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2019-09-10刘宏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刘宏

【摘 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初中物理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创新的作用,提出了现阶段初中物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类问题,着重探讨了通过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来改善或解决相应问题的措施。以期通过本文的分析与研究,能够为我国新课改的持续深化推进,提供供参考与借鉴的内容。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8-0119-02

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仍处于持续推进阶段,且新课改也进入到重要时期。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的时代,初中物理学科作为科学学科的一种,会由于物理知识的抽象性认知差异,而导致教学难度的增加,进而制约教学效率的提升。在教育教学背景下,如何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来改变初中物理教学难的现状,成为时下教育部门与中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本文对“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与现实意义[1]。

1   初中物理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作用

物理学科不同于其他理科内容,其不是单纯的工具学科,而是一门极为重要的科学学科,但由于很多物理知识较为晦涩与抽象,导致物理教学的课堂效率难以提升。而通过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相当于改变了传统物理教学的思维模式,这也将打破了原有较为沉闷的课堂氛围,将活跃的氛围归还给课堂。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乐趣,更能充分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与热忱。由此便于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得以发挥,并最终为初中生良好思维模式的养成,奠定下坚实的基础[2]。

2   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模式化问题

在新课改实施的大环境下,很多中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希望通过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转变和创新,来提升物理教学的效率。但在实际课堂应用的过程中,依然有部分教师将教学主体把持在自己手中,这使得学生只能是教学中的“配角”。这种沿用已久的教学模式化现象,不仅会极大地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会因此抹杀掉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特别是针对物理这门科学类学科,有时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不易被学生理解,这就更加突出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但这种教学上的陈旧模式化,必然会影响和制约学生的成长与

发展。

2.2  教学实践环节缺失

对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来说,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同时要兼顾实践教学。尤其是物理学科中所涉及的众多定律与公式,只有要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才能加深理解,并得以运用。然而,很多初中教育工作者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其大多通过理论知识的优先讲解,随后利用所携带的教具和试验器材对学生进行公开式的实践演示。这种操作虽然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但是缺少了学生自己动手的步骤,会逐渐降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欲望,甚至对物理学科失去学习和钻研的兴趣[3]。

3   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措施

3.1  教学模式的创新

要解决现阶段教学模式化的问题,就应从根本处入手,明确物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提升教学效率,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与基础。对此,教师应将物理课堂的教学主体归还于学生,使学生在物理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的遨游和探索,在遭遇到疑难问题等阻碍时,教师作为课堂的辅助者,应尽量采用提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并提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较为抽象化的初中物理知识,更好的被学生所理解和吸收。可选用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在教学前,要求学生对即将学习到的物理知识进行独立的预习与思考,并对无法理解的知识点做好笔记记录。随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将未能理解的知识点做出汇总,并优先由其他组学生做出解答。在知识无法得到有效解答时,教师再将相关的教学知识进行解答。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与独立操作的能力,还能进一步提升课堂气氛的活跃性,也能使学生对较为晦涩难懂的物理知识产生学习与探索的兴趣。这种教学模式在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和推广,这也是新课改背景下,物理学科教学模式得以创新的关键点[4]。

3.2  教学方法的创新

物理教学中的实验部分,是该学科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重要程度有时甚至要超过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因此,物理教师应在教学方法上寻求改变,将物理实验教学充分融入到物理教学工作中,并逐步加大教学实验的教时比例。要清晰的认识到,逐步锻炼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对抽象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与认知,进而掌握物理知识,提升学习质量和教学质量。对此,可通过教学实验和生活实验相结合的形式来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如在进行“升华”与“凝华”的物理知识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回家准备家中衣柜内常用的卫生球和校园内道路旁的小树枝来完成实验。在课堂中,教师应依照学生所组成的实验小组,进行烧瓶、酒精灯、橡胶塞等实验器材和器皿的发放,随后,让学生依照所给出的“升华”与“凝华”原理,来利用卫生球和树枝进行有组别的独立性操作。当操作中出现卫生球粉末被加热而在小树枝上形成凝结的物质时,就表明“凝华”实验完成。而卫生球在加热后也没有出现液体,而是直接成为气体,这也表明“升华”实验在“凝华”之前就已经完成。通过这样的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的实验,既能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又能使学生达到掌握和运用知识的

能力[5]。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所进行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创新,一定要秉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无论是从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上,还是在教学方法的改良与实施上,学生应是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同时,针对物理学科部分知识晦涩难懂,且较为抽象的现象,物理教师应通过兴趣的培养和实验课程的增加,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升其对物理知识的了解与创新能力。这对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作用匪浅。

【参考文献】

[1]王之芳.以生活化教学模式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9(6).

[2]李婷婷,王晶莹,李西营.我国中学物理教育研究的进展与趋势——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课程教学研究,2018(4).

[3]窦红平.关于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

[4]李启国.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

[5]王志刚.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探析[J].学周刊,2012(30).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