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引导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的做法

2019-09-10迟业萍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智慧坚持反思

【摘 要】在英语教育日益普及的今天,依然有部分学生因小学没有接受科学、规范的启蒙而对英语兴趣平平。升入初中后,随着教学内容的加深和学习节奏的加快,这部分学生与同龄人在学习方法、知识接受能力方面的差距更加明显。如果没有因势利导,久而久之,他们自然就成为大家眼中的“学困生”。因此,教师要取得他们的信任,引导学生端正态度,找对方法,走出学习的误区。而教师也应不断学习与思考,调整教学策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师生关系;教学智慧;坚持;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0085-02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身为中学英语教师,必须抛开成见,立足于学生的可塑性,在感情上与学生产生共鸣,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笔者现就如何引导学困生谈一些感悟和做法。

一、多关爱、多交流,走近学生,构建感情基础

在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问题前,教师需要先获得学生对自己的认可,与学生建立一种信任、友好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被关爱。让学生在充满关爱的环境中,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

学生是独立的个人,他们懂得爱也需要爱。缺乏爱的教育,犹如失了水的池塘。幸而师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对班级学困生的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爱,让他们相信教师毫无功利、真挚的付出,才能唤起他们内心深处对爱的回应,进而才有可能将认真学习作为一种对教师的承诺与

回报。

家庭教育呼吁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学校教育中也同样如此。教师可以在课间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坐在身边,或简单聊天、或订正错题、完成作业。一方面可以加深相互了解,给彼此一个安静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也间接帮助学生合理利用时间。教师要真诚地与学生相处,即使做不到以朋友的身份,起码也可以作为一名长者,关心他们是否需要帮助。不要直接以学习类的话题开场,否则容易给他们增加压力,让善意的关心、督促变成居高临下的、无处不在的

监管。

二、常创新、常鼓励,搭建平台,展现学生风采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身心尚未成熟,往往还是乐于玩耍。因此,“有趣”的东西对他们才有吸引力。学生对一门功课的兴趣会受到教师的影响,但一门学科的成绩,光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凭借课堂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让他们进入角色,完全融入教学

课堂[1]。

牛津英语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资源,提供了各种素材和活动,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认知策略纳入情感教学的目标范畴,致力于知情并进。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只有用真实、尊重和理解学习者的内心世界的态度,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促进智力与情感的同步发展,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师应从学生心理入手,利用学生的自我表现欲,以多种形式的课前准备、课后作业激发学生的潜力。如在教授一些电影明星和名胜古迹前,预先让学生搜集资料,在课堂上介绍。在学习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的内容时,让学生展示图片、宣传科普。在社会变迁、全球合作等章节的教授后,让学生绘制海报、总结反思。在随机遇到一些学困生喜爱的话题时,不用拘泥于英语介绍,可以让他们畅所欲言。当他们成为众人焦点的时刻,多加赞赏,必然会带给他们极大的自信和满足。这样,他们就有可能把兴趣从课外转移到课内,重新审视学习的内容,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三、不抛弃、不放弃,因材施教,防止学生掉队

部分英语学困生因为成绩不理想,否认自己学习英语的可能,得过且过而不论学习所得。他们中有些是因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被“死记硬背”逼得不堪重负;有些是因为没有深入学习,疏于背诵、理解;还有些是由于贪图省力,畏难情绪严重[2]。

对方法不得当的学生,教师要掌握他们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找出失分的症结所在。以翻译为例,很多学困生只会一字一字对应着翻译,人称、时态、语序等毫无章法。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督促学生多朗读、培养语感,同时要注意为他们挑选典型例句进行背诵、默写。教师上课时,要通过细致地分析来保证学生对意思的掌握、对结构的理解。如谓语动词在中文和英文句子中的不同位置、被动语态和过去分词作后置定语的区别、动词原形和分词形式放句首的不同作用等,切不能让学生囫囵吞枣、生搬硬套。

