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社会农民贫困观研究

2019-09-10张扬春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民

张扬春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新时代中国社会农民贫困现状的认识,运用马克思主义贫困观和联系新时代背景下农村扶贫工作的开展,对农民贫困观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本文认为中国社会农民贫困现状与农民素质、农村风气、农民巨大的心理落差密不可分。解决农民贫困的根源在外更在内,除了扶贫政策的支持,更需要农民思想的转化。

关键词:农民;贫困观;思想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05-0067-03

1 新时代中国社会农民贫困现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同时是新时代农村的变化也是新时代农民的改变。然而,这些新改变在农民贫困现状复杂多样的现实情况面前依旧是任重道远。

1.1 人口素质偏低

人口素质偏低是在农民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虽然国家大力地提倡社会价值观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但显然对于广大不发达的农村来说,农民依旧只局限于眼前的一方小田地,全然不懂也不会去思考如何提高人口素质。

1.2 思想素质偏低

思想素质包括世界观、道德观、法纪观、社会公德、个人私德等众多内容,但现实是农民的思想素质教育仍需大力进行。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五位一体”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仍然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环境建设被放在了突出位置,青山绿水是全社会人民的愿望。在广大的农村,焚烧秸秆、乱伐山林、垃圾堆放、家庭污水随便乱排等类似的问题依旧层出不穷,农民只图一时便利,可能都并没有想到这其中破坏环境的害处。对于依靠农村环境生存的农民来说,环境的破坏导致的是资源的浪费、种植的困难、粮食的减产等等一系列问题。

农民中普遍存在的吵架斗毆情况也是思想素质中法纪观薄弱的表现,农民的法制意识十分欠缺。由于理论知识的缺乏,大多数争执到最后总是演变成一种谩骂,也就是俗称的“骂街”,女性更热衷与吵,而男性则更易因冲突发生斗殴。不停歇的矛盾冲突给生产发展和农村稳定带来的都不是好结果。农村的新年在近十几年来更是丧失质朴,新年的长假使许多的外出务工者纷纷回家。但是我们可以发现的是这些赚了钱的人回到家的时间大部分都消磨在打牌、打麻将等赌博活动上面。财富没有用于家庭的生产发展,生活则难以有实质的进步。

1.3 农村风气不正

1.3.1 读书无用论

读书无用论的产生很大一部分的成因是由于贫困的农民负担和承受不起增长的学费和学习过程的长久性与学习产出的不稳定。如果家庭为供养一个孩子读完大学,保守估计大学生平均每年支出一万多,四年本科读完也要至少花费6万元左右。再加上小学、中学教育的花费,这样的教育成本对于农民是十分巨大的。显而易见,投入与产出的危险比例使得农村越来越难以出现大学生。更为现实的是,若是一个村庄有一两个大学生出现,其他同龄人选择早早就业或创业帮衬家庭,他们的生活确实比大学生家庭要好的多,读书无用论在短时间甚至由于产出的不稳定在长期内都显得有理有据。

1.3.2 邻里难以和睦

公民基本道德提倡明理诚信、团结友善。邻里和睦在农村渐渐转变为邻里关系的淡化甚至个别的恶化。新时代下,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民群体开始更多的注重自我,追求个人的利益,寻求社会的地位,利益甚至超越伦理道德,传统邻里的帮助团结的关系渐渐消失,利益的计算使得邻里的感情日益淡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成为大部分农民的心理常态。在农村,经济上占优势地位人极易与那些对人不友善者混为一体,形成我们常听到的村霸。农民追求自身利益损害弱小者的这种恶意是造成邻里关系难以和睦的主要原因。

1.4 冲突闹剧化

农民解决冲突问题的方式日益呈现出一种闹剧化,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心理观念在农村形成一种不成文的规矩。比如,邻里之间因为共用的小路发生争执,最后极易加剧演变成斗殴,面对村委会等的调节更有甚者无理取闹假以死相逼,一方面是农民的素质低下造成,另一方面这种冲突的闹剧化也是农村的管理混乱导致。

1.5 心理落差

贫富差距的心里落差直接导致农民内心的贫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发出报告称:国家统计局发布题为“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质量明显改善-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四”,报告表明,改革开放40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增长22.8倍。事实上生活水平的提高却形成了农民的贫困?贫富差距经社会事件的发酵导致经济上处于弱势的农民心里的不平衡,网络上的“炫富摔”、明星逃税等使人不得不感叹贫富的差距。

2 新时代中国社会农民贫困分析

2.1 所有制带来的心理失衡

中国的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中国经济体制发展的一大进步,但市场经济同时带来了许多不良的效应。分配不均造成日益增大的贫富差距就是市场经济最大的问题,也是农民这一类经济占弱势地位的群体贫困的原因之一。以市场经济中粮食的买卖为例,国家为保障农民的经济收入制定最低粮食收购价,最低粮食收购价的提升直接导致粮食在市场价格的提高,人们要求更高的收入以满足生活需要使得工资的增长和工业制造的原料等成本的增长附加于最终产品上,无形导致最终生产产品的市场价格大幅度的提高。然而,这些最终生产的产品又将大部分投入用于农民的农业发展。这一个无奈的闭环下来,农民没有实质感受到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感受。面对市场经济,农民绝不可能成为流通中活跃的部分,这种弱势的社会经济地位使得农民的贫富心理失衡。

