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的有效性策略

2019-09-10汪洋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

汪洋

【摘 要】深度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文章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深度学习的起点、力点、原点及远点几个方面来谈深度学习的建构,并在阐述中列举了一些自己教学的实例,有力地说明深度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思考,积累数学的经验和方法,形成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发生的起点;活动与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8-0098-02

“深度学习”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美国学者提出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深度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围绕着一定的学习主题,积极参与其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体验、发展的学习过程。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并能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让学生的思维逐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学生的学习潜能被不断的激发,不断地挖掘,学生就能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随着新的课程改革不断进行,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没有吃透,在课堂上许多新的教学活动浅尝辄止,学生只是学习一些皮毛的知识,而忽视了数学中的逻辑思维,缺少深度,让学生仅仅处在一个“浅层活动”,这样严重影响着课堂的效果。深度学习,主要要求自然化,教师关注学生的自然发生,指向学习的本质,让学生的学习能够真正自发生。笔者在教学时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

1   深度学习的起点——联想与结构

联想与结构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样态和学生面对的学习内容。学生学习的样态就是经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经验的问题。笔者在教学的时候,经常精心设计教案,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当然,教师在设计教案和营造和谐的氛围时,都要根据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能够把需要的新知识与已有的旧知识形成一定的关系,让学生内化,这样学生就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可操作的对象,学习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1]。

如在《分式》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整式、多项式等,今天又要学习分式,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看起来是零乱的、杂乱无章的,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体系的串联,学生就感觉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其实这些知识都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时,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去观察教材的内容,猜想问题的结果,最后推理和联想,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形成自己的结构体系,从而把所学的新知识逐步内化。

在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学生的知识经验不仅包括知识的结构性,还包括知识结构的背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模仿,或者被动地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而是激活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能够获得新的信息,这样才能达到知识的内化,从而有效掌握新知识。

2   深度学习发生的力点——活动与体验

活动与体验是深度学习的主要特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数学学习的主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就要给学生提供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亲力亲为,真正体验学习的快乐。但是,现今的数学课堂,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的任务,就喜欢把知识强加于学生,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少顾及。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自然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自己去解决问题、探究问题。这是当下学生必备的素养,这样才能把枯燥的、符号化的知识打开,激活一些静态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达到学习的目的。课堂也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枯燥无味,而是情感与理智同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充满温度,充满激情。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既要结构性知识,又要接受非结构性知识的背景。学生在学习中,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能够激活自己内在的经验去获取新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验成功的

快乐。

3   深度学习发生的原点——本质与变式

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让学生质疑、探究,或者归纳、演绎等,能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内在的联系[2]。只有这样做,知识的本质才会凸显,学生把握了知识的本质,才能对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度的加工,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如在教学《勾股定理与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这部分的内容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勾股定理证明方法,还要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特定的勾股数。在判定直角三角形时,除了直角以外,可以让学生直接用勾股定理来判定,让学生知道这些,学生才能够举一反三,迁移运用。

4   深度学习发生的远点——迁移与运用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会迁移,会运用。运用是迁移的表征,也是检验学生学习程度的工具。运用既是巩固上一阶段学习的结果,也是下一阶段学习的开始。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表现,通过运用就能有效的体现出来。

“迁移与运用”和“本质与变式”都有着内在的联系[3]。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能准确地把握知识的内在性,然后才能把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迁移与运用。本质与变式是突出对知识内容内化的过程,迁移与运用则体现学生的学习结果的外化,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检验,更是学生对知识的延展与提升。

如笔者在教学设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判定定理,根據图形及教材提供的条件,我们能写出多少结论?教师借用多媒体出示例题,预设一些已知条件,让学生讨论探究。

师:根据刚才的讨论,我看到我们的同学有诸多的新发现,也就是平行四边形有很多的重要性质,利用这些性质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因此,如何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探讨……

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很快就进入了课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这样内化的知识就能得到外显,也能较好地检验学生学习的结果。

深度学习是学生学习的更高要求,是让学生能力真正发挥的有效途径。教师要能抓住教材的核心内容,围绕学科的本质,促进学生学会知识,学会思考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和方法,聚焦思维过程,形成数学核心素养,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触摸到深度学习那道靓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王新甫.促进深度学习,提升数学核心素养[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8(Z1).

[2]周志平.学习共同体的深度学习特征试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1).

[3]高晗.基于幼小衔接的第一学段语文深度学习内容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8(9).

猜你喜欢

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体系下的运算能力
促进深度学习,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结构化学习:数学教育的自然样态
从一道数学试题的命制过程分析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方法
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有序学习探究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思考
乐学· 自主·分享
新常态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之重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