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学习如何去爱

2019-09-10张居祥张宝明

大学·课外阅读 2019年4期
关键词:埃克佩里小王子

张居祥 张宝明

作为一本风靡全球的童话,《小王子》自问世以来,已被译成160多种语言,全球销售逾5亿册,这于一本童话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它的作者法国著名飞行员圣埃克苏佩里凭借本书,不仅赢得了孩子的喜爱,在成人中也广受欢迎。在书中,圣埃克苏佩里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条,用浅显天真的语言道尽人类的大孤独,故事充满生命哲理。

我很喜欢把《小王子》推荐给各个年龄阶层的朋友,自己也时常和儿子一起阅读这本书。每一次阅读,都是我们与小王子的对话,也是我与我的“小王子”(张宝明)的对话。在长期的阅读交流中,我们零星地写下了一些文字,因此,确切地说,这篇书评是我和儿子张宝明合作完成的。

1

书的开篇便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蟒蛇消化大象的外观图与内在图,但是却没有一个大人能看懂画的内容。在大人的“干点正经事”的劝说下,“我”放弃了画画,选择当一名飞行员。在一次飞行中,飞机失事, “我”在荒芜的沙漠里小王子相遇。

小王子是B612星球上唯一的居民,因为与他心爱的玫瑰花闹别扭,负气离开家园,开始了一段孤独的星际旅行。旅途中,小王子经过了六颗星球,分别遇到了目空一切的国王、爱虚荣的人、消磨时日的酒鬼、活在数字中的实业家、循规蹈矩的点灯人和学究式的地理学家。这六类成年人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只知爱自己,不会爱别人,这样的生命与外部世界没有建立联系。

各色人等的空虚、无聊,让小王子变得更加孤独。有趣的灵魂在哪?小王子又来到了地球——这个由“一百一十一个国王、七千个地理学家、九十万个实业家……三亿一千一百万个爱虚荣的人”组成的冷漠的地方,这个地方同样不会给小王子他所要的爱。不过在地球上,小王子遇到了一条蛇。小王子对蛇表示沙漠里太孤独了,他想找到人,但是蛇却告诉小王子:“到了有人的地方,也一样孤独。”前六颗星球上的人彼此独立,都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而地球不过是由许许多多的这六种人组成的一个大社会,虽然生活在群体当中,但是每个人都会感到自己更像是生活在一个孤寂的小行星上。这就是蛇所说的人群中的孤独。

后来,小王子又遇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帮助小王子明白了他的爱就在B612小行星:与这朵玫瑰建立联系,那么花园里的千万朵玫瑰便与我无关。爱在这一刻降临,世界一时明艳起来。小王子的宇宙之旅实则是一次生命发现,他发现人性的幽暗;也是一次寻找自我之旅,找寻生命赖以生存的“爱”。这次离开,小王子没有空手,他已然懂得,爱不是占有,不是炫耀,爱是付出,爱就是赋予你爱的人伤害自己的权力。爱己爱人,将悲悯施于众生,甚至万物。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一片沙漠,沙漠本身就是荒芜的象征,也暗含“我”处在人生的荒芜中。“我”在沙漠中遇到小王子,实质上是与自己内心隐藏多年的另一个我相遇。当与小王子建立联系后,“我”重回人群,内心有些东西已悄然改变。以前,“我”是以知识的眼看世界,现在则是用生命的眼来看众生,充满失望,也充满关怀。

但是“我”改变了,世界还是原来的样子。现实世界比小王子看到的荒芜世界更加荒芜,甚至荒诞。

工业文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经济虽然更加繁荣,人心却日益孤独。工业时代可以制造飞机,让圣埃克苏佩里们纵横天地,也把人囚禁在数字牢笼里…一

“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砖盖成的漂亮的房子。它的窗户上有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这种房子有多么好。必须对他们说:“我看见了一幢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那么他们就惊叫道:“多么漂亮的房子啊!”

