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平凡中做真教育

2019-09-10高玲珍

教育家 2019年43期
关键词:所教习惯数学

高玲珍

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的第70个生日。作为一名老教师,此时的我心潮澎湃,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教育生涯。从教30年,收获的除了平凡,还是平凡。

1988年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上海老城厢黄浦区城隍庙附近的一所小学任教,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活动。那时候,我与孩子们年龄就相差六七岁,年轻气盛,缺乏耐心。老教师诚恳地指出了我的问题,使我清醒地认识到,一名合格的教师仅有工作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塌下心来后,多少节数学课,我“请”进来,“走”出去,诚邀其他教师听自己的课,也去听别人的课……在这里,我经受了工作和生活的考验,磨炼出一种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品质。在这里,我与孩子们建立起纯真而深厚的友谊。

1997年,我调到上海虹桥机场附近的一所九年义务制学校任教。当时,我发现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抽象而枯燥,并且越来越偏、繁、难,让学生难以掌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通过数学与生活知识相结合的研究,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把比较抽象的图形知识形象化,最终让学生能够真正喜欢数学。在低年级课堂中,我针对每节课不同的学习内容,安排不同的游戏、故事;在中高年级课堂中,我安排知识与生活联系的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建立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习惯。在实践中,我不断尝试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当我为学生编织出一个个美丽的数学梦想、所教学生学习品质与学习习惯得到其他老师的认可时,心里天天都是美美的。

2006年,由于工作调动原因,我到了上海市徐汇区东二小学,走近新教育,走进一所引领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学校。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下,一位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教师会变得信心满满,激情满满;智慧多多,幸福多多……人一旦习惯“凑合”,这辈子可能就只会有一个“退而求其次”的人生了;而如果习惯了优秀,生命会从此不同。新的教育给予教师的,是“一个开阔无垠的精神视野”,是一个可以纵横驰骋的自由空间。这是对教师成长的一种引领。在以“素养”为导向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课堂利用活生生的生活场景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利用有效的学习方式加强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了对学生课前预习能力和在家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这里,学校有意识地培养教师,不仅把目光聚焦到教学环节和课堂组织上,还聚焦到学生的学习行为上,反映出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例如,我在教学实践《表面积的大小》设计情景:为6个正方体骰子制作包装盒活动,让学生思考怎样制作盒子,可以设计怎样的长方体展开图,表面积有什么变化。课堂围绕一个大任务设计实践活动,通过盒子的制作体会到“指尖数学”的有趣性。通过充分利用教学工具,学生的思维、观察过程与实践过程得以呈现。一种让学生有安全感的课堂建立起来了:学生能够安心说出自己不懂之处,相互倾听、相互理解。

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平凡而又简单的,没有大起大落。在这个平凡的世界,我们需要的是大多数甘于平凡却不甘于平庸的人。教育者的平凡便是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几十年如一日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新教育实验是在做真的教育,真做教育。在实践中时时以学生体验来实施教育,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教育需要让所教的每一位学生、合作的每一位家长感受到幸福,過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同样,幸福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核心价值。完整的儿童才是幸福的,这样的教学也才是幸福的。

(作者单位:上海市徐汇区东二小学)

责任编辑:谷珵

猜你喜欢

所教习惯数学
天文家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在“圆周角”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好习惯
学科德育的发力点在哪儿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运动学中的“一种模型”、“一种思想”、“一种定义”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