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措施探究

2019-09-10王洪兵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朗读能力语文教学小学生

王洪兵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各项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朗读作为语文四要素之一,对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朗读的教学重视度还不够,学生朗读能力培养与提升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制约因素,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抑制着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本文从小学生朗读教学的现状入手,重点探究提升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学;朗读能力;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0212-02

朗读是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学习能力之一,朗读,既能帮助学生感知美,欣赏美,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完善语感,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不仅是课程改革的方向,更是学生综合发展的需求[1]。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既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提升学习质量,又能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积极探索并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做好朗读教学工作,让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快速的提升与发展。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朗读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有所改善,大多数的教师和家长都认识到了朗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在家庭学习中,也会注重朗读的渗透,然而,在实践的教学中,朗读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教学效果也差强人意。经过观察,笔者发现朗读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2]。

(一)学生朗读时间不够

即便新课程改革倡导朗读,但是教学大纲并未对朗读的课时进行明确的安排,所以课堂的单独时间多会随着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而改变,遇到教师认为比朗读“更重要”的教学内容时,就会挤压、占用朗读时间,使学生的朗读时间得不到保障。

(二)朗读内容太单一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把朗读的目光集中的语文教材中,通过课上朗读课文,或者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进行朗读渗透教学。这样的朗读对象单一,形式机械,会影响朗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影响学生的朗读兴趣[2]。此外,很多教师在选择学生朗读的时候,或为了给学生做示范,或是为了提升教学进度,通常会选择表现好的学生,不能公平的为每一学生的朗读提供平台,一些朗读能力差的学生,缺少机会锻炼和提升。

(三)朗读评价太死板

评价对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影响非常显

著[3]。很多时候,学生会因为教师的一句夸赞,就热情高涨的主动学习。但是在朗读教学中,少部分教师的评价语言和形式都太过于死板、单一,通常就是:“你读的不错”“很好”等一些缺乏指向、不具体的评价,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发扬优点,也不利于学生反思缺点,又不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也无法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互动,严重影响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和朗读信心的建立。

二、提升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创新策略

为了能够更好的改革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式,经过对朗读教学现状问题的分析,笔者对小学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总结如下。

(一)重视朗读,保障学生足够的朗读时间

师生能够真正的在思想层面上重视朗读,才能在实践的教与学中给予朗读更多的关注和时间。所以,教师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思想,重视朗读,并在课堂教学中逐渐优化朗读教学的设置,带动小学生进行朗读学习。为了更好的保障学生的朗读时间,教师可以制定朗读计划表,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分配5-10分钟的朗读时间。至少的5分钟是必须保障的,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有时间能开口朗读,融合自我情感和文本的思想,提升朗读能力。

(二)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小学生识字不多,所以在朗读中势必会用到拼音这些基础知识,所以在开展朗读教学之前,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把基础打好,尤其是拼音的学习,让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能够通过拼音攻克生字的困扰。对拼音训练,教师应该将一些发音比较难的,重要的内容进行重点的讲解。除了提升拼音能力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查阅字典的习惯,毕竟不是每一本书都配有拼音可以阅读。同时,教师要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年龄层次需求,适当的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的读物,为学生增加课外阅读内容。也要和家长做好沟通,在家庭活动中,也让家长尽量增加家庭中的藏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并与此同时做好监督的工作,保障学生能准时完成朗读任务。

(三)以生为本,灵活课堂朗读教学的模式

“以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在小学语文朗读的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优化朗读教学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朗读方法实施教学,提升学生朗读的兴趣,进而自愿地参与到朗读活动中,如表演朗读,角色扮演朗读等;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情景朗读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成为情景的创设者,成为课堂的主人。

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的多组织一些朗读的课外活动或竞赛活动,帮助学生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得到应有的朗读锻炼。

(四)积极引导,优化课堂朗读评价的形式

艺术性的朗讀评价,是指教师在处理学生朗读不足时,要利用委婉的方式让学生接受个人不足。不仅要利用评价传递出客观且真实的信息,还能让学生了解到个人朗读水平,成为朗读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如有的小学生朗读过快,教师可以这样评价“你读得很快,证明你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也一定在课前认真地预习过。”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朗读学习优势,多给予学生积极评价,赏识发现学生的优点。

三、结语

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应关注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与形成,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活动,让学生成为朗读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语感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洁.做好口语教学,提升语文能力——简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J].读与写,2015(9).

[2]李良娟.浅议学生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21).

[3]周奕彤.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8(34).

猜你喜欢

朗读能力语文教学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