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怎样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丰富高中地理教学

2019-09-10蒋清华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蒋清华

【摘 要】地理学科具有较强的研究性,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思维,但由于大多数高中生缺乏空间思维能力,导致地理教学效率不高。教师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扩散地理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高中;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0128-02

高中地理是一门知识复杂的理性学科,大部分学生因缺乏空间思维、逻辑思维,难以在课堂上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对现有的地理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地理信息为空间信息,具有多维性、区域性、动态性,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空间信息运用能力,启发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提高地理成绩。但是如何将地理信息技术具体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丰富地理教学,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一、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教材是各个学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材的质量对高中地理教学效果有至关重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为了最大程度提升教学效果,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在教材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地理教材内容不仅包含基本的地理知识,还涉及部分先进地理及其应用领域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使用软件、图像、信息数据等形式展现地理信息技术,将地理这一学科的特色充分凸显,同时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视。目前我国的地理教材中只有较少的部分体现地理信息技术,因此,为了使学生能跟得上现阶段的地理信息技术发展,教师可在教材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地理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有所了解[1]。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地表形态的塑造》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拓展一些遥感技术的内容,向学生展示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如水下地形的监测、土壤侵蚀与地面水污染负荷产生量的估算等。学生通过了解遥感技术的相关知识,能大致理解其原理及应用,通过学习,学生能认识到遥感技术的应用广泛性、重要性,可以帮助学生多样化地对地理知识进行了解,激发其学习地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提高地理素养。

二、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引导、参与,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高中地理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单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课堂氛围活跃度不高,教学质量不佳。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想办法打破原有的、枯燥的、死板的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师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创设出贴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同时教师可以摆脱授课场地的限制,不要局限于课堂讲课这一形式,可以开展合作教学、户外教学等教学方法[2]。如教师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学中,可以制作时间轴,向学生展示过去到现在人类和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将地域差异导致的自然资源差异、自然资源过去与现在的数量差异、自然资源的总量与人均量等通过数据、图片、视频呈现出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认识到自然资源的不同特性,会主动去思考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思考该如何通过实际行动保护、节约自然资源。教师使用地理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学生可以结合教师的教学,联想生活实际进行主动、独立的思考,能真正吸收课堂知识,做到学有所用,可以实现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性。

三、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优化学习方法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采取教师讲、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教学的目的更注重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使其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这种较死板、枯燥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教师可以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转变传统的机械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并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其进行学习,让其真切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使用地理信息技术动态化采集地理数据,结合社会、大自然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再提出解决方案,学生能在探索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能巩固地理基础知识。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能源资源的开

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山西省的相关地理数据进行收集,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与思考,集体分析、整合搜集到的资料,建立空间化、立体化的地理信息系统,总结山西省具有代表性的自然资源,整理相关数据,如近十年来山西省的自然资源类型构成变化、每年自然资源消耗情况、环境污染情况等,小组接着进行深入的思考,结合山西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最后小组向教师及其他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引入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改变过去的低效教学方法,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学科素养。

四、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实践教学

让学生具备学以致用的能力是所有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3]。地理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周围有无数的地理问题、环境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将基本的地理知识传授于学生,还要让学生具备通过已有知识及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引入地理信息技术,能让学生通过科学、高效的方法提高解决地理问题的效率。教师可以有机结合社会问题与地理知识,让学生独立使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实际的问题,教师在旁起引导作用,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点。在人教版高中必修三《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向学生介绍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信息,如气候、土地、海洋、植被、农作物、水产等,让学生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归纳珠江三角洲的区位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地理知识总结其发展方向、趋势;接着学生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或者其他方式进行实践活动,搜集珠江三角洲近年的发展情况,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对比课堂上总结的珠江三角洲发展方向,判断自己思考的准确性。学生在这一实践过程中,能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搜集资料、进行思考与验证,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巩固课堂知识,根据所学解决实际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

效率。

总之,将地理信息技术融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改变过去单一、死板、抽象的教学方法,能丰富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习方法,将之应用于地理实践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发展空间思维,有利于帮助教师高效完成地理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地理學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徐开刚.利用地理信息丰富高中地理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7(9).

[2]王竞.利用地理信息丰富高中地理教学方法[J].新课程·下旬,2017(12).

[3]卢丽荣.利用地理信息丰富高中地理教学方法[J].考试周刊,2018(62).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