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素养的中学历史项目式学习实施策略分析

2019-09-10刘华娟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项目式学习学科素养

刘华娟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核心素养教学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点。围绕核心素养教学,许多新的教学手法也应用到中学历史教学,项目式学习法就是其中一种。本文基于学科素养视角,结合中学历史项目式学习的实施要点提出实施策略,希望能对中学历史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学科素养;中学历史;项目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0126-02

项目式学习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学习方法,项目式学习的重点是以项目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中学历史教学指明了方向,历史教学由教师本位逐渐朝着育人本位转变。如何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成为历史教学关注的话题。项目式学习法的运用,可以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所以,许多教师提倡在历史教学推进过程中开展项目式学习。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项目式学习法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结合教学目标,确定探究主题

项目式学习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确定项目主题、开展小组合作、规划学习内容、开展项目、小组成果汇报和评价。根据项目式学习的概念和特点可知,确定项目主题,是项目式学习的第一步。但在具体教学中,所有的教学活动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项目式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中学历史整体学习目标,将项目式学习主题选择与历史实践教学相结合,选择重要的知识点或者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使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1]。

如在教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培养汲取历史经验以应用于现代政治建设的能力”,教师可以在反复考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双重需要的基础上,酌定项目式学习目标: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古代从汉王朝到元朝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掌握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基本知识,认识各个历史时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并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建设的成就,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同时看到君主专制政体的弊端和落后性,肯定现行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先进性,以落实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这样将教学目标与项目式结合确定学习主题,可以将核心素养教学要求折射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提供空间和载体[2]。

二、规划学习内容,调控学习过程

传统中学历史教学,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除了训练,学生很少能接触课外的学习内容。教学模式以填鸭式为主,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教,不关注学生的学。基于学科素养的中学历史,要求教师要遵循历史学科的特点,根据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选择教学内容,还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开放的教学空间,并通过教学过程调控促使学生朝着资源提供者、活动探究者、结论呈现者的方向转变,以促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并重发展。因此,在中学历史项目式学习中,教师要结合学情、依据教学逻辑发掘教学资源,理顺学习内容。还要在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分组、时间分配、学习路线进行积极干预,以促使学生牢牢把握项目式学习进展方向,确保项目式学习取得良好的效果[3]。

如在学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时,本节课的项目式学习的主题是“物质生活和服饰变迁”。根据学习主题,教师需要通过内容寻找、整合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和材料,以丰富学习内容,实现历史课堂教学价值最大化。在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紧紧围绕项目主题确定各自的探究方向,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利用图片、史料发挥历史想象力,想象不同时期的民众生活场景,了解近代以来中国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出现如此大的变化的原因、背景。或者让学生从结婚“三大件”的变迁这个独特的视角,调查现代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史实和背景,让他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形成调查报告。这样,关注学生的真实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清社会的前进方向,增加智慧[4]。

三、进行成果展示,给予评价反馈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式学习对教师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其中一个要求就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创造机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避免学生孤立地去学习技能而不关注学习的结果,同时给予学生学习成果以积极的评价和反馈,使学生认识自己在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和迁移创新方面存在的不足,为学生今后开展自主探究、参与活动打好基础。根据项目式学习的要求,在中学历史项目式学习中,教师要根据项目需求,就学习成果展示期限与时间进行规划,然后让各项目组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内外、线上线下,选择多种方式、渠道展示学习成果。此外,教师还要就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方位评价,并通过项目成果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兴趣激发和习惯养成状况、方法习得和能力水平。然后发挥项目成果评价的价值及效应,让学生对项目式学习程序和方法进行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历史结论的发现者、教学的受益者。

如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前不久广大网友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鲁迅应不应该退出语文教材”为引线,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同时在网络上搜集相关资料,以“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研究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分别宣扬了什么,做出了什么成果。在学生进行成果展示时,教师要留心观察学生的历史研究方法、成果汇报方法,看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和深入学习,学习进程推进是否合理。然后对学生的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

四、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式学习的最终指向是核心素养培养。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要想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开展核心素养教学,必须要在项目式学习主题确定、学习过程控制和有效的评价机制方面下足功夫,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胡红杏.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活动[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

[2]田红彩.基于学科素养的“初中历史项目式学習”实施策略——以“北洋金融街的变迁”项目式学习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8(2).

[3]陈尚宝.聚焦未来教育 探索项目式学习范式[J].基础教育参考,2018(9).

[4]李林,邹子韬,苏晓虎,等.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式学习课程建设与实施[J].现代教育,2019(3).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项目式学习学科素养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