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初中德育一体化理念下的班级文化建设探析

2019-09-10叶镜添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

叶镜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学校老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教学活动中要积极推进德育一体化,在传授学生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要重点加强对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实行德育一体化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从而提高初中德育一体化教学的质量。本文分析与探讨了当前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希望能为有关专业人士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初中德育一体化;班级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0171-02

良好的班级文化对保障教学效果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基于德育一体化理念的指导,积极加强班级文化的建设,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主要围绕当前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展开简单分析与探讨。

一、初中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方面问题。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师生平等的沟通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角色,由以往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引导者、组织者与促进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位置,并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营造出良好的班级环境,避免出现不公平或者不平等现象,确保班级文化建设顺利进行。一旦班级文化建设状态出现失衡,学生极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不仅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而且会影响班级的整体氛围。

其次,学生方面问题。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薄弱,参与程度不高,这对班级文化建设造成一定的阻碍。此外,由于学生本身的纪律性较差,在班主任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中许多的学生不能够配合教师的工作,阻碍着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

开展[1]。

最后,班级管理职能分配不合理。从当前的班级文化建设来看,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班级管理职能分配缺乏合理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了教育体制结构以及学校管理制度的影响。现如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对学校而言同样如此,班级文化建设日益成为学校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全面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

初中学生的年龄较小,身心发展不够成熟,缺乏良好的是非观念与自我保护能力,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的发挥自身组织与领导作用,积极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在平时工作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与能力,并加强对专业知识内容的学习,广泛的涉猎管理学与心理学方面的内容,加强对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的了解,提高自身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同时,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与文化素养,从而更好的胜任班级管理工作,保证班级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2]。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为初中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提供重要保障。同时,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与管理能力的提高。

(三)创设出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班級文化建设中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关键。班主任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中要立足于全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文化建设目标,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并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3]。除此之外,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同时要积极推进环境文化建设,这就要求班主任发挥出自身的引导性作用,科学合理的布置与规划好教室环境,充分的发掘学生的潜力,精心的布置文化环境。常见的方式有教室墙面布置、绘制黑板报以及装饰屋顶与墙角等,从而打造出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

(四)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

思想活跃是初中生的重要特点之一,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之中,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可以举办“挑战自我”的活动,引导学生制定目标,不断的挑战自我,克服自身的惰性,并增强自身的自信心。除此之外,可以举办“朗诵比赛”“成龙接龙比赛”等,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用心领会我国文字的无穷魅力。同时,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全面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提高。

(五)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班级发展中教师要将始终将学生摆放在首要位置,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初中班级文化建建设之中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成为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良师益友,充分的赢得学生的信赖。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注重不断的提高自身素养与人格魅力,从而使师生之间产生良好的情感共鸣,推进班级文化的建设的顺利进行[4]。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初中教学与班级文化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基于德育一体化理念的重要指导,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积极推进班级文化的建设,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从而为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富洪.幼儿园班级文化核心价值取向的误区及重构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3).

[2]王勇,邓冕,李国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以数学类人才培养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8).

[3]张瑶,董绍伦,刘辉,樊志峰.新时期高校辅导员与班级文化建设初探[J].大众文艺,2018(17).

[4]廖善光,陆涓,戴天娇.新常态下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及其路径[J].职教论坛,2016(32).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建设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