同一所房子,小王子看到它的外观美,而成人看到的只有钱。这就是生命的眼与知识的眼的区别。当人们习惯以实用的方式看世界时,会生存得更好,却不能生活得更好。这就是工业文明的规则,而人却成为这种规则的奴隶。狐狸曾告诉小王子一个秘密:“实质性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我想只有当人睁开生命之眼时,才能洞察一切。圣埃克苏佩里看到了这个秘密,也经历了小王子遇到过的一切问题,他从根本上反对这样的工业文明。圣埃克苏佩里让小王子出生在一个理想的星球,让他坐在火山旁,用火山热早餐,居住在只有一个房子大小的小行星上……小王子无须面对外在的冲突,他的冲突来自自身。小王子遇到了玫瑰,对他来说爱降临了。实际上,这象征着一种成长,从此,小王子的星球上充溢了玫瑰的芬芳。

2

日暮苍山,斜阳正浓,我凝视光影交错的大地,心中蓦然涌起一股忧伤,仿佛又听到小王子的喃喃自语:“在我的小星球挪几下板凳就可以随时看到日落,有一天我看了四十三次。”

过了一会儿,小王子又说:“当人们感到非常苦闷时,总是喜欢日落的。”

“一天四十三次,你怎么会这么苦闷?”小王子没有回答。

人生而有惑,一次次地凝视落日,大概是想从中参悟人生吧。但一个人究竟要看多少次日落,才能真正懂得生命的美丽与哀伤?每一次日落,都会逼迫人去思考悲欣交集的人生,它无关风月,它是一种生命自身的优伤与欢欣,来自星空、大地、海洋、太阳、风沙、雨水,还有圣埃克苏佩里本人。当然,落日不会直白地给出答案,它所蕴含的生命哲理只会展现给那些热爱生命且不断省思生命的人。

作为一个飞行员出身的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审视世界的角度与众不同:他始终是从空中俯视世界,俯视人生的。他的其他作品《空军飞行员》《人的大地》《夜航》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而1943年出版的《小王子》更是将他从高空中体悟到的哲理思考发挥到了极致。在《小王子》第十二章中,有如是表述:“所有的大路都是通往人住的地方的!”在《小王子》众多充满哲思的寻常话语中,这句话很容易被讀者忽视,但细究起来,我们不难发现,这正是作者以飞行员的眼来审视世界的明证。不得不承认,圣埃克苏佩里看到了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在《人的大地》中,他曾明确指出:“许多世纪以来,道路欺骗了我们……它们避开贫瘠的土地、岩石和沙地,它们迎合人类的需求,从泉水延伸向水泉……我们误以为这个星球是湿润和温柔的。”发现了地球真面目的圣埃克苏佩里,对这个世界失望之极。

1944年7月31日,一个飞行的好天气,圣埃克苏佩里驾着飞机,从科西嘉岛东北的博戈起飞,冲入1万米的荒凉高空,执行他的第九次勘察任务,随后离奇失踪,只留下寥寥长空与荒荒油云,给后人无限的遐思。有人认为他的飞机被德军击落,魂归苍穹,更多的人相信他是以飞行的方式自我了断,回到了B612号小行星。作为他最忠实的读者,我更愿意相信这个浪漫的说法。圣埃克苏佩里在作品中一再提及死亡的方式,他最推崇“自由地死”,在恰当的时候,离开这个世界,如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在他的诗集《时辰祈祷》中所言:

