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发挥

2019-09-10万懿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教育模式逐渐发生转变,越来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学科,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了小学教育中的主要问题。本文立足于此,分析在小學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略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学习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8-0232-02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入门阶段,也是基础阶段。这个时期的数学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意识,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就目前来说,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教学效率。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数学是一门抽象、逻辑思维强的学科,小学知识大多是基础概念,但是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差,学习起来相对困难,从而会产生畏惧心理,久而久之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不愿意被课堂束缚,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作业模式单一,大都是以计算练习为主,学生被淹没到无尽的题海中,不但不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反而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学习压力,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1]。

2   小学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策略

2.1  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很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但是往往又缺乏耐性。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投入到小学数学学习中来。对情境的创设一般有以下几种:①问题情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以此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问题的答案。②趣味情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小学生的特点,创设趣味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③生活情境,数学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应用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教师利用生活情境可以拉近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

一般情境创设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教育性,情境创设要求通过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创设的情境必须和教学内容相关,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才能让学生从中学习知识。第二,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要把握好问题难度,太难或者太简单都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第三,关联性,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的各行各业,所以教师在情境创设中要注重情境和生活、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数学素养[3]。

2.2  应用多媒体教学,降低问题难度

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和教育整合下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视频、图片、声音等形式给学生进行多种感官刺激,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多媒体教学还能利用图片、视频展示,将数学教学中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购物的动画,并将售货员和消费者之间的购买行为动态化,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民币的作用、类型和面值的换算。如此一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但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是传统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教师要注重多媒体教学的使用频率,避免喧宾夺主。否则不但不会提高学生积极性,反而给学生造成视觉疲劳,影响教学效率[4]。

2.3  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兴趣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在寓教于乐中获取知识。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制定相应的训练目标;其次,教师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游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再次,教师在游戏教学中要注重对游戏环节的把控;最后,教师进行游戏教学总结。在此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游戏教学的幅度不宜太大,以不打扰到其他班级上课为主;其二,游戏设计要具有寓教于乐的意义,让学生通过娱乐学到知识;最后,游戏教学注重的是全体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规则意识。

2.4  实践教学,强化知识认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同样重要,手脑并用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提升操作能力。具体应用主要有两种:第一,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教学中的教具。利用教具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强化学生思维锻炼。如学习《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利用三角形教具向学生展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此强化学生对三角形分类和概念的理解和记忆。第二,挖掘生活中的教具素材,如小学低年级学习计算的时候,可以利用木棒的数量代表计算中的数字进行木棒的加减,帮助学生打好计算基础;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牙膏盒、包装盒等长方体的物体展开教学,观察其表面积的组成,从而加强对长方体表面积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实践教学,不但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帮助学生锻炼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是决定教学效率的关键,对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学生思维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希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利用多媒体教学,降低问题难度;利用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兴趣;利用实践教学,强化知识认知,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晓言.关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分析[J].才智,2019(8).

[2]谢大锐.略论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发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5).

[3]吴玉兵.关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分析[J].学周刊,2018(35).

[4]曾林明.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课堂中学习积极性探讨[J].学周刊,2018(10).

【作者简介】

万懿(1969~),男,汉族,甘肃天水人,学历:大专,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学习积极性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军校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