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9-09-10董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能力

董成

【摘 要】物理是高中階段学生学习的重点以及难点,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对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验证,动手操作能力也能够得到全面提高。新的课程标准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实际特点,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8-0177-02

物理与其他学科不同,属于以实验作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的学科,实验对物理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包含了诸多实验的内容,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对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部分高中物理教师单纯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新能力很难得到提高,为此教师需要积极调整教学模式,改善实验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   现阶段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系统的研究物理学的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物理的理解和认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显著增加,很多学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将主要的学习精力放在物理理论课教学知识的学习中,忽视了自身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实验课中,很多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听讲不够认真,实验过程敷衍了事等问题,对参与实验的兴趣比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1]。

1.2  学生对物理理解不够深入

物理是高中教学的难点,知识的内容比较抽象,很多学生受到自身学习基础的影响。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被动的模仿实验流程,对实验的目的和结果缺乏正确的理解,这也导致教师精心设计的实验环节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学生未能够通过实验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需要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点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物理综合能力。

1.3  教育理念陈旧落后

新的课程标准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之中,以此来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多物理教师对实验教学的理解存在偏差,实验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这也导致实验教学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2]。

2   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2.1  提高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兴趣

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参与实验,学生能够对物理知识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记忆,明确物理的基本规律,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合理的策略,提高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兴趣,促进学生操作能力以及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如讲解滑轮实验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类材料制作滑轮,这个过程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兴趣,制作滑轮时,学生能够对力的分布知识形成初步的认识,从而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3]。在电学相关实验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各种电路进行操作,以此来实现实践能力的提高。

2.2  创新实验教学设计

物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比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也需要具备足够的创新能力,单纯依靠理论知识的讲解很难实现教学要求,为此教师应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创新实验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如在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入实验室,亲身感受光滑的木板、电源、纸带、打点计时器等实验器材,组织学生自行记录实验数据,并利用实验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进行系统的推导,以此来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实验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教材内容与实验内容紧密结合,详细为学生讲解各类实验器材,使学生对实验能够形成直观的认识,在实验期间,教师可以将两种不同的打点计时器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之间的差异,使学生能够正确的选择实验器材,以此来实现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4]。

2.3  提高实验内容的探究性

为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教师需要在选择设计实验内容的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实验内容的探究性,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主创新[5]。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分析摩擦力的相关内容,完成课堂导入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倾斜的木板和橡皮验证摩擦力的存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对橡皮滑落的时间准确记录,此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何延长橡皮滑落的时间,学生通过思考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增加橡皮的重量,改变木板的材质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影响摩擦力的主要因素形成基础的认知,配合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对理论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物理实验课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积极调整教学策略,合理设计实验环节,提高实验的探究性和开放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过程中,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欣羽,崔雪梅.翻转课堂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4).

[2]吕玉珍.基于高考电学实验试题设计的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7).

[3]杨磊.基于STEM理念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具制作综述——以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Z1).

[4]薛高世.翻转课堂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教学设计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2).

[5]田华.探究性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物理通报,2019(1).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研协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高中物理解题中推理法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