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教育的城乡差别与对策

2019-09-10闫莹莹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对策

闫莹莹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年加快,农村人口数量也呈现出逐年递减态势,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加入城市外来务工群体,而农村的行政区划也进行了重新调整,使得教育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尤其对调整后保留的小学教学点来说,与城市小学教育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主要体现在农村小学教育的小班额现状、硬件设施较落后、师资力量较薄弱、兴趣培养内容较少等方面。因此,本文将围绕小学教育的城乡差别,针对如何缩小二者之间差距所采取的有效对策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教育;城乡差别;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0219-02

教育部媒体报道,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的普通小学16.18万所,在校小学生人数达到10339.25万人,在这一庞大数字的背后,大班额班级数量逐步下降,小班额班级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但是,随着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政府相关惠民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可以选择在城市就读,这就导致农村小学的生源问题成为一项棘手问题,加之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城乡的小学教育仍然存在较大差别,如何摆脱当前农村小学教育困境,成为教育教学领域近几年广泛关注的焦点

问题。

一、小学教育的城乡差别分析

(一)班额的城乡差别

以本地区农村A小学为例,在近几年的时间里,A小学每一个年级的班级人数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尤其在近五年,A小学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级,而且人数最少的班级只有5名在读学生,最多的班级人数没有超过25人,本地区大多数农村小学班级人数基本都介于10人左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城镇小学,少则3—5个班级,多则5—10个班级,而每个班级的人数都在35—45人左右,面对生源数量的差别,农村小学在教育教學质量以及生源竞争实力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影响了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1]。

(二)基础设施的城乡差别

城市小学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先进,宽敞的教学大楼、标准化的塑胶跑道及运动场地等一应俱全。而农村小学的基础设施相对陈旧,即便有的学校教学楼进行了翻新重建,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在部分电子教学媒体设备上仍然逊色不少。这就使得农村学校学生在接收信息技术等内容上受到限制,在活动器械与活动方式上也有差别。

(三)教育教学设施的城乡差别

目前,国内各大中小城市的小学已经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模式,网线的布设也实现了“班班通”,包括图书室、健身室、美术室、音乐室、实验室、计算机室在内的多功能智能教室大部分已经投入使用,而且根据小学生需要,有的学校还设置了舞蹈室、医务室以及心理咨询室。相比于城市小学,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设施相对落后,虽然农村学校的教室也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学方法陈旧,部分教师也很少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几年,农村小学相继也建立了实验室、音乐室等教学场所,不过,使用率相对低下,内部设施也并不完善,这就使一批优秀学生的发展受到制约。

(四)师资力量的城乡差别

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而对农村小学来说,由于部分师范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家庭环境的制约,对农村的教学并不热心。近几年虽然施行农村教师补助政策和职称评聘倾斜照顾政策,让农村教师在经济上和职称评聘上均得到实惠。但多数教师宁愿选择留在城市工作,也不愿赶赴农村任教,这就使得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而据权威机构统计表明,农村男教师的比例为30.19%,女教师比例为69.81,城市小学男教师比例为22.76%,女教师比例为77.24%,这一统计数据也说明,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这也给教育教学质量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在教师学历方面,农村专科以下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11%左右,而在城市小学当中,这一区间的教师比例在5%以下,这就说明,城镇小学教师的学历普遍高于农村小学教师的学历。

二、缩减小学教育城乡差别的有效对策

(一)针对农村小班额现状,采取因材施教策略

对城市小学来说,由于班级学生数量较多,教师精力有限,无法形成一对一的教学指导模式。而农村小学,班级学生数量少,拿本地区农村B小学来说,一年级学生只有4名学生,全校学生还没有城镇一个班的学生多。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恰恰可以采取“一对一”的教学策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与优势,给这些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和机会。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当中,教师可以走近每一位学生,倾听他们身上的闪光故事,通过这种方法,使每一个学生凝心聚力,劲儿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完成学习目标,并且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二)宏观政策调控,加大资金投入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方针,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应对农村小学进行资金扶持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帮扶,在教学楼、运动场地、校园绿化、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在师资力量上,也应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尤其在教师的编制安排、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应给予特殊照顾。并鼓励城市优秀教师走进农村教学岗位,实行岗位轮换制,弥补农村师资力量不足的

局面[2]。

(三)提供专业培训机会,建立城乡教师资源共享体系

由于农村教师接受外部专业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使其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沿用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导致教学质量提升不明显,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针对这一情况,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放宽政策,为广大农村教师多提供一些进修、继续教育、专业培训以及参加公开课的机会,使农村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流程、升级教学评价体系。此外,利用互联网资源,教育部门应建立并运用城乡教师资源共享体系,城镇小学与农村小学教师之间可以借助交流平台,畅谈工作内容、交流经验心得,对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在共享平台上与大家分享,这样一来,就使城乡小学教育教学理念实现了共通共融。

三、结束语

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解决了农村适龄儿童“上学难”这一根本问题,但是,小学教育的城乡差别仍然是当下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只有城乡小学教师与学生联起手来,共同搭建一个知识共享、资源共享、教育理念共享的平台,才能实现缩小城乡差别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董文浩,孟凡遵,孟雪.小学教育的城乡差别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7(7).

[2]叶王静,刘莉萱,张欣乔.改善城乡中小学性教育现状及其意义[J].青春岁月,2019(2).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简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