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校长如何实施教学管理

2019-09-10杜效儒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观念教学管理

杜效儒

【摘 要】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学校的所有活动都是紧紧围绕教学展开的,而校长是教学活动的首要领导者,为了确保本校教学工作高效开展,校长必须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管理水平,让学校教学工作开展的更加顺畅。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学观念;校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0221-02

学校管理活动越来越向“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转变,为了顺利推进学校管理工作,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保障每一位教师的权益,需要一位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领导者,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引领学校教学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所以,小学校长应当顺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发展,有效落实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注重管理方法的科学性,不断创新管理策略,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办学水平

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从目前来看,由于广大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如果仅依靠自己学习新的教学、管理理念,转变教学观念,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成效。因此,这就需要校长以身作则,积极探求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指导方法,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力图在短时间内让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得到质的提升,提高办学水平[1]。

在转变教学观念的过程中,要求教师正确的看待后进生,每一位后进生都不是自己心甘情愿掉队,而是因为基础很差,知识理解程度不够,认知能力差,甚至也会跟学生的家庭环境有关。但是这些都不是教师放弃对后进生帮助的理由,教育教学的目的是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发展,而且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针对后进生的教学和教研蕴含着的深刻的教学规律,需要以校长为首,带领广大教师形成正确的认知,并通过组织教研活动,积极寻求帮助后进生进步的教学方法策略。又如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关心学生的分数转变到真正关心学生身上,关心学生做人,使教育教学真正回到教学生做人的教育根本上,这样对学生的后续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教师要通过关切的语言,亲切的行为,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从中感受学习点滴进步所带来的快乐。

这些教学观念的转变,需要教师与学生的长期磨合,也需要教师认真钻研学生的心理,把握学生的心理规律,以便找出帮助学生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更需要校长不断更新管理思想,加强教学计划、程序的管理,让校长的管理思想成为广大教师教学的风向标。

二、组建优秀师资队伍,强化教学管理责任

教师队伍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抓紧、落实教学管理责任,细化教学管理制度,是校长的责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教师是教学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因而,校长要真正把精力投入到教学管理中,组建优秀的师资,选择业务熟练、责任心强和富有管理经验的教师担任教学管理领头人,组成人员也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这样才能在师生中有威严,助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2]。校长也要以社会进步和市场完善需求为基础,对师资队伍进行专业化建设,把师资队伍质量作为一项战略工作。通过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对教师的科研、教学进行统一化指引,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程度,对学校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硕果累累。同时,要强化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教学管理责任,让班主任成为班集体的核心人物。因为班主任是学生朝夕相处的朋友,学生会以班主任为标杆,所以,班主任的言谈举止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因而,班主任应该运用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引导,把全新的教学、管理理念渗透给学生,让教学管理自身也成为一种改革,也让学生在德育、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作为校长,也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从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中汲取营养,使班主任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

校长应该以思想教育为切入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意识到在目前教育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要想脱颖而出,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增加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引导教师热爱教育岗位,学会无私奉献。当教师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教育观之后,教师发展就会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广大教师意识到“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三、建立和谐关系,努力办好学校

学校是教育的大集体,学生脱离了校园生活很难成才,而且学校教育也牵扯千家万户和社会各个层面。作为校长,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不仅要抓好教学质量,也要培育好外部环境,和当地政府以及各级部门搞好社会关系,取得外部环境对学校工作的支持,这样会获得相应的政策扶持,让学校工作开展得更加

顺利[3]。

因为校园管理涉及各个层面,校长仅凭一己之力,很难将各层关系妥善处理,这就需要各个年级的管理者以及各教师的配合。在协商工作时,校长要保持热情,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管理者和教师,就事论事,和平相处。为了增强各级领导、教师之间的凝聚力,校长要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开展文体活动,在活动中,帮助教师相互了解,相互促进,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使学校的各种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群体的力量也会得到展现,提升整个教学队伍的凝聚力[4]。

同时,和谐的关系也与学生紧密相关,师生是教育工作开展的直接对象,没有学生就不能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所以,除常规教育外,要注重对学生礼仪、德育等方面的教学。如见到老师问声好,同学间团结友爱,老师主动关心学生。在这样的关系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尊重,体验到和谐师生关系所带来的幸福感。这些和谐的关系,都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校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汲取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从本学校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大胆创新、大胆突破,进而从根本上实现学校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同时,因为管理一个学校不是嘴上的功夫,需要实际行动,需要各级部门之间的协商。所以,这就需要以校长为首的各级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针对具体的学校工作、环境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范淑杰.小學校长管理中的归因理论分析[J].中华少年,2015(22).

[2]袁兴强.浅析小学校长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J].新课程(上),2015(8).

[3]王智超.学校改进活动中校长与教师转型的实现——基于分布式领导思想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3(11).

[4]刘文兴,廖建桥,黄诗华.不确定性规避、工作负担与领导授权行为:控制愿望与管理层级的调节作用[J].南开管理评论,2012(5).

猜你喜欢

教学观念教学管理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协调各种关系学习先进理念完善管理制度
大数据视角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探讨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