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2019-09-10朱善祖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策略

【摘 要】初中物理是一门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的学科,初中生刚刚接触到物理学,对一些理论教学内容的学习比较吃力,长此以往,可能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引发学生的学习疲劳。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大多数都是照本宣科,按照物理课本的知识体系进行讲解,并且学生的学习也遵循着教师的教学步伐,这种捆绑式的教学方式有待改进。因此,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是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成效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对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相关研究,希望可以为各位教育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8-0160-02

初中物理和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知识的形成层面,初中物理知识通常都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实验性,知识层面大多具有一定的抽象化,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的知识去解释,这也间接表明了物理学科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极大促进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通过生活化的现象帮助学生去理解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识,并最终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1]。

1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弊端

1.1  课堂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现阶段我国的初中物理教学一直停留在过往的传统教学模式,物理教师把物理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对学生物理成绩的主要保障措施就是“刷题”,进行“题海战术”,强化学生的解题思路,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物理成绩提升有一定的成效,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学习效率不高,学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却只收获了较少的知识。

1.2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

目前我国的很多学校都是从初中才开始接触正式的物理教学,同时由于物理知识的覆盖面比较广泛,学生需要理解的抽象概念内容较多,长期的枯燥教学形式会严重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缺失了学习兴趣,初中物理的学习成果肯定会大幅度降低。

2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2.1  借助生活,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对初中物理教学来说,提升教学成效的关键是在于增加学生对初中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把学生的目光始终稳定在物理教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如果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向一直和生活实际结合一起,学生会展现更多的主动探索动力,因为学生会以为这和他的生活有着更多的相似点。如对汽化、液化以及固化知识点的讲解,如果教师只是从字面层次去解释什么是汽化、液化、固化。大部分学生的思维都跟不上教师的思路,不知道教师说的是什么意思。但如果教师说烧开的水产生的水蒸气现象就是物理中的汽化现象,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的理解汽化,因为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每一节新课的讲解都可以进行生活化铺垫,这样会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物理教学知识。初中物理教师要善于发掘物理课程中的生活元素,通过日常生活现象来引导学生去理解物理知识点[2]。

2.2  進行生活问题提问,展现物理教学难点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知识主要都是一些生活现象的理论总结,是前人根据长期出现的生活现象进行的理论概括。因此,初中物理和日常生活有着更多的联系。对一些物理课堂中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善于发掘新的教学思路,把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去理解物理教学知识的深层含义,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教学难点可以以生活的角度进行提问,也极大方便了学生的物理学习[3]。

2.3  开展生活化教学课堂活动

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都有好奇心,对一些新鲜事物充满了兴趣,这对物理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因此,教师如果抓住这一点,结合日常生活进行物理教学,可以增加物理教学的课堂氛围,改善学生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把生活的兴趣转入到物理学习中,以教学“惯性”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在进行本节课的内容教学时,可以结合初中生动手能力强、好奇心强等特点进行一次“纸飞机飞行大赛”的活动,给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样的飞机飞得比较远呢?”这时,学生通过试验可以得到自己的答案,有的学生说要借助自然风力,有的学生想到了“惯性”,学生的想法比较多,答案也不尽相同。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思考:“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与惯性有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开展了与生活有关的活动,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会对“惯性”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并加深对“惯性”这个词的理解。教师结合生活中与惯性有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物理的意义,从而更加热爱物理

学习。

2.4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

初中物理是一门通过观察和相关实验导出知识的学科,属于自然学科的一种,生活中处处展现了物理知识,因此对初中物理进行生活化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前提是培养学生去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并联想到初中物理知识。这样既能让学生知道物理就在身边,也使学生思考问题有一定的针对性,学习起来很轻松,从而培养学习兴趣[4]。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学趋向生活化是一个明智的教学改进方向,对部分落后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急需进行相应的改变,打破传统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枷锁”,让初中物理教学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合日常生活,让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进行有机结合,以日常生活思维来引导学生学习初中物理,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初中物理成绩,更让学生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参考文献】

[1]闭煜川.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考试周刊,2016(83).

[2]丁正良.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理论认识与实践[J].湖南中学物理,2015(3).

[3]王雷.生活点滴我留意――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探讨[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4(5).

[4]关英超,刘本立.从生活实例切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J].中学物理,2009(6).

【作者简介】

朱善祖(1970~),男,汉族,甘肃敦煌人,学历: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育。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生活化策略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