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

2019-09-10张艳祝怡为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2019年5期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护理干预效果

张艳 祝怡为

【摘要】目的:通过对静脉炎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的预防,随后对其干预效果进行临床探究。方法: 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共计人数为100例,就诊时间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之间,  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采用常规留置针护理方式。对于观察组来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结果:对于观察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总发生率为8.0%,对照组出现静脉炎的总发生率为14.0%,通过临床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具有一定差异,X2=3.423,P<0.05。结论:通过进行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干预,对于患者来说具有一定的临床干预和护理效果。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护理干预  效果

静脉留置在现阶段来说操作较为简单,同时输液留置时间较长,穿刺率较高,不受体位影响,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在当前来说静脉留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患者痛苦,但受患者自身及医院因素,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静脉炎的发生,静脉炎一般在穿刺置管后三天内发生,对于患者的医疗成本就一定要增加,不利于患者预后为患者的静脉穿刺增加难度。本文通过采用相关措施以此来进行静脉炎发生率的降低,通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其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共计人数为100例,就诊时间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之间,对于所有患者来说均意识清醒,通过采用随机分法进行分组,其中,组患者人数为50例。纳入标准:经临床查验,患者静脉搏动良好。排除标准:第一,静脉搏动不良。第二,患者带有感染。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护理方式,对于观察组来说采用强化护理方式。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人数为28例,女性现患者人数为22例,患者年龄最低为25岁,最高不超过75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人数为26例,女性现患者人数为24例,患者年龄最低为24岁,最高不超过75岁。对两组患者来说,均采用密闭式静脉外型留置针。通过对患者的体重指数、留置部位以及相关证据材料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異,该研究在现阶段将伦理会批准患者,患者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采用常规留置针护理方式。通过进行皮肤消毒,随后进行穿刺进针,出现回血后,进行针管撤出,并将导管进入血管,嘱咐患者握拳并进行止血带的松开,在穿刺点上进行穿刺日期、姓名及工号的填写,通过对患者信息进行核对,随后进行健康教育。

1.2.2观察组

对于观察组来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强化护理干预:第一,对患者静脉炎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包括患者自身条件及药物。如果患者自身体质较差,应进行高浓度营养液和电解质的输入。第二,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静脉留置针相关培训,加强风险意识,对护理人员的静脉解剖方式及置管方式进行应用。第三,根据普通和高危患者制定不同的方案,对于高危患者应制作标识卡,并采用精密输液器进行输液顺序的合理安排。对于血管刺激较大的药物应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对低速进行严格控制[1],并掌握药物的相关禁忌症,在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在输液结束时应采用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冲管,随后对肝素钠注射液进行稀释(5~10毫升),进行脉冲式正压封管,并严格消毒。第五,进行相关教育,通过对患者相关注意事项进行告知提升患者依从性,尽量不碰水。

1.3疗效评判

通过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进行分析,探究相关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都统一输入SPSS20.0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并用%进行表示,P<0.05,表示本次研究可满足统计学价值要求。

2结果

2.1治疗效果

通过对对照组和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进行临床分析,其中观察组患者中出现静脉炎I、II、III度的人数分别为2例、1例、1例,总共人数为4例。所占比例为4%、2.0%、2.0%。对于对照组患者中所出现的静脉炎的人数分别为3例、2例、2例,总人数为7例。所占比例为6.0%、4.0%、4.0%。对于观察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总发生率为8.0%,对照组出现静脉炎的总发生率为14.0%,通过临床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具有一定差异,X2=3.423,P<0.05。

3讨论

在现阶段来看静脉留置针作为现阶段常用方式,应用率越来越高,静脉炎发生率在现阶段也有所增加,对于护理人员再来一定难度。在目前输液患者安全性作为一个重要的话题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减少静脉留置针尤为重要。根据相关结果表明,对于老年患者采用静脉炎的预防护理效果良好[2]。在现阶段通过对患者的高危因素及高危人员进行床头标识卡的制作能能够加强护理人员的重视,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采用静脉留置针,有利于减少血管壁的摩擦,减少炎症发生。除此之外通过进行滴速控制有利于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据相关文献显示喜疗乳脱膏能够有效改善微循环和疼痛[3],防止静脉炎的出现。

通过进行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两组相关效果的比较,对于观察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总发生率为8.0%,对照组出现静脉炎的总发生率为14.0%,通过临床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具有一定差异,X2=3.423,P<0.05。对于I度患者来说,应进行喜疗乳脱膏的外敷,对于II度静脉炎患者来说应进行磁疗,对于出现III度静脉炎患者来说应进行酒精消毒。

在现阶段通过进行强化护理,对于静脉炎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护理和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玉兰,官文娟. 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5):75-78.

[2] 张瑞芳,高秀英,胡丽莉. 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 河北医药,2012,34(15):2379-2380.

[3]吕小兰. 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观察[J]. 心理月刊,2018(02):148.

[4]谢圆圆,王娅琴. 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2):577-578.

[5]谢圆圆,王娅琴. 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2):577-578.

猜你喜欢

静脉留置针护理干预效果
灵动耳环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艾滋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配合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的护理分析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与护理进展
伪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