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对初中化学教学的优化方法

2019-09-10陈洁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优化方法初中化学信息技术

陈洁

【摘 要】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普遍应用,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缓解了教学压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思维、拓展思维、创新思维。而初中化学作为理科生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初中生而言,也是学好高中化学至关重要的一个关口。基于此,本文围绕着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发挥的优势,针对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展开全面论述,旨在验证信息技术实际应用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化学;教学;优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8-0183-02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而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知识时,往往被微观世界的结构组成以及化学反应原理弄得一头雾水,无从下手。针对这情况,初中化学教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多媒体教学设备与传统的黑板板书相结合,在化学基础课程与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并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1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优化作用

1.1  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过去,在利用黑板板书的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机械式的讲解以及不停地书写,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有效教学时间,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是很满意。而借助于信息技术所衍生出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清晰直观地将教学内容展示在投影仪或者电子白板上面,同时,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多种强大功能,可以将教学内容转换为丰富多彩的图片、视频、动画等模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所呈现出的不同视觉效果,创设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互动环节,使学生参与互动讨论中来,活跃了课堂气氛,提升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在讲到《氧气》的知识点时,教师事先收集一些关于氧气方面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如在人类呼吸、动物呼吸、燃烧过程、航空、潜水等活动都需要消耗氧气,医学上救助重危病人也需要吸入氧气。当这些清晰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立刻对化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学习后续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1.2  建立空间立体概念,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初中化学虽然属于化学知识的初级阶段,但是从宏观世界过渡到微观世界,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接受和适应能力也参差不齐。因此,信息技术的介入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演示化学教材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转换功能,将平面化学知识转变成为立体化学,通过构造一个化学模型,来增强学生的即视感与空间立体感[1]。在学《分子结构》时,教师以水分子为例,将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分别以空间立体的模式演示出来,并利用多媒体设备的拖拽功能,使氢和氧结合,就构成了水分子。接下来,针对分子中原子的三维排列方式进行演示,来讲授分子结构是如何影响化学物质的反应特性、极性、相态形状、顏色以及生物活性。在演示过程中,学生可以针对某一个知识节点提出质疑,教师负责解疑释惑。借助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及时快速地获取教学反馈信息,为后续教学过程中的查缺补漏提供先决保障。

2   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初中化学教学的方法策略

2.1  密切联系生活,创设生活情境

化学知识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紧密联系到一起,并在教学课堂创设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在讲到《化学肥料》的知识点时,教师通过投影设备,将事先制作好的教学课件播放出来,以农业生产为切入点,直接定格在农民耕种施肥的画面上,学生立刻被带到繁忙的耕种场景中,此时,教师将化学知识点融入教学课堂,讲述氮肥、磷肥、钾肥的化学反应原理,强调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正确引导学生学好化学在未来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时所发挥的积极促进

作用。

2.2  真实模拟化学实验,解决化学实验难题

化学实验属于初中化学的必修课内容,但是对某些化学实验来说,不仅危险系数高,严重的还会发生爆燃、爆炸、中毒等事故。在传统的化学实验课堂,化学教师出于安全考虑,往往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实验环节,而将实验步骤转换为口头讲述,这样一来,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流程与化学反应原理只停留在书面上,很难吸收和消化重要、关键的化学知识点,直接影响到化学成绩的提高。如钾与水的反应容易产生爆炸现象,白磷的燃烧实验容易灼伤实验者的手臂,浓硫酸与浓碱具有较高的腐蚀性,溅到皮肤上面很容易留下伤疤,液态汞具有较高的毒性等,以上这些化学实验,危险系数较高,但是,这些化学实验全部都是重点内容[2]。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化学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将这些动态的化学实验过程转换为逼真的动画演示过程,从化学反应物的特性展示开始,遵循教材上的实验步骤,一步一步进行演示,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但感受到了真实的实验情境,而且也能够掌握化学反应原理,同时也确保了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对提升教学效果大有裨益。

2.3  信息技术与板书融为一体,夯实学生的化学知识

根基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的实际应用缓解了化学教师的教学压力,但是,部分化学教师一味地依赖信息技术,忽略了传统黑板板书的重要性,尤其在讲到化学反应公式时,如果不结合板书,反而会使学生记忆不牢固,对反应原理记忆不扎实,久而久之,在学生做化学习题时,就会陷入解题瓶颈。因此,化学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同时,将其与黑板板书结合到一起,使二者之间形成共融共通共进的良性教学格局。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区分开知识难点与重点,抓住化学知识的核心点。如: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式:2Mg+O2生成2MgO,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生成 Fe3O4,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生成2CuO,看似简单的化学反应原理,却属于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反应过程、化学反应现象展示在屏幕上,然后将化学反应式写在黑板上面,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化学知识基础更加牢固。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使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关联到一起,对学生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化学反应原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必将得到进一步升华,化学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将突显出来。

【参考文献】

[1]李斌.浅析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初中化学教学的优化[J].神州,2019(5).

[2]黄燕.简析信息技术对初中化学教学的优化策略[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3).

猜你喜欢

优化方法初中化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查询优化方法研究 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灵活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