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匠无弃材

2019-09-10程文彬

国企管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建华北导师

在对于人才的认识上,毛主席曾经说过:丢掉错误的认识,人才就站在我们面前。目前,全局各单位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我们在人才的发现、使用、培养过程中,要运用“毛石墙”理论的人才观,它的核心要义在于堆砌操作者的合理调配与超前谋划,考验的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用人格局和战略眼光,关键是要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做到“大匠无弃材”,使每一名员工在企业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专业所长。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期内改善和解决人力资源匹配度,提高人均效能。

人才是企业第一资源,是一个系统性和战略性工程。去年12月份,中建集团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就人才工作的价值和如何激发人才活力,作了专门部署。华北公司在“十三五”战略修订时,也就人才建设作了专题规划,并在今年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致力解决人才建设的顶层设计和人力资源规划方面的不足。按照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充实总量、优化结构、提升素质、构建平台”的人才建设基本思路,从高端人才切入,优化人才引进、开发、流动机制,形成人力资源供给的良性循环。同时,针对青年人才,实施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差异化的培养方案。

中建七局党委书记、董事长方胜利在2018年的工作会上提出:“树立以业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以业绩和贡献作为评价人才的核心标准。”新时代,人才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注重实干作为干部考察、选拔的重要依据。去年以来,华北公司通过加大公开选拔竞聘、业务技能比武、重点人才关注、加大评优评先等方式创新人才梯队建设和选拔机制,坚持“重业绩、凭德才、看经历、听公论”的用人价值导向。并推进两级机关人员进行跨单位、跨板块、多岗位锻炼、交流任职,逐步把优秀的人才放到最困难的单位去锻炼,努力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

“青年兴则七局兴、青年强则七局强”。中建七局的人才队伍是以青年为主体,人才的培养机制,重点要在加快青年人才成长成才上发挥作用。对于青年员工的培养,要提前着手,规范新入职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注重青年员工在基层的多岗位历练,扎实开展“导师带徒”活动,细化活动考核原则和方式,避免活动流于形式,积极评选在施工一线涌现出来的典型青年代表,建立定期的沟通谈心制度和开展青年员工思想动态调研。要根据新时代青年人才在不同阶段的多样化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关注和过问青年人才的成长,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要全方位、多渠道创造条件,加速人才成长,促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

人才成长是员工自身、企业共同的责任。企业发展需要将个人需求、岗位需求、企业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需要把人才问题当做发展战略来对待,必须要主要领导亲自抓人力建设,各级党组织书记作为人才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也要切实将人才管理责任扛在肩上。同时,还要加强组织人事部门体系建设、制度建设,推进组织人事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进程,加强对人才战略、人才政策、人才理念、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

华北公司发展关乎七局大局,这是一块“以北京为核心市场,以河北、天津为重点市场,以河南、山西等区域作为机会型补充市场”的战略要地。

程文彬深知“以品质规模快速提升公司在核心经营区域的综合实力,将京津冀区域打造成为支撑工程局发展的第三极”是中建七局对华北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期望和要求。他从问题入手,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提出了“毛石墙理论”人才观。

振兴之路 育人先行

所谓的“毛石墙理论”,就是用人就像是砌“毛石墙”,如何将一堆堆有棱有角、杂乱无章、规则不一的毛石,堆砌成一面面光滑平整、规则有序的毛石墙,各个石头在其中都能充分利用起来,也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根本原因在于堆砌“毛石墙”的操作者的合理调配与超前谋划。作为企业发展的带头人,在使用和发现人才的时候,就是要像堆砌毛石墙的操作者,要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让每一个人都能发挥作用。

程文彬说:“只有烂砖,没有烂墙。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让每一名员工的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发挥。这样的团队才更有战斗力,我们的‘华北振兴’才会有希望。”

“人人参与,人人都是主人翁。”华北公司成立了以程文彬为组长、总经理为副组长、公司各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同步成立了人力资源、财务资金、市场营销、生产管理和保障监督等5个版块的战略发展规划修订专业小组。按照统筹计划,公司在当年10月份完成了“十三五”战略规划修订并得到中建七局批复。在中建七局的发展蓝图上,华北振兴之路开启了征程。

发现人才 走出新路

在华北公司“人人参与、群策群力”的号召下,全体员工参与了“我为公司发展建言献策”活动,公司收到358条意见建议。相关部门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按照业务系统进行分类整理,并反馈给相关部门,对问题进行认领,并要求相应部门对收到的实际问题逐条上报对应的整改措施。

更瞩目的是华北公司青年人才培养的新路子。目前,中建七局华北公司正阔步向“规模翻番、管理提升”的目标挺进,需要快速培养大量的优秀青年和召集足够的“适配”人才。导师带徒是华北公司人才战略的举措之一,也是解决公司“人才断层”的尝试路径。在中建七局华北公司有个刘翔,被称为“小飞人”。不是因为他有“中国飞人”一样的运动天分,而是因为他毕业不到两年,入职公司一年半就通过内部竞聘的方式成功上岗北京房山项目副总工程师。

刘翔的成功并非偶然。因为他“拜”到了两位老师,一位是职业导师,一位是技能导师。程文彬是他的职业导师,负责职业生涯规划和职场引导;门头沟项目总工梁存才是技能导师,负责他的岗位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在今年6月,华北公司召开的人才工作会议上,梁存才与刘翔因配合默契、成绩突出而荣获“年度十佳师徒”荣誉称号,继而获评中建七局十佳师徒,成为唯一一对在全局新员工培训大会上发言的师徒代表。

“毛石墙”理论人才观已被深入贯彻到全公司,作为发现、培养、使用人才的基本依據。

猜你喜欢

中建华北导师
新年感怀
落花
小草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三角板“牵手”直尺
谜语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