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笔绘景 画意诗情

2019-09-10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冬景妙笔郁达夫

主持人语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其语言优美凝练,结构灵活自由。写景散文是我们接触最多的文体,它或描写、或议论、或抒情,语言精致、形式多样、意蕴丰富,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而写景散文之所以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主要在于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景,让我们在诗情画意之中领略自然美景的独特魅力。

画意诗情的呈现得益于作者运用妙笔来绘景。所谓妙笔,一是巧妙借助绘画技巧,展示斑斓的色彩,勾勒多种形态,增强景物的视觉冲击力;二是巧妙运用语言技巧,将自己对事物的感知和情感充分表现出来;三是借助客体的动态来烘托主体之景象,往往还会将动与静、形与神、张与弛、虚与实、详与略等手法巧妙结合,综合运用于一篇文章中,使景物更有风韵。

此外,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还与真挚的情感分不开。在妙笔细致刻画景物的基础上,还融入了主体的情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写法。妙笔绘景使文章呈现出清丽、隽永的绘画美,使写景散文具有诗化的艺术特征,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情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下面,我们以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为例来细细品赏其艺术特色。

名家美文

江南的冬景(节选)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paziergang(散步)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仿不多。譬如说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PeterRosegger1843—1918)罢,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

(选自《郁达夫文集》)

各抒己见

老師:郁达夫的这篇文章刻画了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天气下的江南的冬景,字里行间充满了“画意诗情”,流露出作者对江南冬景的热爱,而这些主要在于妙笔的作用。

王博: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写了许多很符合江南冬天特点的景物,有芦花、乌桕叶、乌桕籽、野草、微风、阳光等,生机盎然。

王雨晨:我觉得这位同学没有抓住关键点,我们应该抓住一些修饰语,比如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乌桕籽、赭色的野草、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白色的、火红的、雪白的、和煦的、温暖的,这些五彩的文字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幅明丽、绚烂、生机盎然、和煦温暖的江南冬景图。

老师:对,王雨晨同学补充得特别好。以色彩入文,给画面着色,这样写会使文章更有诗情画意,更加丰满耐读。这种写法很是值得我们学习效仿。另外,巧借诗句,也将江南冬景推向了一个新的意境,增强了文章的意境。

李强:作者以诗写景,弥补了没有说尽的意味,绵延了没有抒尽的情思,行文跌宕多姿,富有诗情画意,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程呈:郁达夫经常在散文中引诗入文,他的散文充满浓浓的书卷气,避实就虚的写法弥补了文章里未能道尽的深意和情愫。这样写,也使得内容不再平淡,更富有诗情画意。

王一晨:江南的冬景美不胜收,美得有品位。这种美被表现得如此突出,在于这多重的对比。通过对比,真正表现出了江南冬景的特点。

老师:一切景语皆情语。江南美好的冬景中处处洋溢着作者对江南冬景的眷恋和热爱,所以他精心锤炼,认真琢磨,在细腻、清新的妙笔叙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

有的放矢

综上所述,“读好文章,如饮醇酒,久而弥笃”,写景散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现代散文的艺术画廊,为我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在品味美文时,除了把握生动绝妙的语言艺术外,还要注意写作时的章法、条理和层次。其次,还应感知自然,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将自然美景摄入;抓住色彩,运用多重对比,突出景物特点;妙笔绘景,将自然美景细致描绘;生动再现,让读者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

猜你喜欢

冬景妙笔郁达夫
阅读《江南的冬景》的两种方法
吴描玉
冬景
赴七里张家塆村采风有感
贵人
早冬
追白云
从《故都的秋》看郁达夫与北京的关系
《郁达夫手稿:〈她是一个弱女子〉》
不是所有的坦白都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