对习惯懒散、拖欠情况严重的学生,教师要加强对他们学习的监督力度,正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教师要明确态度、严抓学风,上课时加强提问,防止学生走神;课后规定作业量,保证上交时间。在面批订正时,不光要让学困生阐明解题思路,更要鼓励他们对做题过程中任何不确定的地方提出疑问。如果他们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养成良好习惯,上升的空间是很大的。

面对极少数对英语学习采取放弃态度的学生,教师一定要从他们所处的学习困境中去理解他们,分担他们的烦恼,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关怀。同时,教师必须始终强调学习的必要性,在作业、听课等关键问题上不作任何让步。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为争取这部分学生对教学的配合,可先让他们完成一些区别于其他同学较为简单的任务,准许他们在一开始时步子小一些、慢一些。教师要端正心态,接受他们偶尔的倒退,引导他们去建立正确的学习观。

四、争效率、争质量,运用智慧,保证有效教学

教学是反复的,教学又是不断更新的。为了确保学困生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教师不仅要在教学的内容上精心设计,更需要随时应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

情况。即便是学困生,大多也都会希望自己的成绩能提高,但因为缺乏自制力,他们往往一放学就把在学校里下的决心,预备付出的努力抛之脑后。所以,提高上课的效率对这样的学生来说极其必要。教师需要认真备课,每堂课上挑选最重要的语法点进行精讲精练,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效益最大化。一方面,在教授新知识时,根据学生反应随时添加内容,编造新例题;另一方面,时刻注意学生是否精力集中,不间断地用眼神、言语提醒他们,督促他们坚持听课,安抚他们浮躁的情绪。在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班级,教师既要避免中高层次学生沦为重复教学的陪练,又要防止学困生成为快节奏教学的牺牲品[3]。因此,教师要尝试分层教学,一手抓中高層次学生能力的提高,一手抓学困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教师要在统筹课堂内容之外,给教学一点留白,给学生一段自主学习时间。对基础好的学生,可布置综合类的任务作为挑战;对学困生则可安排新授知识的操练或答疑。这样,教师便能第一时间了解学困生听课的效果,及时查漏补缺,帮学生将“当天事、当天毕”的好习惯落到实处。

五、勤反思、勤充电,师生合力,促进共同成长

课堂上,教师在讲授知识或讲解习题后,务必要留一段时间给学生提问。而对不主动提问的学困生,教师可以单独询问,或者在课后进行个别交流。在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安静等待他们说出自己存在的疑惑。一旦学生开口,哪怕是非常简单的问题,教师也绝不可以表现出不屑,务必解释清楚,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向前进步了一步”的道理。另外,教师要放低姿态,告诉学生可以要求教师解释很多遍,用很多种讲法,直到他们真正听懂为止[4]。

教师要建议学困生不要只说“不懂、不会”,要鼓励他们把问题具体化。如:“为什么这个地方要加s?”“为什么名词词组many children前面不加such,而用了so?”,对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所产生的疑惑、知识点的遗漏等问题的解决,教师需要通过学生提问的切入点挖掘错误产生的根源。而对一些简单问题,也可以让基础好的学生回答,这对他们既是检测,也可避免让他们因为题目简单而感觉枯燥。

另外,教师不能一味研究学生的问题,还得经常反省自己。在集中讲授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及一些反复出现的错误,多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理解,以此来反思错误的产生是否源于自己的讲解不够清晰,进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语言,纠正错误。为师者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钻研教材,时刻关注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动态,学习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同时,教师要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工作的重心,多方面收集反馈,全方面攻克应对,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学生,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邵长凤.初中英语后进生转化之我见[J].科技信息,2012(23).

[3]李毅.英语教学中后进生转化的探索[J].教师教育科研,2006(5).

[4]季恒,蔡万刚.成就每个学生的精彩未来——分层递进教学新法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迟业萍(1981~),江苏苏州人,学历: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智慧坚持反思
政策与商法研究坚持依法治理建设法治社会
“互联网+教育”理念下教学智慧影响因素分析
平凡的伟大的执着
彰显教学智慧,打造高效阅读课堂
“两学一做”重在知行合一,贵在坚持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以学习起点为基础构建高效课堂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之有为有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