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知识”到“教思维”

2019-09-10谢扬烁卢超群丁海燕

科教新报 2019年43期
关键词:平江县平江工作坊

谢扬烁 卢超群 丁海燕

“靶向培训”助力教师思维转变

10月18日,记者从县城驱车赶往童市镇小学,参加平江县教育局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在示范公开课上,该校青年教师池洁文和送教老师刘玲对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进行了精彩演绎。

在观摩完刘玲的示范课后,池洁文告诉记者,相比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刘玲在课堂上引导孩子们自主提炼课文思想,对相关知识点的思维发散方式让她很受启发。

与池洁文感触不同的是,童市镇小学校长刘少锋更多的是欣慰,她告诉记者,为了改善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学校对校内语文教师进行问卷式调查,并向学区、县里递交了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培训要求,县里立刻组织教研团队进行考察调研,为童市镇小学量身定做了这次送教下乡活动,完成了一次精確的“靶向培训”。

“乡村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很大。”谈及这几年的送教感触,刘玲告诉记者,改变最大的是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过渡,“以往乡村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一板一眼,课堂上缺乏活力,但如今在他们自主设计的课堂教学体系中可以清晰地看见整个思维转换的过程。”

“梯度平台”助力教师层次发展

在组建教师培训团队的基础上,平江县以县级为纲领、学区为统领、学校为主体,构建了适应平江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三级系统,走“层次化构建教师培训体系”的路子。这三级系统各有分工,根据各自不同的维度分别构建了相应的教师培训方案。

新城学校资深科学教师彭新成向记者展示了《平江县工作坊坊主与成员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协议书》(简称《协议书》),他告诉记者,县里成立了县级、学区级、校级的三级教师工作坊,平台的差异刺激着教师发展的内生动力,学员参加工作坊既有压力也有鼓励,每个学期坊主都要向坊内学员提出要求,督促他们学习进步;为了规范奖励措施,工作坊更是制定了条理明晰的规章制度,在完成相对应的任务和要求后,即可完成学员、成员、教员的转变,教学水平在转变的过程中也得到稳步提高。

分级管理是培训走向成熟的标志。两年前,新城学校科学教师工作坊的尹钢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新进教师,在与彭新成签订了《协议书》后,彭新成为其量身定制了契合自身发展的专业规划,从备课到教学给出充足意见。“仅仅备课这一方面,就设计了三级打磨,即初建、重建、再建,力求在每一个细节提高他的教学水平。”彭新成说。

“随着平江县教师培训平台的层次化建设,‘手拉手’式的研训一体化不仅带着教师进步,也构建了一条宽敞明亮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通道。”平江县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李勇告诉记者,在平江,像尹钢一样通过教师工作坊提升教学能力的老师正逐年增加。

“长短规划”打造平江师训模式

2018年数据统计显示,平江县在职中小学教师有8687人。如何提升教师队伍质量,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平江县出台了《平江县名师工作室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

县级对教师培训有长期规划,而学区和学校的名师则是长期规划的具体实施者。平江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徐彬告诉记者,自县级规划落实下去之后,学区和学校都开展了对本级教师队伍三到五年的短期规划。“对每所学校都有一个初步主题,通过建设教师工作坊、送教下乡、学科构建和课程设计等一系列方式,落实对教师队伍的短期规划,接轨县级下发的长期规划。”

而为确保教师培训这艘大船平稳航行,平江采取专项列支、专项审核、专人审批确保学校公用经费的8%足额用于教师培训,5年来累计投入3000万元,用于夯实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基地功能。目前,基于县级、学区、校级的三级教师培训系统,已经覆盖平江县的教师培训网络。同时,“全国首个公益援教项目——春晖学院”已成为平江教师培训的亮丽名片。

深化教师培训,发展优质教育,平江县做的远不止如此。“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形成一个完整的县域教师培训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平江师训经验’。”李勇说。

猜你喜欢

平江县平江工作坊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毛泽东为何特别关注平江惨案
游平江路
“平江晒书节”开启“24小时”不打烊
贫困地区县域整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童心艺海炫彩未来
麻阳:相聚工作坊研修共提升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赫山区小学语文工作坊促教师专业成长
平江县油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