金的人数也就越多,银行主导的金融结构更有效,但是此时技术创新的速度更取决于金融发展的总体水平,是银行主导还是市场主导的金融结构已变得并不重要。但从中国现实情况来看,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新兴产业与新技术的发展初期,创新的金融支撑与促进功能发挥的核心力量应是市场主导的金融结构。因此,应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健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规范和发展主板市场,修复和净化资本市场生态,推进创业板市场、风险投资市

场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提高风险投资的创新支持功能,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现实有效的资金融通渠道,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为自主创新提供融资平台。

(二)政策性的金融导向

由于商业银行经营追求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三性”的有机统一,而创新过程天然是长期性和高风险性的,银行信贷资金不适合风险较高的长期投资项目。因此,在政策性金融的导向和保障作用下,支持创新资金的主要来源应该是保险资金、证券公司、基金和信托资金等能够进行长期投资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重要的金融中介,其主要作用是将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引入金融市场对接相应的风险项目,实现风险和收益的相匹配。创新过程初期的高风险对应着高收益,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中介作用可以将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引入创新项目,为创新过程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结语: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金融机构在区域创新能了方面的要求也极具增加。要求进一步提高生产要素的分配效率,对资本的存量进行有效的增加提高对创新能力的积极性,在进行总需求扩大的同时,也要尽快对供给侧结构进行改革。所以要在创新驱动的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构建出一个完善、稳定、安全的的体系,去激励对金融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郭玉婷.互联网金融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1):72-73.

[2]千慧雄.区域金融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9(04):86-96.

[3]王栋,赵志宏.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的作用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9,37(01):45-56.

作者简介:白加明(1996-),男,四川广安,本科,工商管理。

(作者信息:西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