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考在左,成长在右

2019-09-10刘东利

教育家 2019年43期
关键词:海淀区竹子青年教师

刘东利

小小三尺讲台,不仅承载了我的教育梦想,也承载了孩子们的未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回想自己走上教育岗位的这5年,深深浅浅的脚印记录了每一天的收获。

像竹子一样拔节生长

2014年研究生毕业后,我来到北京市海淀区图强第二小学,记得当时黄雪英校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是咱们学校引进的第一个党员研究生,作为青年教师,要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让自己快速成长,争取3年站稳讲台,5年脱颖而出。”这句话我牢牢地记在心上。虽然不知道在人才众多的海淀学校怎样算站稳,但我知道自己必须在短时间内成长起来。

每次上课前,我都会认真翻阅教参,同时对比多个版本的教辅资料,再上网观看一些优秀的课例视频,之后再决定这一节课的方向。如果是新授课,还要提前学习组内老教师在课堂上处理重难点的技巧,并和他们反复讨论可能出现的教学预设,再复备自己的教案。每次课后,我都会不停地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得失,并积极改进。外出教研听课期间,遇到让自己内心激动的课一定会写一篇心得体会。我始终坚信,每一节常态课都是一次隐形的公开展示课,从不松懈。

听说竹子的生长是有声音的。从2014年到2016年是我成长最快的3年,在海淀区中小学新任教师培训中被评为优秀学员;在“图强杯”青年教师展评课中获一等奖、教坛新秀奖,多次代表学校承担北京市及海淀区的现场研究课或督导展示课……我深知这些奖项离优秀还很遥远,它们只是一个开始,告诉我前进的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出来,要像竹子一样拔节生长。

重新审视师生关系

记得刚入职的时候带六年级,翻看教材《分数的混合运算》,这是多么简单啊!于是我带着满心欢喜走进教室,然而,一节课下来现实给了我当头一棒。通分不明白的,运算顺序混乱的,书写不清楚的……真是让我抓狂又头疼,对那些不让人省心的孩子发完火之后更是一整天都提不起劲儿。2017年,我有了自己的宝宝。成为妈妈后,我再看学生时,心态更加平和,对那些待优生也多了一份理解和包容。有时课堂上我会和他们开个小玩笑,课下也会主动找他们聊天,并适时地向他们推荐我喜欢看的教育节目。我会带头阅读,营造读书的氛围,一部分学生逐渐被我感染,甚至有的会主动向我讲述他阅读《山海经》后的收获。有个女生比较大胆地评价我“仍然和以前一样一本正经,但是最大的变化是眼神不再犀利,而是多了一种柔和”。

期待破茧成蝶

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教育何尝不是如此。2018年5月,在宝宝刚满一周岁还未断奶时,我克服种种困难,和其他3位老师代表学校到上海参加博鳌数学论坛观摩会。在这里,我第一次目睹俞正强、唐彩斌老师的课,尽管他们风格各异,但都能于无形之中使数学思想在学生心中留痕。他们拓宽了我的視野,我开始思考如何让自己的课堂也生动有趣起来、如何在课堂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数学的核心素养就应该体现在是否能够运用数学的眼光认识世界、分析和解决其中的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活动中,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实际生活的经验中提取教学素材,用接近学生的话语启发和引导,不搞一刀切,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断地学习思考,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未来,我依然会坚守我的梦想,用思想的火花照亮教学的时光,做一株会思考的芦苇,做一名善于思考的教师。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图强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

猜你喜欢

海淀区竹子青年教师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青年教师“赴考”
大熊猫吃竹子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竹子的中间,为什么是空的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科技筑梦,创新成长
竹子长得有多快呢?
秋收:胭脂米重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