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2019-09-10胡燕飞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初中

【摘 要】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人格意识逐渐形成,有了自我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准则,学生在这一阶段接收正确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就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文具体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阐述了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0149-02

初中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仍旧不成熟。因此,应该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只有这样,初中生才能在人生的过渡时期健康、快乐成长。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

首先,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培养学生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道德与法治课能够指导学生全面认识事物的本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次,可以满足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学生成长过程中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加强教学建设,重视人才培养,给社会提供优质人才。最后,能够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加强道德和法治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随着校园暴力事件增多,如何加强对学生的保护,避免校园暴力、校内帮派势力等恶性事件的出现,是每一个学校都需思考的问题。道德与法治教育作为初中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内容,能够使学生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学会自我保护,这对学生来说非常重[1]。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只有贴近时代和学生现实生活,才能真正被学生接受。但是,目前一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不能及时地反映学生思想发展的时代特点,致使道德教育内容不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与法律,尤其对初中学生来说,其生活经历与生活体验正处于发展阶段,面临问题通常以自己的思想以及观点分析和解决。但是,许多教师仍旧没有深刻意识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重视生活化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列举的事例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不相符合,导致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差。

三、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教师整体素养

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要想提升教学质量,就要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教师自身素养以及水平非常重要,初中德育与法治教育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生命教育素养,才能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首先,通过继续教育,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师来说,研究就是学习、反思和成长。因此,应该加强继续教育,推动教师积极开展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发展进步。其次,教师应该不断加强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教师专业培训是实现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主要方式[2]。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革新,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是目前初中研究的新目标。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创造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如在课堂上讲解法律知识时,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播放一些法治故事,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另外,创设教学情境要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具有启迪性、符合学生喜闻乐见的真实生活情境,使学生对知识有所感悟,学生才会积极参与,把理论知识在教学情境中逐渐内化为实际知识,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使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含义,这样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

(三)把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机结合

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一般都是枯燥无味的,要使理论知识学习变得生动,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把课本知识带入到实际生活中,使课堂教学充满探究味与生活味,使学生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应把理论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全面考虑学生内在的知、情、信、意等因素。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从生活实际出发,把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中蕴含的道德与法律,使学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在教学中学会生活,这样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还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满足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充分发挥教学引领者的作用。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把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道德与法律意识,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田静.浅谈如何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J].南北桥,2019(5).

[2]于翠萍.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提升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6).

[3]张正荣.浅谈激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方法与途径[J].赤子,2018(9).

【作者简介】

胡燕飞(1978~)女,汉族,本科,江苏南京人,中学一级。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初中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升初中生公共参与意识的路径选择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