2.2 外来思潮的不良影响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带来物质财富的增长同时不禁使人关注精神价值的追求。新时代的中国农民中折射出的价值观念是时代的缩影,而在这些观念中我们要学会辨析。

2.3 商品拜物教的盛行

至于我们国家是否也存在商品拜物教,人们曾经有过疑问,理论界也曾讨论过,然而,在人们耳闻目睹了大量精心动魄的事实后,这已经成不证自明的定论了。我国社会中拜物教的表现形式体现为从资本主义传来的资本利益最大化思想。为了利益的取得,商品拜物教贯穿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全过程,生产方面生产销售伪劣有毒产品,漠视工人的劳动状况,随意的破坏生态环境等等致使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出现;在交换方面,拜金主义、权钱交易导致的舆论危机和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在分配方面,资本资金的逐利冲动推动投资资金与消费资金之间的失衡、资本报酬与劳动收入之间的失衡,从而带来产能过剩、内需不足、贫富差距加剧等不良影响,房产行业所引起的泡沫经济就是最好的例子;最后在消费方面,由于对商品的狂热追求,过度消费、超前消费成了国人越来越接受和效仿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处于大社会环境中的影响,农民对于商品的追求不断的提高,也成了商品拜物教的追逐者,完全不再是“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盲目购买转基因的大豆等物品成为普遍现象,甚至于农民中出于对奢侈品的追求,不顾家庭生活艰辛而通过网款、高利贷等形式去成为一个商品拜物教者。

3 新时代中国社会农民贫困解决措施——农村思想转变

3.1 农村思想走出去:摆脱陈旧观念

农民因为地域、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导致大多数的农民不会去考虑长远利益,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但新的事物才具有生命力和无限发展的机会,所以农民要想摆脱贫困首先要摆脱陈旧的思想观念。

3.1.1 网络化思想

电子网络技术的现实应用是新时代的社会潮流,互联网+服务创新在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然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很多的农民不会甚至不敢去运用电子网络技术。网购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却极少的带动农村经济,农民更是少有人进入网商行业。但实际上是只要农民学会适时的运用网络平台,比如销售农副产品、手工制品等都可以成为致富的好途径。没有学习网络文化、形成正确的网络运用思想,便容易形成对待网络的态度两极化,出于恐惧的远离和出于猎奇的趋近,盲目的沉迷网络也是各种网络诈骗在农村地区时有出现。因此,形成一个正确的网络化思想既有利于农民融入新时代的发展队伍中,也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

3.1.2 生态文明思想

面对农村最重要的人地关系,农民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思想。大多数的农民在土地作业过程中缺乏生态意识,浪费水资源、污染水源、砍伐树木、占田造房等事件从未停止。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农民群体的实践,只有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思想,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与生态的和谐共处中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产值才是农村发展的正途。

3.1.3 民主法治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民主法治,民主法治思想已经成为新时代农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虽然我国目前的法治建设一直都在不断发展,但总体法治观念依然偏低。培养农民的民主法治思想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倡导农民知时事,了解国家政策方针,以主人翁的地位投身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做一个学法、懂法、用法、护法的守法好公民。农民形成民主法治观念,会在社会生活中少走弯路,更会理解政府行为并敢于积极参与,因为农民自身拥有的法治知识會成为他们的武器和底钱,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以及思考自身的行为是否触犯法律底钱。

3.2 农村思想引进来:发展村官队伍

农村思想的引进来实际是要实现人才的引进来,而其中大学生村官是农村人才引进的重要措施。农村引进来实际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才的流失,大量的农村人口外迁,有文化知识和劳动力的青年人选择远离农村,缺乏有知识有能力者带领农民脱贫。因此,村官的引进对于农民摆脱贫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新时代中国农村急需一批高素质人才投入农村,与此同时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同样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大学生村官成为二者的结合因运而生。据统计,全国农村党支部委员会中初中级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2.4%。占半数以上的不合理比例中绝大部分又是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不高,还时不时打理自家农活的农民。与之比较,大学生专业素质,开放科学的思想给农民带来的是新气象。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也必将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大学生村官在管理农村事务中,由于其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和政策扶持等条件,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的改善和解决能以更高素质能力投入其中。纵使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弊病依然存在,但大学生村官可以满足农村社会治理本身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要求,有益于扩大农村民主思想,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

4 结语

新时代中国社会农民贫困观的形成是复杂现状与历史思想杂糅的结果,在我们日益追求美好生活的今天,农民的贫困是必须解决的。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的思想指标领导,促进农民群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扶贫工作是意义重大的。

参考文献

[1] 胡向红.从湖南省新田县农村中学学校体育现状看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的改革[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6.

[2] 杨路耀,贺清明.关于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原因探讨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延安大学,2017(2):25-26.

[3] 塞缪尔森.经济学(第19版)[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4.

[4] 刘建华,丁重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贫困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21):12-13.

[5] 符悠悠.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与农村扶贫的路径悬着研究[D].江西:东华理工大学,2016.

[6] 李建平.新自由主义市场拜物教批判—马克思《资本论》的当代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2012(9):23-27.

[7] 闻涛.扶贫开发成败在于精准[N]人民日报,2015年6月25日第5版.

[8] 张军.乡村价值定位于乡村振兴[J]中国农村经济,2018(1):123.

[9] 郑晶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7.

[10] 高进.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1):48.

[11] 中共中央组织部二局,大学生村官计划: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选择[M].北京:凤凰出版社,2012:17.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民
耕牛和农民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农民
取消农业户口,农民还是“农民”吗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