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9-09-10张英张谱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大学物理应用分析多媒体技术

张英 张谱

【摘 要】大学物理作为理科院校工科性极强的一门学科,由于涉及到的大部分内容过于抽象,教师单纯口头理论讲解,难以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地了解到课本知识,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基于此,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大学物理课堂中的应用优势,随后讲述了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不足之处,最后从三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大学物理;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8-0012-02

大学物理教学对物理知识的研究更加深入,要求学生长时间保持专注力,必须对教学中涉及的原理和公式进行深入学习,因此教学难度也大大提高。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能看到更加直观的动态示范,帮助学生准确分析物理问题。接下来,将研究多媒体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

1.1  打造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打造与物理知识相关的教学情境,可以缓解学生在紧张学习过程中的疲惫感,还能利用简单生动的动画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动画演示物理知识具有将抽象变直观的特点,与教材中刻板的文字描述有很大区别,学生借助多媒体技术搭建的特殊情境能有效浸入到教学氛围中,使教学效率更高,学生学习更加轻松[1]。

1.2  化繁为简,攻克难点知识

传统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板书、画图和语言表达来传授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吸收知识的情况各不相同。尤其是遇到一些思维难度较高的问题时,学生可能会缺乏想象力或思维受限,无法准确理解教师的意思。而教师的语言表述也无法将教材中的知识直观呈现,知识的传达和吸收效率都不高。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复杂的物理知识更加直观的展现,如教学大学物理《刚体力学基础》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运动轨迹,辅助学生思维。

2   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2.1  用模拟实验取代学生的动手实践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物理学知识都需要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去学习,然而在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大学课堂后,很多教师养成了用模拟实验代替学生动手实践的习惯。虽然模拟实验具有直观性和省时省力的优势,但却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跟着视频演示去观看。不能动手尝试,就无法体会实践中的种种困难,缺乏实践经验[2]。

2.2  教学进度快,信息量大,学生记忆困难

多媒体技术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是若缺乏合理的运用也会适得其反。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占据大量时间用多媒体教学,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减少,教学速度过快。以往教学中,教师会通过板书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划出重点,但是应用多媒体教学后,课程结束后学生难以抓住重点内容,且教学进度快,信息量大,学生记忆知识感到吃力,不利于课后对知识的巩固。

2.3  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形成灌输式教学

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应该围绕学生的理解展开,然而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学生和教师的目光都集中到教学视频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减少。学生缺乏主动思考,教师也不清楚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情况,难以对学生问题进行纠错。适当的多媒体展示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但是多媒体演示占用课程时间过长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呈现出灌输式的教学。

3   大学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策略分析

3.1  合理控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

大学物理教学中,有很多需要动手实践巩固的知识,教师应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定位,应该是辅助教学而非取代教学。教学当中,教师要合理安排实验,尽量安排学生多动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一些具有一定危险性且较难观察的实验,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演示,让学生看到更直观更明显的实验效果。如讲到大学物理《动量和角动量》这一章时,其中火箭飞行的知识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中的各种演示和分解,更加透彻地理解其中的知识,比单纯依靠自己的想象要准确得多。而在学习如何利用试探线圈测量磁场时,可以为学生准备测试仪器和实验场所,安排学生自己动手测算,能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3]。

3.2  合理控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时长

大学物理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准确理解知识,还要求学生对大量物理知识进行记忆和运用,课堂上必须为学生预留出记笔记和消化知识的时间,因此不能无节制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师要以讲解和互动为主,以多媒体技术为辅,合理控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时长。如在教学大学物理《动量和角动量》的知识时,教师要先讲解教材内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自学和理解,學生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后,再利用多媒体技术对相关知识进行演示。教师还可以在课前提前选好相关的微课资源,利用5~10分钟的时间对要点内容进行剖析,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只有合理安排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时长,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3  加强课堂互动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能够有效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氛围,能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研究物理知识,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学会辩证地学习物理。如教学《热力学》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实验问题“为什么要等样品上、下部分的温度稳定后才能测温度示值?”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分组讨论,再给出最言简意赅的答案。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引导学生辩证思考问题,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

4   结语

多媒体技术对于大学物理课程而言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但要使该技术起到最佳教学效果还需要教师对教学进行合理安排。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动手,使多媒体技术成为良好的辅助教学手段,降低物理课程的教学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使学生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提高物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吴翟,许婷婷.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35).

[2]许丽.多媒体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8(8).

[3]伊力哈木·亚尔买买提.浅析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

用[J].科技风,2017(8).

[4]余田贵.浅谈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劣和弊端[J].新校园:中旬刊,2018(7).

猜你喜欢

大学物理应用分析多媒体技术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大学物理》中一道习题的讨论
MATLAB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实践教学研究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运用导数法巧解大学物理习题
运用多媒体技术 服务生物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