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驳领中翻领宽度与倒伏量的关系探讨

2019-09-10贺小红

贺小红

摘 要:影响翻驳领造型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以翻领宽度为出发点,在5种翻領宽度中,利用同种面料进行制作,通过效果分析,试图找到翻领宽度与倒伏量之间的变量关系。

关键词:翻驳领;翻领宽度;倒伏量;关系探讨

中图分类号: TS94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2346(2019)04-0035-04

翻驳领是西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结构最复杂、技术性最强的一种领型。要想使翻驳领整体外观优美、穿着舒服合体,离不开领子合适的倒伏量。而影响倒伏量的因素非常多:如驳头宽度、翻领宽与底领高的差值、翻领外领口长度、叠门宽、肩斜度、领子长度、串口线高度与倾斜度,面料的厚度、倒伏量的数值、制作工艺归拔等。而在这些影响因素中,驳口长度、翻领宽与底领高的差值、面料性能对倒伏量的影响最为明显。

本文以翻驳领为研究对象,将翻驳领底领尺寸固定,以翻领宽度的变化规律为重点,通过样衣制作实验分析,得出在翻领宽度不断变化时,其倒伏量的变化规律,以期能为服装教学提供一些依据,使复杂的原理能得到直观的感受。

1    实验

1.1    实验仪器、面料

标准女性160/84A型人台、制版工具、裁剪工具、工业用缝纫机等。采用毛涤混纺面料。

1.2    翻驳领纸样设计参数及方法

在西装翻驳领的结构设计中,我们一般采取的模式是:倒伏量取3 cm,这一取值是与底领高为3 cm、底领与翻领差为1 cm、驳头开深至腰部相吻合。

1)翻驳领纸样设计:本文采用后中底领高(n)为3 cm、翻领宽(m)为4.5 cm 、叠门宽为2 cm,驳头点开至腰线,利用映射法进行翻驳领的结构设计。然后将底领高度保持不变,倒伏量保持不变,依次加大翻领的宽度,其它结构保持不变,得到5种不同宽度的翻驳领尺寸分别为4.5cm、5.5cm、6.5cm、7.5cm、8.5cm(图1)。

2)实验中倒伏量的确定方法:因为实验时不确定这5种翻领宽度对应的领的倒伏量数值,因此按照子映射的方法,得到领外口弧线(后)=后领外口弧长+(后领外口弧长-后领底弧线),量取倒伏量的尺寸为3cm(图2)作为实验基础数据来进行测试。

1.3    缝制工艺

在这5种翻驳领缝制中,为了避免工艺方法和缝制技巧不同而产生误差,所有裁片都由同一套样板裁剪,所有样品试制都由一个人独立完成。

2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2.1    实验结果

用同样的样板裁剪好,由同一个人用同一种面料缝制成型着装于人台,得出翻领宽4.5cm,倒伏量为3cm的样衣领翻贴体,领面平服,适体外观效果较好。其余宽度翻领所制作的样衣都不同程度拉紧,使领子领翻非常勉强,而且不平服(图3)。

2.2    结果分析

为了使翻领达到合体平整的效果,将翻领宽为5.5cm、6.5cm、7.5cm、8.5cm前后领的交接处剪开形成开口量(图4)。由于翻领的宽度不一致,开口量也出现了不同大小,用直尺量取获得外领剪开量的具体数值发现,翻领为4.5cm宽,倒伏量为3cm是理想数据,成衣着装效果好,不需要加工剪开,随着翻领的加大,开口的量呈加大趋势,但到达7.5cm时,开口量呈变小趋势,在翻领达到8.5cm时,不需要剪开口子,但底领和翻领必须做成分体领才能翻顺(表1)。

3    实验验证

根据以上实验中不同翻领宽度所产生的开口量大小,分析纸样结构图的相应变化,并求出具体倒伏量的数据。

3.1    开口量大小在结构图和成衣效果中的验证

选取翻领宽为5.5 cm的2号领子,在已有的结构图基础上,在纸样中前后领交接处垂直于后底领线剪开,将实验中获取的数据2cm添加到剪口里,后领倾斜量加大,即倒伏量加大为4cm(如图5所示)。按照修改倒伏量大小的结构图,仍然由同一个人,按照同样的方法,用一种面料裁剪制作翻驳领,缝制成型后着装,发现领翻平服、美观,贴身合体、挺括(如图6),证实该结构图中的倒伏量是符合该领子理想造型的倒伏量。

3.2    翻领宽度与倒伏量的变化关系

将每种领子的开口量加入,重新画好新的结构图,量取倒伏量的数据如表2。

从表中可以发现,随着翻领宽度的不断增加,倒伏量的大小呈增加趋势,当翻领宽度增加到一定量的时候(本实验是7.5cm),倒伏量的大小呈下降趋势,甚至回归到倒伏量不变化,而通过做上下分体领达到合体的效果。

4    结论

本文以影响翻驳领倒伏量最为明显的翻领宽度为研究对象,选用底领、驳口位置相同,5种不同大小的翻领数据制作成翻驳领,将试样放在标准的84A型号女式人台上试穿,研究翻领宽度变化引起的底领高与翻领宽差值变化时,探究其对翻驳领倒伏量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翻领宽度的数据与倒伏量的大小存在相关性,随着翻领宽度的增加,倒伏量呈一定的正相关,到达一定峰值时,则呈负相关;

2)实验中的倒伏量增幅数据只适合于本实验中底领宽度为3cm,叠门宽为2cm,驳口点至腰节的特定系数,当其中一项发生改变时,倒伏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蔡红.驳口长度对翻驳领倒伏量的影响[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2014(1):36-42.

[2]閔爱妹.倒伏量的变化对于翻驳领结构设计影响因素分析[J].天津纺织科技,2015(3):38-42.

[3]周悦.从着装效果看面料厚度对翻驳领倒伏量的影响[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2(6):309-312.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pel Width and Gradient Data in the Lapel Collar

HE Xiao-hong

(Guangzhou Textile and Garment Vocational school,Guangzhou,Guangdong 510310,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the shape of the flip collar,such as the width of the lapel,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idth of the lapel collar and the height of the collar band,the length of the outer neckline, the width of the stack,the shoulder slope,the length of the collar,the height and inclination of the serial line,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fabric,the value of the gradient data,the production process,etc.This paper takes the lapel width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ries to find the vari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pel width and the gradient data,through the effect analysis on the five kinds of lapel widths which were made by the same fabric.

Key words: lapel collar;lapel width;gradient data;relationship discu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