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童谣,让游戏更精彩

2019-09-10彭洪娅

教育家 2019年43期
关键词:蒙眼童谣乡土

彭洪娅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首先要保证幼儿愉快地、有益地自由活动”。乡土童谣以其俏皮生动的乡音、朗朗上口的乡韵、耐人寻味的乡情,给予幼儿独特而又有效的教育,帮助幼儿通过乡土童谣逐步认识自己出生成长的环境,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同时促进幼儿社会性及个性品德的发展。乡土童谣与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融合,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娱乐身心、表达情感,从中领略地方乡土文化的魅力,让游戏更加精彩。

念童谣,做游戏,自由活动巧利用

自由活动,即幼儿园自由游戏活动环节,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发展开、自主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形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有多个自由活动的时间段,如早上来园后、午餐后、运动后等。如何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些较短的活动时间?我们搜集了一些短小有趣、适合幼儿游戏操作的乡土童谣游戏,比如“手指谣”“金锁银锁”等,带幼儿们一边吟诵童谣,一边游戏。游戏中幼儿还与同伴有互动,增进了与同伴的感情,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

“金鎖银锁”游戏开始,请一名幼儿蒙上双眼,一只手张开,手心向下,其他幼儿的食指接触蒙眼幼儿的手掌。大家一起念儿歌“小猫、小狗,快快进来,金锁、银锁,咔啦啦一锁。”当念到最后一字时,蒙眼幼儿立即合上手掌,其他幼儿则同时将手指抽出。谁的手指被捏住,就让蒙眼幼儿猜猜他是谁,如三次猜不出,蒙眼幼儿就向大家行礼或表演节目,然后交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游戏前半部分可以发展幼儿反应的敏捷性;后半部分“摸人”的游戏可以发展幼儿推断力、记忆力,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童谣游戏融入自由活动,一方面使自由活动的内容更丰富,另一方面提升了小班幼儿的自主性,增进了幼儿间的交往能力,有效帮助幼儿更快地适应小班生活。

吟童谣,守规则,运动游戏增趣味

运动游戏是幼儿生活的实体,也是体育活动的一部分,更是一种融合运动、游戏与教育的活动方式。幼儿在参与运动游戏时不仅能发展身体各部位的运动技能水平,同时也促进了身心均衡发展。在运动中有机融入乡土童谣,提升了运动游戏的趣味性和文化内涵,同时促进了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遵守。小班的幼儿在跳房子的过程中,尝试练习单脚跳和双脚跳,锻炼了跳跃能力以及投掷能力。游戏难度有阶梯性,边念乡土童谣《跳房子》“拾颗小石头,地上画格子,大格子,小格子,格子造房子”边游戏。随着游戏难度的增加,幼儿自发运动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童谣对于运动游戏的促进,除了提升自发运动的积极性,还渗透了规则方面的理解和记忆等。

诵童谣,善交往,角色游戏我会玩

小班刚入园的幼儿由于分离焦虑容易哭闹,导致他们很难进入角色游戏中。教师可以将乡土童谣融入角色游戏中,帮助幼儿寻找在陌生环境中的安全感,将幼儿的分离焦虑转移到角色游戏中。

教师可以安排有趣的撕纸活动,活动融入角色游戏,并伴有形象的童谣:“面条香,妈妈吃。面条香,爸爸吃。面条香,囡囡自己吃。”小朋友们非常喜欢,都很有兴致地撕撕、贴贴、说说、玩玩。在发展幼儿小手肌肉的同时,隐含着关爱家庭成员的感情,无形中培养了幼儿做事耐心、细心的意志品质,让幼儿情绪愉悦地投入角色游戏。

总之,将乡土童谣融入各种游戏,使幼儿在遵守规则、参加活动的兴趣、社会性交往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教师来说,在实践研究的同时,增加了对于幼儿游戏活动引导的抓手,教学策略也更加丰富,进一步提升了专业水平。

(作者单位:上海市马陆智慧幼儿园)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

猜你喜欢

蒙眼童谣乡土
快乐入园
快乐童谣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蒙眼喊定
日本“蒙眼餐馆”生意火
乡土分外妖娆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