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系统改造与优化运行实现安全高效生产

2019-09-10刘艳华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44期
关键词:安全隐患

【摘 要】随着生产设备和管网流程老化,运行效率变得低下,且存在腐蚀穿孔等安全环保隐患。本文基于采油系统地毯式隐患大排查,通过制定更新站内分气包、改造炉子直通流程、实施压力节点管控等措施,持续提高现场安全本质化程度,确保了采油系统平稳高效生产。

【关键词】系统改造;优化运行;节点管控;安全隐患

1 背景

对于一个老油田来说,部分设备运行时间长、管网流程腐蚀老化已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维护油区安全稳定和高效生产的任务繁重艰巨[1]。在采油系统中,单井产量由管网汇集到注采站计量间,计量站液量经水套炉加温后进入气包液气两相分离,部分气量供炉子燃烧,其它气体随油水混合液进入系统外输至接转站,但气包和水套炉作为压力容器,大部分运行时间长、无整体切断直通、未经安全检测注册,且部分已经存在腐蚀现象,一旦腐蚀穿孔将无法及时切断流程而造成重大安全环保事故。而水井洗井、水井放溢流、油井热洗、作业洗井、精细过滤反冲洗等日常工作产生的外来液导致采油系统瞬时流量大,若未得到有效管控易造成压力容器、管网流程超压运行,加大了事故发生的概率[2]。

2 精细流程改造与优化运行措施

2.1 开展采油系统隐患大排查活动

组织开展采油系统地毯式隐患大排查和风险大整改活动,夯实冬季安全生产基础,为稳产上产、创效增效保驾护航。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和细则,对采油系统的单井管线、计量站内设备及流程、集输管网、现场三标管理等进行详细检查,分类汇总风险隐患,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间。活动中共排查井站各类隐患125项,已整改114项,上报上级部门协调解决11项,持续提高现场安全本质化程度,确保了采油系统冬季安全高效生产。

2.2 更新站内隐患气包,确保设备运转安全

管理区在用气包21个,其中4个气包已注册,但仍有17个未进行安全检测注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基于采油系统隐患大排查,选取存在严重隐患且未注册的10个426型气包更新为600型气包,其中:存在腐蚀现象的3个(5#站、7#站、10#站),运行年限超过7年的5个(2#站、3#站、9#站、11#站、17#站),末端站运行压力较高的2个(单1#站、单2#站);选取运行时间长、提温效果差、处于重点节点的2个230KW水套炉进行更换(西2#站、7#站)。

2.3 改造炉子气包流程,小直通升级大直通

传统模式下,计量站水套炉盘管穿孔时可倒直通甩掉炉子,但气包均直接连于外输干线流程,一旦发生穿孔事件将无法甩掉气包,只得全部停井倒放空,处置时间长、见效慢,易发生次生事故[3]。将水套炉与气包流程整体考虑,升级改造水套炉进出口小直通,将水套炉小直通从炉子进口扩展至气包出口形成炉子和气包的大直通,便于干线压力超出预警值或气包水套炉任何一个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甩掉,确保安全环保生产,且避免了因应急处置而全线停井造成的产量损失。

2.4 实行压力节点管控,确保系统平稳运行

在日常工作中,水井洗井、水井放溢流、油井热洗清蜡、注水站精细过滤反冲洗外输、部分作业洗井等流体均进入采油系统,由于瞬时流量高,很有可能促使压力超出预警值,造成系统运行紊乱[4]。规范采油系统外来液日常管理,实行施工过程压力节点管控,专业管理岗或专业化班站提前将可能增加采油系统液量的工作计划及压力预判值上报至生产指挥中心,进行全区统筹安排,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由管控岗利用四化手段对施工过程进行压力管控,直至施工完毕、压力恢复正常,确保采油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

2.5 加强系统隐患治理,确保冬季正常生产

鉴于单井管线、集油干线压力冬季将会有所上升,建议在全区范围内入冬前开展一次采油系统安全隐患地毯式排查和整治活动。从“采油单井管线-计量站内设备及流程-集输管网”三个层面开展工作,推行“三标”和本质化安全管理,排查并整改隐患114项,更换单井管线6条共计3350米,更换站内气包10个、水套炉2个,更换集输干线1条共计400米,确保了采油系统冬季安全高效生产。

3 结论

实施后见到了明显效果,冬季生产安全、高效、平稳运行,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通过对部分气包、水套炉等压力容器的更新,减少了可能发生的腐蚀穿孔、环境污染、人员伤害等隐患,实现了安全环保生產。

(2)通过“小直通升级大直通”管网流程改造,发生异常时能够及时做出应急处置,确保了员工和周围居民的人身安全,也为其它计量站内隐患整改扩宽了新的思路。

(3)探索实施压力节点管控,确保了采油系统平稳运行,减少了因系统紊乱造成的产量损失,为确保社会石油供应量提供了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刘亚军.确保安全高效生产的机电设备管理优化[J].机械管理开发,2013(2)

[2]洪新林,徐海霞等.滨南油区低渗透油藏潜力及技术对策[J].承德石油高等专业学校学报,2008,10(3):1-4.

[3]于梅花,等.精细化管理保障安全生产[J].机电安全,2012(8):16-17.

[4]孙权,焦斌.实施精益化管理创安全生产水平[J].中国矿业科技文汇,2013(3).

作者简介:

刘艳华,1984.11月出生,2011.7月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从事石油开采工作,工程师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滨南采油厂)

猜你喜欢

安全隐患
计算机网络的防御策略技术
建筑施工用电的安全隐患与防治策略
风电场集电线路隐患排查及防范治理措施
医院信息网络系统及其安全管理
浅谈冶金装饰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