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角下国际体育人才问题培养研究

2019-09-10张郑辉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培养

摘 要:为了研究文化发展与体育人才培养的关系,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文化自信背景下如何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进行分析,发现中国文化在诸多领域面临着国际话语权缺失的问题,体育领域也是如此。国际体育组织中缺乏高端人才,不利于体育事业的发展。要想加强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必须重视国际体育人才的培养。要求体育院校采取相应措施培养国际体育人才,通过体育院校自身教学理念的转变,带动教师队伍的建设,结合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出精通体育和外语的国际体育人才。

关键词:文化自信;国际话语权;国际体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4-013-01

1前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日俱增的经济实力需要发展相对应的文化实力。在各种激荡的文化中,谁能占据国际话语权,谁就能拥有主动权。通过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现实情况分析,发现国际体育人才缺失是话语权丧失的重要原因,需要培养懂体育懂英语的人才来争夺话语权。而人才的培养方法还应该在现有培养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走出原有的封闭体系,与国际接轨。只有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在全球化浪潮下和各种文化思潮的碰撞中保持主动势头,立于不败地位,逐步建立东方话语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在国际领域中工作的体育从业者为研究对象,对比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法,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有关“国际话语权”“国际体育人才”等内容的文献资料,对相关概念进行初步了解。

2.2.2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比中西方的文化软实力,找出形成差距的背后原因。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新的见解,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想法。

3结果与分析

3.1文化自信背景下国际话语权的分析

3.1.1文化自信与国际话语权的关系

当下,中国提出了“文化自信”的发展战略,加强自己文化的发展,掌握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对于中国而言,想要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必须重视国际话语权,这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利益。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文化资源优势特别明显,要学会将资源转化为产品,更新以往人们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认识。

3.1.2体育国际话语权缺失与国际体育人才的关系

树立文化自信,必须重视体育国际话语权建设。在体育领域,中国同样存在着国际话语权缺失的例子。在大多数运动规则的制定上,中国没有占据主导地位,没有办法制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规则,导致项目利益受损。在运动项目的管理上,在国际组织高层任职的中国人微乎其微,不能够对会议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从历届大赛上来看,因为体育国际话语权的缺失,中国队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报道屡见不鲜。

3.2国际体育人才重要性分析

3.2.1国际体育人才缺失的现状。在国际层面上从事体育事务,必须精通体育与外语。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保证以后发展前景更加光明。目前,中国缺少体育项目英语的人才。在赛事的翻译中,往往是普通英语专业的人员担任体育翻译。不了解具体的体育项目,很难精确地表达出本身具备的含义。体育运动项目多种多样,培养不同的体育翻译人才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

3.2.2国际体育人才培养的意义。中国文化资源丰富,需要官方和民间力量共同努力,向外展示中华文化。外界往往是通过他们接触的每一名中国人来了解和认识中国。国际体育人才作为沟通中外双方的媒介,是展示中国形象的一扇窗口、一张名片。从这个角度看,国际体育人才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运用自身外语优势和工作环境,能够方便地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中华文化。

3.3 人才培养方法探究

3.3.1体育专业课程的国际化

体育专业的课程也应该与时俱进,与国际潮流同步,根据自身情况做出调整和变化。客观上,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建立贴近实际的课程体系。主观上,可以定期邀请体育专项老师授课,提高课程学习的专业性。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转变对体育专业课程的思想认识,形成具有国际视野的团队。

3.3.2体育院校的国际化

国际化就是用國际的视野引领教育,树立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打破以往封闭式的体育体系。积极主动地接触国际新视野和新思路,增强国际视野,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体育院校国际化的本质,归根到底就是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国际体育人才,为本国的体育事业发展服务。

3.3.3建立人才对外交流机制

作为体育院校的教师,自身必须拥有丰富的国际赛事经验和知识,才能教授给学生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体育院校在面向国际化的时候,应该将教师队伍的对外交流放在首位,在相关专业领域与国外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才能更新原有知识体系,满足学生的需要。

4结论

中国在多个领域存在国际话语权缺失的现象,体育领域更是如此。高端体育人才缺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只有拥有足够的人才储备,才能更好地实行“走出去”战略,发挥好体育本身所具有的交流作用。作为体育人才培养的主体,体育院校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只有迈向国际化,才能开阔自己的视野。制定符合实际的课程体系,增强教师队伍的对外学习,促进优秀人才的对外交流。

参考文献:

[1]陈伟,欧阳柳青,谭华,沈建华,康昌发,唐宏贵,张江南,杨梅.高等体育院校培养高层次国际体育人才(奥运人才)的若干设想[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

[2]曾诚,邓星华.体育国际话语权与中国国家形象构建[J].体育学刊.2016.

[3]荆雯.我国竞技体育国际话语权问题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

[4]陈玉刚.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方略[J].学习月刊.2011.

作者简介:

张郑辉(1995—),男,汉,河南平顶山,单位:成都体育学院,研究方向:体育赛事翻译。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培养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