主啊!赐给每个人他自己的死亡

这个死,米自他的生命

有他的爱,感觉和苦难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圣埃克苏佩里是自杀的,他与这个荒凉的世界告别,就像他笔下的小王子离开地球时一样静美:“他的脚踝骨旁,闪过一道黄光。霎时,他动也不动了。他没有一丝声响,因为遍地都是沙土。”死亡之于圣埃苏佩里,正如蛇之于小王子,是揭开生命的谜的一把钥匙。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死亡赋予生命意义——圣埃克苏佩里将小王子与自己放置于沙漠之中,没有玫瑰与狐狸,只有一望无际的沙海,恰如生命中的荒芜。在这里,小王子即是作者的另一个自我,漫无目标地走在象征荒芜人生的沙漠中,而心爱的玫瑰远在满天星斗中,狐狸让小王子明白了爱的本质,最终他选择了以“死亡”的方式回歸,只有回到B612星球,回到玫瑰的身边,肉身与灵魂相遇,才实现了圆满。小王子的死亡不是冷漠、荒芜,不是对生命的无情,而是为了发现新生、回归自我,是对生命的珍爱。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以为“在准备死亡的决心中”与准备承受“无聊存在”时,人才能真正地发现和成为自我,他要求人们从自我出发,以抵抗死亡带给生命的荒芜。

同样是面对死亡,孔子将生看得更重,“未知生,焉知死?”生还没弄清楚,就拒绝讨论死。庄子则有“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最终堕入虚无。圣埃克苏佩里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可资研究的死亡观,他教我们,如何在尘世中寻找自我,用“爱”作为武器来抵御那些使人荒芜的苦难。

但是爱能调和这个被工业糟蹋的世界吗?我不能回答。不过,若没有爱,这个世界真的就如同地狱,不值一顾了。爱就是小王子在沙漠中所看到的那口井,也许不能滋养整个世界,但它总是这冷漠人间的希望!故事最后,明白了这个道理的小王子回到了自己的星球,重得旧爱,不过在现实中,圣埃克苏佩里何去何从?他仿佛误入凡尘的星辰,与这个沉疴难起的时代格格不入。他为这个时代开出爱的药方,却难有疗效。他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却无法完成有意义的生命。圣埃克苏佩里借小王子之口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在他看来,这个没有爱的世界,让人气馁,误入凡尘的他,只能离开。

仰望夜空,星辰乍现,我又想起《小王子》结尾那段温暖得让人落泪的句子:“你们若有机会经过那里,我请求你们,不要匆匆离去,在这颗星下守候片刻。倘若有个孩子走到你们跟前,倘若他在笑,有一头金发,不回答人家提出的问题,你们就可猜到他是谁了。那时,劳驾你们!不要让我老是这么忧伤,赶快写信告诉我:他回来了……”

现在,我坚信:他从未离开!

“你们一点也不象我的那朵玫瑰,你们还什么都不是呢!”小王子对玫瑰们说。“当然哕,我的那朵玫瑰花,一个普通的过路人以为她和你们一样。可是,她单独一朵就比你们全体更重要,因为她是我浇灌的。因为她是我放在花罩中的。因为她是我用屏风保护起来的。因为她身上的毛虫是我除灭的。因为我倾听过她的怨艾和自诩,甚至有时我聆听着她的沉默。因为她是我的玫瑰。”

小行星B612仅仅在1909年被一个土耳其天文学家用望远镜看见过一次。当时他曾经在一次国际天文学家代表大会上对他的发现作了重要的论证。但由于他所穿衣服的缘故,那时没有人相信他。幸好,土耳其的一个独裁者,为了小行星B612的声誉,迫使他的人民都要穿欧式服装,否则就处以死刑。1920年,这位天文学家穿了一身非常漂亮的服装,重新作了一次论证。这一次所有的人都同意他的看法。

“最好还是在原来的那个时间来。”狐狸说道,“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张居祥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郑州小小说新传媒』签约作家,在《当代诗词》《百花园》《小说月刊》等刊物发表文学作品200余篇,多篇作品入选『风铃乌系列美文读物』『最美爱情小小说系列』。在《文艺报》《中华读书报》《江苏作家》《科普创作》《江苏教育报》《读写月报》等报刊发表书评近20万字。

猜你喜欢

埃克佩里小王子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小王子
玛格丽特·佩里
呆萌小王子
呆萌小王子
外星球来的小王子
忠犬波比
忠实的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