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生物学科主动学习影响因素初探

2019-09-10孙丽娇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主动学习高中生物影响因素

孙丽娇

【摘 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到基础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进入到学科教学实践中。从教育发展的角度分析,学生的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主要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是学生的自我认知以及成长过程中的思想意志,外因主要是环境(社会环境、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以及教育形式。由此可见,影响学生学习发展的因素非常复杂。而主动性学习能力的形成,更是与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本文就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实际为探究对象,分析高中生在生物学科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高中生物;主动学习;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8-0112-02

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皮亚杰指出:“有效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否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一方面,学习不是单方面的行为,不能只靠教师讲解知识,提供信息,这种模式的教学只会滋长学生的惰性,养成被动学习的习惯。教学是双向互动的探究性行为,双方都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探究,改进不良的行为,形成科学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学生的自我认知对学习的有效性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学生没有正确地认识自我,不懂得学习的意义,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的有效性也会大打折扣。”这表明,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探究出影响学生主动学习行为的因素,并且对症下藥,加以纠正,从而提升生物教学的效率[1]。

1   影响生物主动学习的因素

1.1  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生物学科是高中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学科。生物学科具有科学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征。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形成长效的可持续的生物教学模式,是一线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可以肯定,影响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的重要因素就是学习兴趣。毋庸置疑,很多学生在高考的重压下,会参与到生物学习活动中,并且认真探究生物问题。但是,这些学习行为都不是主动学习的表现。一部分学生是迫于外部压力,如父母和教师的要求,同学的看法以及对分数的追求。然而,真正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还是对生物的兴趣。有的学生对生物缺乏兴趣,认为生物是一门枯燥的学科,有的学生不重视生物学科,认为生物可有可无。这些都是缺乏兴趣的表现。当学生对生物缺乏兴趣时,就会丧失参与生物学习活动的动力,教师要运用外力才能让学生投入到生物学习中,这其实是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的。

1.2  自我认知和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进行学习的动力。学习动机有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主要是指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发现自己的不足,对学习的渴望,需要通过学习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外部学习动机包括教学环境、奖励与惩罚等因素。在生物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只是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法进行指导,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探究欲望不强,那么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降低。此外,奖励和惩罚也是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要因素。在生物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以及进步的地方,那么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会增强,会更加乐于参与到生物学习活动中。当学生在学习中犯了错误,教师进行适当的惩戒,学生也能够及时改正错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当然,奖励与惩罚需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特性进行因材施教[2]。

2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

2.1  情境激趣,引导探究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影响非常深刻。既然探究了影响生物主动学习因素,就可以对症下药,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生物学习探究活动中。这也是提升生物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式。

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讲述相关的案例将学生引导到相关的情境中,然后进一步设置探究性问题,明确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查询相关资料,掌握克隆技术的相关信息以及发展的历史。并且在课堂上设置主题讨论活动:克隆技术应用的前景探究。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而且克隆技术是一个热点话题,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参与热情也非常高。

2.2  改变模式,提高效率

传统的生物课堂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讲,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也应该转变思路,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尤其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到生物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生物教学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特征,没有哪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既然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就应该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的趣味性,并且愿意参与到生物学习探究中。这是提升生物学习效率的重要形式。

如在讲解“孟德尔遗传定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纪录片以及展示孟德尔的故事和发现遗传定律的历程。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视频的过程中,对科学家的探究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设置问题,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画出课本中的重难点知识,并且进行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当学生无法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加以引导和帮助。只有在生物教学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学生才能够在生物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和获得感。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教师可以立足生物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充分利用实际的教学条件,运用合作学习、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探究性学习法等各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不能仅从理论入手,还需要立足于实践,关注学生的发展层次。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比较薄弱,对自我的认识以及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低,因此,在探索影响高中生生物主动学习的因素时,既要关注内因,也要关注外因。生物学科的内容比较杂。在进行生物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投入到生物学习活动中,并且挖掘生物教学资源,发现生物学习的趣味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旨在转变生物教学理念,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生物学习的有

效性。

【参考文献】

[1]匡军.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与实践——以重庆渝西中学高中生物教学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2]王桔红,马瑞君.新课程背景下粤东地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5).

猜你喜欢

主动学习高中生物影响因素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个人理财》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路径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