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病,食疗方

2019-09-10付雨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产褥期坐月子食疗

付雨

“坐月子”是指孕妇产后用一个月(顺产)或42天(剖腹产)的时间进行休养,跟现代医学的“产褥期”不谋而合。坐月子之说可以追溯至西汉《礼记内则》,称之为“月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为产后必须的仪式性行为。从社会学和医学的角度来看,“坐月子”是协助产妇顺利渡过人生生理和心理转折的关键时期。随着“二胎时代”的来临及女性对健康的重视度提高,很多女性愿意到专业月子中心“坐月子”。本人在成都某月子中心担任中医顾问期间,结合产褥期产妇的特点总结出针对产后常见问题的食疗解决方案,使用方便,安全性较高,特跟大家分享,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1.产后便秘:产后便秘是妇人产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原因有产后饮食肥甘、缺乏运动及分娩损伤等。其症状轻则腹胀、不欲饮食,重者则导致肛肠疾患、胃肠功能紊乱、子宫脱垂等严重证候。产后便秘主要由于产后亡血、耗气、伤津,导致大肠干涩,推行无力,传导失职,大便久留肠内,而坚硬难出。轻则可给予具有润肠通便的煮香蕉(带皮)、火龙果、柚子等,严重者嘱产妇晨起空腹时用火麻仁10克泡水,待水温适当时加入蜂蜜(糖尿病者不宜)饮用。

2.产后出汗:产后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状况,和产妇体内的新陈代谢有很大关系,一般在产后十天左右自然消失,又称为褥汗。此期间一般不用止汗,强调护理的重要性,及时擦干,及时更换衣物,避免感冒。特别是夏天坐月子的产妇还应注意调整室内温度,切不可“捂汗”,防止中暑。若十天后出汗仍很多,多应考虑为产后气虚,固摄失司,可予黄芪30克煎水服用,连服5天效果尚可。

3.产后腹胀:产后腹胀主要是由于分娩后,孕妇长时间躺在床上休息,胃肠蠕动的功能就会减慢有关,其次是在怀孕期间,腹壁和盆底的肌肉收缩力不足,在分娩过程中消耗大量体力,也会使机体各方面能力下降。因此,应建议尽早下床,做一些适合于自己身体的运动,可以更好的缓解腹胀。饮食上建议少吃容易产气的食物,可给水煮白萝卜丝以消滞通气,若由于大便不通引起的,可配合通便的方法。若腹胀持续不缓解建议医院就诊。

4.产后水肿:大多数产妇的水肿发生在下肢,没有超过膝盖,这种水肿一般是孕期水肿遗留的问题。中医认为怀孕期孕妇多吃少动,脏腑功能本身就被抑制,加上分娩后气血的伤损,运化水分的功能进一步下降,这时多余的水分就停留在腿部不能被代谢出去。但随着正常排尿和排汗的增加,水肿情况就会慢慢消失,大概在产后二周就会恢复正常。对于水肿比较明显的产妇,本人一般喜用食疗之鲤鱼汤,加薏苡仁30克,利水消肿效果尚可,且相对安全。此外饮食还应注意清淡少鹽。如果出现全身水肿且持续时间长,就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

猜你喜欢

产褥期坐月子食疗
延续性服务在产褥期母婴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坐月子不能洗头洗澡
产褥期营养保健宣教在产妇产后恢复中的效果评价
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介入治疗的护理
中国特色的“坐月子”
有壳海产品的营养与食疗
食疗治阴痿
古食疗八方初探
食疗有何优点等